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民俗文化】搜索到相关结果 9 条
-
论民俗文化对民国月份牌广告的影响
-
作者:
沈敏
来源: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月份牌广告
信息传播
民俗文化
女性形象
-
描述:
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广告作品最常见的表达内容,同时也对广告题材、广告技巧以及其中的广告元素产生着重要影响。在民国时期都市民俗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民俗文化对月份牌广告的影响表现在绘画题材、绘画形式、绘画技巧、人物形象等诸多方面。
-
民俗文化视野中的女性研究
-
作者:
易小松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民俗文化
女性研究
民俗文化
-
描述:
民俗文化视野中的女性很有必要.本文从生命起源领悟女性的纯真本质,从历史发展思考女性地位的起伏,从日常生活描述女性的生存状态,从自我意识探索女性的发展前景,多方面地,层层深入地展现了在民俗文化视域中女性
-
多元共存的文化语境下崛起的少数民族女性文学
-
作者:
任晶
程革
来源:
黑龙江民族丛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身份
多元共存
女性文学
民俗文化
-
描述:
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在新时期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背景下,涌现出大批作家和大量优秀作品。作为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少数民族女性作家作品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少数民族女性作家站在民族、民俗文化
-
印象·中国:张艺谋电影中民俗传播的符号学分析
-
作者:
刘争气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播
张艺谋电影
民俗文化
符号
-
描述:
民俗文化是一种本土文化,最能体现一个民族和国家精神内核,研究民俗文化是研究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在大众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民俗文化的传播可以理解为民俗文化被大众媒介从原始的语境中抽离出来,通过符号
-
木版年画中的女性人物探析
-
作者:
曾亚奴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题材
年画
民俗文化
装饰手法
-
描述:
不管是中国还是欧洲,有生命力的艺术总是发源于本土的民族艺术,它们以深厚的文化为依托,经历一次又一次吸收传统与借鉴外族艺术而不断超越的过程。目前,全球面临着艺术趋同的浪潮,现代艺术模糊了民族特征的边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迫使艺术家们重新回归到本国文化的研究与传承上。木版年画作为中国民间艺术最重要的遗存之一,直接反映了各个时期各个地区劳动人民的审美智慧,以及作品洋溢出来的民族个性。年画是民间美术的代表之一,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不同的题材、形式向人们传达着民间艺人朴素的思想和属于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本
-
丰都庙会将于3月30日开幕:全球海选“天子娘娘”
-
作者:
暂无
来源:
城市地理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身心健康
丰都
庙会
民俗文化
-
描述:
今年的丰都庙会将于3月30至4月4日举行,作为其中的重头戏。丰都将面向全球海选“天子娘娘”。年龄在20-28周岁,身高162米以上的女性,形象端正、多才多艺.身心健康。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同时关注了解丰都庙会非遗文化等都可以报名参选“天子娘娘”。届时将评选出冠军,奖金2万元。
-
打造世界女性之都——广元
-
作者:
蔡文强
来源:
四川经济日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广元市
妇女地位委员会
中国封建社会
女性研究
杰出女性
武则天
文化之源
突破性发展
女性文化
民俗文化
-
描述:
打造世界女性之都——广元
-
女性文化刍议
-
作者:
赵捷
来源:
学术探索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的展望》
文化存在
主导文化
男子
女书
母性崇拜
人的存在
女性文化
民俗文化
情感文化
-
描述:
近年来国际上妇女运动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女学研究在浪潮的冲击下诞生,并迅猛地渗透到人文学科的各个领域,其势不可挡.随着研究向纵深发展,出现了“女性文化”一说.很快,这一新说在我国女界也逐渐流行开来.但是,我们的社会对“女性文化”似乎持不以为然或不屑一顾的态度.之所以如此,除传统观念的影响外,主要是存在着种种疑惑.归结起来,主要有三:一是对“女性文化”一说成立与否的疑惑;二是对女性文化存在的疑惑;三是对女性文化价值和意义的疑惑.本文拟围绕这一连串疑惑,谈几点看法,就教于有识之士.
-
在双重世界之间探求——论娜日斯的写作意识
-
作者:
王云介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呼伦贝尔草原
女性意识
民族文化
写作意识
女性问题
知识分子
女性文学
民俗文化
达斡尔族
达斡尔民族
-
描述:
在双重世界之间探求——论娜日斯的写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