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意识】搜索到相关结果 2492 条
-
性别视角的转换和女性主体性的“滑落”——女性文学从小说到影视的文化反思
-
作者:
胡慧翼
来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女性立场
女性意识
性别视角
-
描述:
女性作家的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从小说到影视作品,前者通常有一个女性立场,表现出一种鲜明的女性意识.而后者则代之以或"隐"或"显"的男性视角,女性立场往往被消解了,具有时代进步色彩的女性意识被抹煞了.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以男权文化为底蕴的大众审美心理和接受视野的存在,是造成这一文化现象的根本原因.21世纪的中国影视创作,理应反映出时代的审美理想和女性意识的新的高度.
-
关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的思考
-
作者:
黄清玲
来源: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中国女性文学
思考
20世纪90年代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在文坛上已牢固地确立了自身的存在,并在短期内达到繁荣。在绚烂之极后,女性文学无论是创作还是批评都渐归于平淡。繁荣后为什么会停滞不前?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中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对男权文化的挑战,以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更好地确立发展方向,都值得我们深思。
-
浅论池莉女性意识的主体削弱
-
作者:
孙艳丽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影视改编
主体削弱
文学文本
-
描述:
近年来,由于体现生活描写的细腻、情感描摹的真实、视界视角的独特,女性作家的作品逐渐成为影视剧关注的热点。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文学作品的传播,但我们仔细分析对照后会发现,许多改编后的影视作品和原著有着很大的差别,尤其是一些女性作家的作品,她们的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后,其中的女性意识和主体思考,在传统文化及男性中心文化的影响下,往往都会被抹杀掉,变成了男性审美视角下的影视作品。本文试以池莉作品《生活秀》的影视改编来分析和探讨女性文学在影视改编中女性意识主体削弱的原因。
-
浅析李清照诗词创作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山郁兰
来源: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实践
李清照
女性意识
诗词创作
-
描述:
结合李清照本人的生活经历,以李清照的诗词创作实践为基础,试图挖掘其诗词作品中所表现的强烈的女性意识和女性话语建构及其创作对当下女性写作的重要借鉴意义,明确李清照在我国古代女性文学创作历程上的重要地位。
-
浅析《简·爱》的时代进步性和局限性
-
作者:
王娜
来源:
时代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先进性
局限性
-
描述:
<简·爱>是19世纪女性作家夏绿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品,作品一经问世,就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作为女性文学作品,<简·爱>主人公追求正义、平等、反抗压迫的精神,其新型的婚姻观具有时代进步性,都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其表现出的自卑心理和对男性传统的依附心理又表现了其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
-
女性文学“性别”意识的话语转型
-
作者:
顾晓玲
来源: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女性意识
性别诗学
-
描述:
新时期以来的女性文学批评,性别意识一以贯之。之初,作为对特定历史时期“男女都一样”的性别观点的反拨,批评话语侧重女性立场的强调,女性意识的阐发。90年代以来,批评话语渐渐转向了“社会性别”,研究中更倾向于男性权力的批判和性别差异的解构。近年来,“性别诗学”理论渐渐浮现,强调性别属性的阐释与其它范畴的结合,并谋求双性差异中的和谐,这意味着学界对性别介入文学的问题有了更理性的认识。
-
奥斯丁与英国女性文学传统
-
作者:
蔡岚岚
来源: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奥斯丁
女性文学
-
描述:
19世纪初的英国杰出女作家奥斯丁以其敏锐的女性视角,忠实于自身的经验世界和生活感受,将长期处于边缘和劣势地位的女性推上前台,对妇女的地位、权利、禀赋等问题作了理性的思考,从而解构了男权中心主义,表达出自觉而明确的女性意识,为建立一种女性写作传统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
在前进与退缩中:中法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女性意识比较研究
-
作者:
袁媛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平等爱情
男性为主的统治阶层
女性独立精神
-
描述:
《再生缘》是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女性主体意识开始显露时期的女性文本。《印第安娜》是法国女权运动萌芽期的女性作品。它们都体现了相似的女性思想,表现在女性对以男性为主的统治阶层的蔑视,女性独立精神的展示和女性对平等爱情的追求等三方面。本文强调了陈端生所撰写的《再生缘》前十七卷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上的不朽价值。
-
台湾女性文学发展概观
-
作者:
陆丽华
来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湾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
描述:
近百年来,中国女性文学开始在女性独立意识和价值观上进行探求。一代文化先驱的最初觉醒确立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基本主题,这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也是女性文学的必然起点。
-
李昂与林白创作中的女性意识之对比
-
作者:
李艳霞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李昂
林白
-
描述:
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女性文学日渐盛行。台湾女作家李昂站在女性的立场,对男权社会强加给女性的不合理发出挑战,表现出较强的反抗性、批判性,体现了李昂对女性命运的理性思考。林白自传式的写作表达了女性独特的成长经验和生命体验,流露着浓重的逃离、自恋意识和感性色彩。这种不同的女性意识体验与女作家不同的文化理论背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