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由“女性意识”到“性别诗学”
作者: 顾晓玲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立场   社会性别理论   新时期   女性意识   性别诗学   女性文学研究   性别意识   性别差异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新时期以来的女性文学批评,性别意识一以贯之。之初,作为对特定历史时期男女都一样的性别观点的反拨,批评话语侧重女性立场的强调,女性意识的阐发。90年代以来,批评话语渐渐转向社会性别,研究中更倾向于男性权力的批判和性别差异的解构。近年来,性别诗学理论渐渐浮现,强调性别属性的阐释与其他范畴的结合,并谋求双性差异中的和谐,这意味着学界对性别介入文学的问题有了更理性的认识。
《现代中国女性小说的梦幻书写》书评
作者: 史习斌   孙琳   王宁   夏凡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政治   女性生命   女性小说   价值立场   话语建构   文学叙事   女性文学研究   现代中国   女性主体性   李萱  
描述: 李萱著的《现代中国女性小说的梦幻书写》,选题新颖,拓展了女性文学研究的视野,深化了对梦幻文化的研究。该著作是考察女性生命存在与精神状况的一个有价值的切入点,是考察现代女性文学话语建构的创新维度,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具有开拓和启发意义的别样思路。李萱著作在学界产生广泛影响,本期刊载书评4则。
云南女性文学研究的“创造工程”
作者: 降红燕   来源: 凉山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论   高原   女作家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文学研究   本土性   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当代女性文学   精神  
描述: 云南有女性文学吗?如果有,那么云南的女性文学有研究价值吗?这也许是一些文学研究者内心的疑问,一如他们对女性文学的存在至今仍心存疑问一样。其实早在1995年第四
“弑父”的玫瑰:一个崭新的两性故事:评迟子建新作《晚安玫瑰》
作者: 周丽娜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批评视野   男性形象   男权文化   迟子建小说   女性命运   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写作   女性成长   女性主义   施虐  
描述: 在女性文学研究视域中,东北女作家迟子建始终是一个很难被纳入批评视野的女性写作个案,而作家本人也拒绝女性主义的定位与阐释。事实上,迟子建从未放弃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且其创作有着明晰的女性视点,只不过,这一女性视点被其"诗意"、"温情"的独特写作追求所遮蔽和掩盖。迟子建采用的理想化两性关系的叙事策略,固然成就了其与众不同的写作
破茧成蝶的美丽:评常彬教授《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1949)》
作者: 张丹   来源: 商业文化(学术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话语   文学作品   作者   教授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文学研究   流变   批评方法   凌叔华   百家争鸣  
描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女性文学研究再次掀起高潮,以孟悦、戴锦华、李玲等为代表的学者们纷纷取得了非常丰硕的研究成果,从而开创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
论梁启超对中国女性文学的贡献
作者: 金雅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情感   女性美   中国女性文学   启蒙主义   木兰词   性别立场   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审美   女性解放  
描述: 论梁启超对中国女性文学的贡献
"1875年是现代文学的起点"——哈佛大学伊维德教授访谈录
作者: 吴锦华   来源: 长江学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访谈录   中国现当代文学   教授   传奇人物   现代文学   莱顿大学   女性文学研究   哈佛大学  
描述: 受访人简介:伊维德教授(wiltLukasIdema,1944-)是位传奇人物,以其研究的高效高质和广涉猎而闻名,曾被学生称呼为Mr.Know-It-All。他19岁入读莱顿大学汉学院,30岁即完成博士论文,时隔2年成为莱顿大学汉学院的教授,并兼任莱顿汉学院的院长。其研究领域涉及古代诗歌、话本小说、戏曲等,偶尔涉足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2000年,他远渡重洋到哈佛东亚系担任教授,研究领域扩展至女性文学研究和民间传说的收集及研究。
也是女性文学,也有鲜明特色——“十七年”女性文学论
作者: 王春容   来源: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十七年   英雄形象   新中国   冰心   人生追求   女性文学研究   三十年代   儿童文学   战士  
描述: 1 在女性文学研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十七年”似乎没有女性文学,至少从主体意识到创作实际都未能显示出鲜明的女性文学特征,作为女性文学创作队伍的女作家群也没有形成……。的确,“十七年”没有象“五四”以后和新时期那样形成女性文学的高潮。但
浅论宋代女词人对词坛的贡献
作者: 李玥   杨艳梅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闺怨词   陈廷焯   政治抱负   女词人   女性词   仲恭   宋代词   女性文学研究   朱淑真   断肠诗集  
描述: 在中国古典文坛上,女性文学一直被迫处在男性社会的边缘。但在宋代,这种情况似乎有所改变,宋代女性文学在文坛史上创造了惊人的辉煌和成就,《全宋词》共收录了女性词人90多人,作品300多首。这些词作不仅成为丰富的文化遗产,为后世研究宋代文学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理论资料,更为古
关于《成长如蜕:20世纪90年代女性成长小说研究》的话题
作者: 傅书华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研究   女性经验   成长小说   年代   女性意识   个体生命   女性文学研究   价值形态   成长历程   五四时代  
描述: 在近年来的女性文学研究论著中,高小弘的《成长如蜕》是一部颇值得给以认真阅读与重视的著作,其所提出的新的话题及对此的新的言说之处多多,并由此给了我们提出新的话题发表新的言说以广阔的空间,我虽然不是女性文学研究的业内人士,但我想以我对这本书的言说,引发大家对这本书的兴趣及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 1 2 3 ... 9 10 11 ... 14 15 1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