关键词
论张爱玲的女性意识及其女性文学心理分析
作者: 梁远帆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生活   张爱玲   离婚家庭   不幸婚姻   女性意识   女子   独立观察   倾城之恋   依附性   女性文学  
描述: 一、张爱玲女性意识的形成由母亲在不幸婚姻中遭受的创伤与苦痛,张爱玲在年少时便清醒地认识到女性的天空永远是低暗的。再加上父母离婚家庭破碎给她带来的生活不幸,使她很早就知道自己必须独自面对陌生的世界和陌生的人群,在30年代和40年代剧烈动荡不安的时局中,张爱玲作为一个女性,独立观察、体验了这个
性别文化批判与“忏悔”——鲁迅小说女性主题,兼及“五四”女性文学
作者: 乐铄   来源: 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四”   阿Q   愚昧   鲁迅小说   主人公   《长明灯》   皇权   父权   《彷徨》   女性文学  
描述: 性别文化批判与“忏悔”——鲁迅小说女性主题,兼及“五四”女性文学
由冲突到和谐——论铁凝女性叙事的发展轨迹
作者: 杨烜   来源: 语文知识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生活   精神世界   女性意识   女性自我   代表作家   女性叙事   两性冲突   女性文学   铁凝   和谐  
描述: 在三十多年的文学创作中,铁凝一直以"对人类和生活永远的爱和体贴"为底色,用敏锐、细腻的女性之笔探询着人性的幽微。作为女性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铁凝注重女性经验的表达和女性意识的彰显。同时,她也一直试图摆脱单一的女性叙事,努力以客观的立场和"第三性"的视角"把握女性真实的生存境况",建构女性健康人格,健全宽容、理性、和谐的人类精神世界。《玫瑰门》(1988)写的是一场没有硝烟却鲜血淋漓的"玫瑰战争"。铁凝以犀利的笔法进入女性生活现实与历史的层面,书写女性意识的觉醒,直面女性自我的解构,既不回避女性自身的文化痼
解读模糊语言内涵下的简·奥斯汀代表作《理智与情感》
作者: 陈卫安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德华   女主人公   身份地位   作品风格   简·奥斯汀   社会地位   理智   情感纠葛   女性文学   男权制  
描述: 18世纪的英国,文学处于逐渐颓废的状态,奥斯汀作为一名女性作家,以其短暂的文学生涯和独特的作品风格,理所当然地成为18世纪英国文学的拯救者,被誉为女性文学的先驱者。她的文学创作过程也是不断自我认识与发现的过程。《理智与情感》是她的第一部小说,作品主要讲述的是两位女主人公的情感纠葛,揭示了英国男权制社会下,女子的婚姻是家庭追求金钱和权利的工具,女子的身份地位受到极大的压迫。作品还表现出女性对平等社会地位、平等感
以寓意解读艾丽斯·沃克的《日用家当》
作者: 梁蔚菁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女作家   民族文化记忆   寓意   母亲   女性生存状况   百衲被   艾丽丝·沃克   美国黑人   女性文学   当代文坛  
描述: 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是美国当代文坛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黑人女性文学的领军人物,沃克将文学创作根植于黑人生活特别是黑人女性生活之中,在她的每一部作品中都不乏对美国黑人女性生存状况的描述以及对于她们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深受读者喜爱的著名短篇小说《日用家当》正是这样一篇典范作品。文章中存在大量寓意,只有深刻把握这些寓意描写和深刻的含义,才能理清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激烈冲突,进而明确作者命题的思路。
告别性别“战争” 构建两性和谐文化——对中华女性文学与文化方向的几点思考
作者: 王红旗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理论   西方女权主义   和谐文化   告别   文化方向   女性文学   战争   中华文化  
描述: 本文是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华女性文学与文化的反思。"战争"的概念,是指性别文化意义上的战争。其范畴是指"正在进行时"的当代中华女性文学与文化现象。构建两性和谐文化是指回到中华文化的现
由方方、池莉小说中的粗俗女性谈起
作者: 姜子华   刘雨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80年代   池莉小说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文本   话语方式   审美取向   审美现象   女性文学  
描述: 1980年代末以来,女性主义文学的审美取向与话语方式经历了巨大的断裂与嬗变,相对于传统女性文学的婉约派抒情与单纯的事件描述,女性文本中出现了成熟的审丑现象与反伦理的话语,这种女性主义的修辞策略形成了特殊的审美现象:把女性丑陋、男性丑陋和人性的丑陋纳入到文学表现领域
从深闺媛秀到问题少女——20世纪女性文学中的未成年人叙事视角透视
作者: 施蕾蕾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三人称内视角   女性作家   20世纪   女性文本   聚焦者   叙事视角   未成年人   女性文学   叙述者“我”   现代女作家  
描述: 从深闺媛秀到问题少女——20世纪女性文学中的未成年人叙事视角透视
百年沧桑:1830—1930年的美国黑人女性写作
作者: 张晓敏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文学   黑人女作家   赫斯顿   自叙体小说   文学创作   黑人女性   女性写作   长篇小说   美国黑人   女性文学  
描述: 黑人女性主义文学在承接了以往黑人文学对种族歧视批判的同时,又从黑人女性的独特视角挖掘潜藏在黑人社会内部的性别歧视,是对整个黑人文学的完善,最大限度地追求着种族与性别的双重平等。1.19世纪上半叶的自叙体书写奴隶自叙体文学如实记载了饱受苦难的黑奴经历,是美国黑人女性从事文学创作的最初尝试。《我们的尼格,或一位自由黑奴的生活经历》(1859)是哈丽特.E.威尔逊的自叙体小说,用第三人称叙述了一位名叫弗拉多的女奴的苦难经历,首次触及当时美国文学中的敏感问题:美国白人与黑人的通婚。另一位享有盛名的女作家是哈丽特.
人为炒作还是现实潮流?:埃及女作家谈“女性文学”
作者: 郅溥浩   来源: 外国文学动态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实践   男性文学   女性作家   女作家   女性创作   批评家   作品   女性文学   埃及   短篇小说  
描述: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近十年来埃及产生了一批卓有成就的女作家。她们的人数超过了同时代有成就的男作家。她们的年龄介于二十几岁到四十几岁之间。今天,她们的作品和她们的创作实践在全国各种不同的研讨会上被讨论、研究。在埃及文学史上还
< 1 2 3 ... 215 216 217 ... 282 283 28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