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日本“山姥”传说的现代文学解构
作者: 肖霞   来源: 民俗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山姥传说   日本   女性文学  
描述: “山姥”是日本流传较广的一个民间传说,但在日本现代女性作家的作品中,“山姥”已不再是传说中“栖息在山中的老女”形象,而是对具有某些山姥特质的女性解构之后而形成的崭新的富于理性思考的女性人物形象。现代社会中的“山姥”,大都是遭遇人间不公,饱受生活磨难的女性。她们是现代社会既有制度和世俗凡尘的受害者,其最终命运往往是被世人当作禳灾辟邪的牺牲者而被供奉于人间道德的“审判台”上,从而成为夫权专制社会罪孽的救赎者。
文坛纪事 陈骏涛口述历史(四) 女性文学研究会议的常客
作者: 陈骏涛   陈墨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骏涛   《生命的再造与张扬》   女性文学  
描述: 从主编“红辣椒女性文丛”开始,陈骏涛先生就成为了“女性之友”。十年间,陈骏涛先生写了与女性文学相关的大小文章五十多篇,并参加了历次女性文学研讨会,培养和扶持了一批女性文学研究的骨干力量。现任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研究会会长的乔以钢教授说:“陈骏涛先生作为当代文坛颇有影响的资深批评家为此所付出的辛劳、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是这个领域的亲历者们有目共睹的。”
经典的还原、阐释与重构——孙康宜的明清女性文学研究述论
作者: 段江丽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汉学   孙康宜   女性文学   性别研究  
描述: 孙康宜与她的美国汉学家同行们一道,将大量明清女性文学作品译介给西方学界,并借鉴西方性别理论的框架、兼顾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对中国明清时期女性文学文本中所具有的丰富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与诠释,从而重构了明清时期女性文学的世界性经典意义。作为当代美国汉学家的杰出代表之一,孙康宜在明清女性文学研究方面的思路、方法及成果,无疑对于中西学界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与女性意识
作者: 郑珊珊   来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古典语境  
描述: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在顺从与叛逆的矛盾冲动中艰难前行,囿于男性中心社会的道德伦理规约,女性意识和自我价值被压抑和遮蔽。但许多才华超众的女作家都显露出独特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她们不断寻求真正属于自己的表现与表达,奋力改变着在强大的男性文化规范面前严重“失语”的历史境遇。这一幽微而曲折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文学史价值和意义。
梳理与反思:20世纪中国妇女解放思潮与女性文学之互动
作者: 张学敏   马超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互动关系   女性文学   梳理与反思  
描述: 20世纪中国妇女解放思潮与女性文学的互动经过了维新与启蒙、革命与救亡、新生与徘徊、发现和体验四个阶段,在女性文学视域下审视中国妇女解放思潮,既可看到中国妇女在迈向现代化过程中经历的艰难曲折,也可认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达到的高度和留下的遗憾。
政治·个人·性别——“十七年”女性文学的多元话语现象
作者: 李海燕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多元话语   女性文学  
描述: "十七年"文学中女作家在文学政治化体制的强制规训下普遍倾向于政治话语的阐述与表达,"十七年"女性文学因此呈现出强烈的政治化倾向。但女作家们的知识分子情结驱使她们选取知识分子题材、书写人情人性、传达批判精神,五四个人话语在她们的文本中不时闪现。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则驱使她们不自觉地选择日常题材、关注女性命运、聚焦情欲叙事,她们的文本因此呈现出相当的女性话语特征。于"十七年"女性文学而言,国家政治话语无疑处于叙述的中心,但个人话语、女性话语也在叙述的边缘发出自己的声音,"十七年"女性文学表现出多重话语纠缠的复杂
多元共存的文化语境下崛起的少数民族女性文学
作者: 任晶   程革   来源: 黑龙江民族丛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身份   多元共存   女性文学   民俗文化  
描述: 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在新时期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背景下,涌现出大批作家和大量优秀作品。作为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少数民族女性作家作品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少数民族女性作家站在民族、民俗文化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女性本体与民族延续的关联,剖析少数民族女性生存的历史与现实,正确理解当代少数民族女性的文化处境和角色困惑,在多元的文化语境中,寻找着适合自身的文化身份,在对母体文化依恋与自信的基础上,鼓振文学之翼,蓬勃壮大。
文学期刊与中国近代女性文学写作——以《礼拜六》为例
作者: 侯运华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存在状态   《礼拜六》   艺术创新   女性文学  
描述: 《礼拜六》共刊载43位女作家86篇作品,以小说为主,多为悲剧。这批小说集中描写民初知识女性的存在状态,对其人生轨迹、复杂婚恋观、辍学嫁人现象进行描绘,并剖析其成因;对女性向往彼岸、出家为尼现象的展示,对其自立、自为的描写与其姐妹情谊的刻画,凸显出女性寻求人生出路、释放现实压力的努力。众多女性作家艺术创新的努力,无论是心理描写、场面描写,还是复合文本、复调叙事的建构,抑或是片断组合、倒叙、象征等手法的运用,均表现出突破传统藩篱,彰显现代色彩的可喜迹象。民初女作家的创作,应该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有机组成,为其提
教学改革中的现当代女性文学
作者: 沈红芳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女性文学   遮蔽  
描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研究取得硕大成果,但是以往研究过于强调性别理论,造成对女性文学研究的新的遮蔽,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对以后的女性文学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女性文学与个人化写作
作者: 杨菁   来源: 教育现代化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个性化写作   女性文学  
描述: 女性文学,顾名思义,是女性作者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去关注这个世界并创作出以女性为主人公的文学作品。个人化写作,是一种以作家自身的生命状态为延伸的写作形式,这种创作更注重自我体验,而并非以社会主流意识为依托。女性文学在西方与东方都早已存在,在西方,自从《波伏娃》的第二性出版,女性文学便成为人们的关注点。在我国,冰心、张爱玲等都是女性文学的先锋,到了当代文坛,随着王安忆、严歌苓、林白、陈染等人极具个人化的作品的问世,把女性文学创作推向了高峰。在这一阶段女性文学与个性化写作成为文学评论界的热点话题;在这一时期的创作
< 1 2 3 ...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