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现代中国】搜索到相关结果 11 条
-
从“娜拉”到“芸娘”:现代文学翻译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
作者:
刘堃
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
文学
翻译
现代中国
性别
-
描述:
"娜拉"与"芸娘"形象的文学翻译及其改写、传播,在20世纪前半期的时代语境下不断演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胡适借"娜拉"和易卜生主义的翻译宣传个人主义思想,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分子的典型启蒙模式;"娜拉"形象在"五四"青年的"精神出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而成为中国现代的象征。这一象征在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文化思潮中被解构,并被建构出一种成长为无产阶级集体主义英雄妇女的可能性。林语堂翻译的"芸娘"形象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态度的完美典范,为美国现代工业文明提供参照和补益;俞平伯的阐释使得关于芸娘的"
-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的历史浮沉与演变趋势
-
作者:
李遇春
朱一帆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演变趋势
女性意识
女性旧体诗词
历史浮沉
现代中国
-
描述: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是现代中国女性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浮沉轨迹和艺术演变趋势与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嬗变密切相关。具体而言,在转折期(1912—1936),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现代中国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由传统的闺阁意识向现代女性意识转变,尤其是现代女性视角的向外观照与向内审视的结合,表现了现代旧体诗词中女性意识的深化。在中兴期(1937—1949),由于抗战现实政治时势的影响,女性诗词创作主体向外进一步拓展宏大叙事与抒情,向内进一步审视母女关系和女性身体,思想与艺术趋于成熟。及至
-
发现“娜拉”·再造“娜拉”·告别“娜拉”:评许慧琦《“娜拉”在中国: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演变(1900-1930)》
-
作者:
胡悦晗
翟清菊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中国
玩偶之家
女主角
娜拉
新女性形象
演变
五四知识分子
现代中国
五四时期
易卜生
-
描述:
易卜生经典剧作《玩偶之家》的女主角"娜拉"似乎无人不知。尽管在不断追求日新月异的当下该词似乎早已被锁进历史冷藏柜鲜有问津,但回溯百年前中国从近代步入现代的历史关口,"娜拉"一词所引发的社会影响可谓天翻地覆。正如学者孟悦、戴锦
-
端木蕻良的民间立场与女性观建构
-
作者:
李莉
来源: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民间立场
女性观念
妇女解放
满族作家
端木蕻良
现代中国
女性形象
-
描述:
满族作家端木蕻良深受家庭和时代的影响.形成了鲜明的民间立场,建构了独特的女性观念。他的一生见证了现代中国妇女解放的历程.积极利用男权话语为女性呐喊.他的小说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同情女性的不幸遭遇.赞美女性的优秀品质,弘扬女性的伟大品格。
-
特有的女性形象 真实的情感世界:简评电视剧《保卫延安》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安立国
赵琳琳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色经典
谢芳
保卫延安
英雄人物
延安保卫战
战争题材
爱情故事
现代中国
人物刻画
王成德
-
描述:
电视剧《保卫延安》记录了我国现代史上的伟大战役——延安保卫战,这场著名的战役推动了现代中国历史的伟大转变,对于我国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同时彻底消灭100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
现代中国的“新妇女”话语与作为“摩登女郎”代言人的丁玲
-
作者:
江上幸子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郎
话语
代言人
劳动妇女
丁玲
职业妇女
现代中国
早期作品
贤妻良母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把清末至中日全面战争之前的“新妇女”话语划分为五个时期:A.“贤妻良母”时期,B.“娜拉”时期,C.“职业妇女”时期,D.“摩登女郎”时期,E.“劳动妇女”时期。努力塑造合乎建构民族国家需要的女性形象,是“新妇女”话语的方向。丁玲在走向左翼作家道路之前的早期作品专注于“摩登女郎”苦恼的表现,与“新妇女”话语的主导方向不尽一致,我将她视为“摩登女郎”的少数代言人。本文从这个视角重读了丁玲的早期作品,并探讨丁“左转”的背景。
-
女性文学研究的新突破:评韩立群《现代女性的精神历程》
-
作者:
李玉明
秦丽萍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理论
精神历程
苏青
基本脉络
娜拉
女性文学研究
现代中国
萧红
庐隐
女性主体性
-
描述:
韩立群的《现代女性的精神历程》(下称《历程》)一书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以女性主义理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这是一个新的视角,也是一个有待深化的课题,它关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化,其背后更是观念更新和变革的问题,为此,作者构建了一个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坚实而严谨的结构框架,并力图梳理、辨析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而其探究的重心则是中国现代女性的发展和出路问
-
《现代中国女性小说的梦幻书写》书评
-
作者:
史习斌
孙琳
王宁
夏凡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政治
女性生命
女性小说
价值立场
话语建构
文学叙事
女性文学研究
现代中国
女性主体性
李萱
-
描述:
李萱著的《现代中国女性小说的梦幻书写》,选题新颖,拓展了女性文学研究的视野,深化了对梦幻文化的研究。该著作是考察女性生命存在与精神状况的一个有价值的切入点,是考察现代女性文学话语建构的创新维度,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具有开拓和启发意义的别样思路。李萱著作在学界产生广泛影响,本期刊载书评4则。
-
想象的“他者”——二十年代女性文本中欲立而不得的男性书写
-
作者:
张明杨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女性性权利
女性文本
历史文化语境
中国现代文学史
凌淑华
现代中国
女性书写
女性觉醒
亚侠
-
描述:
在“五四”这个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萌发了现代女性觉醒与成长的根基点,掀起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第一个高潮,她们开始以自身为切入点,展露情怀,言说心声,同时,有史以来作为主宰者的男性也进入了她们的书写视域。纵观20年代女性文本中关于男性形象的审视,可见“五四”女作家们主体意识的流变历程:想象中的欲建立而不得。20世纪20年代席卷全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
他山之石,何以攻玉 重读周蕾《妇女与中国现代性:东西方之间阅读笔记》(上)
-
作者:
陈惠芬
来源:
上海文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西方
西方理论
女性观
妇女
现代性问题
汉学家
现代中国
阅读笔记
中文版
中国现代性
-
描述:
引言近二十年来的"海外中国学"中,周蕾的《妇女与中国现代性:东西方之间阅读笔记》无疑是最为重要并对国内学界有着持久影响力的著述之一。其简体中文版虽然迟至2008年才由上海三联书店印行,但1995年麦田的繁体中文版早已通过各种途径传入国内。①此著不仅受到女性文学批评界的追捧,并和日渐急切的"现代性"问题相交接。上世纪八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