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行进中的沉思——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述评
作者: 李世涛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歧视现象   语言体系   女性批评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作家   女作家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意识   女权运动   理论建设  
描述: 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本世纪六十年代,西方文学领域中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应运而生。作为女权运动的一部分,它极大地推进了女权运动的文化发展和整个女权运动的深入发展。作为文学实践活动曾占据批评重镇,对促进女性文学和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它至今扮演着非常活跃的角色,由于时间跨度大,流派繁杂,所以并没有统一的理论体系。本文试图对其发展和理论形态作一梳理,以期能对它有总体的把握。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目标 女性批评作为女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看它有着充当女权运动文化急先锋的作用。它抨击了西
走出伊甸园:女性意识从觉醒走向女性中心
作者: 于青   来源: 东岳论丛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中国文学   女性意识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个性解放   上帝   五四时期   新女性   现代女性文学   中国女性  
描述: 在《圣经》的记载里;上帝曾经为人类安排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伊甸园.由于人类的始祖偷吃了智慧果,便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园.人们从这段传说中得到一个启示,无论上帝的安排多么和谐,人类终是一个追求智慧、追求文明的不安份的生灵.如果说,中国善良的女性一直生长在由“上帝”——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安排的“伊甸园”里,那么,自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起,中国女性方开始真正走出伊甸园,踏上了追求人类文明的艰难征程.正是从五四开始,中国现代女性文学才开始书写了她崭新的一页. 正如人们所逐渐认识到的:自由之神降临中国文学是在五四时
自是花中第一流──浅论李清照的女性意识
作者: 党玉明   来源: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爱情生活   李清照   封建社会   女作家   女性意识   《碧鸡漫志》   文学史   意识状态   女性文学   赵明诚  
描述: 自是花中第一流──浅论李清照的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与女性写作
作者: 肖菡   来源: 昌潍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妇女解放   女作家   女性意识   女性创作   超性别意识   性别立场   女性写作   新时期女性小说   女权主义运动  
描述: 虽然女权主义运动被称为我们这个时代为争取完美的人类生活而掀起的种种运动的一部分,然而它并没有给妇女解放和女性写作指出一条切实的可行之路.至少对我国新时期女性小说的发展不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但女权主义注重性别立场,它揭示了传统文学为男性文学的实质,由此来思考中国女性小说将以何种姿态面对下一个百年时空也许不无启发意义。世纪之交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同时作为一种文化契机,在20世纪的人文精神背景上找寻一条更自由更壮阔、人本意识与文本意识兼备的女性写作之路,应该是女性文学批评的义不容辞的责任。男人和女人都是人类
心灵追寻──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综述
作者: 河洛易   来源: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20世纪   女性小说   女作家   女性意识   王安忆   女性小说创作   后新时期   女性文学   知识女性  
描述: 心灵追寻──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综述河洛易情爱,是中外文学一个最古老而又永远年轻的主题。从“五四”到“新时期”、“后新时期”,中国小说界出现了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情爱文学,其中尤以女性小说为世人所瞩目。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女性作家群,她们的作品记录了在中...
台湾新女性主义的高扬:谈《女强人》中女性意识的特质
作者: 温潘亚   来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男性文学   女作家   女性意识   女强人   女性自我   长篇小说   男性视角   女权主义文学   台湾女性文学  
描述: 女性意识是女性文学区别于男性文学的根本标尺,它既受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精神生活等因素的影。向与制约,又随着各种社会思潮的兴起衍进而不断充实发展。台湾80年代新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朱秀娟,在她的长篇小说《女强人》中建构了一种独特的女性意识,它既不囿于女性文学“寻找男人”或“雄化女人”的框架,又跳出“阴柔美”的男性视角,不弱化女性,既有女性自我的复归与生长,又努力实现对自我的超越与升华,体现出对传统女性的淡化和对新女性主义的高扬。
着力探视女性的心灵──评胡辛的三部人物传记
作者: 胡颖峰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陈香梅   女作家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者   女性命运   女性写作   知识女性   女性文学   人物传记  
描述: 着力探视女性的心灵──评胡辛的三部人物传记胡颖峰一、独写女性的“三传”尽管同样跻身于90年代的中国“传记热”中,胡辛并非历史史实的记录者。她的传记作品序列《蒋经国与章亚若之恋)(原名《章江长恨歌))、《最后的贵族──张爱玲)和《陈香梅传)(以下简称“...
台湾女作家小说创作管见
作者: 王凤莲   来源: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台湾文坛   林海音   女作家   女性意识   小说创作   海峡两岸   廖辉英   现代女性文学   台湾女性文学  
描述: 台湾女作家小说创作管见王凤莲当新时期文坛上的女性文学已经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文学景观的时候,台湾岛上也举起了新女性主义的旗帜。今天,在我们对海峡两岸已经定格为历史的女作家的作品予以反观和比较时,不期然地发现了在迥然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地域环境等方...
关于女性写作悖论的话题
作者: 陈骏涛   来源: 山花(上半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女性文学批评   八十年代   女性意识   躯体写作   西方女性主义   超性别意识   女性写作   公共空间   私人空间  
描述: 以下五个话题也就是女性写作的五个悖论,是我们在女性文学批评中经常遇到的,有时候论者倡扬一端而排弃另一端,思维呈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状态。我个人有一度也陷于这样的思维状态中。后来我认识到,二元对立的思维是一种线性的思维,在丰富复杂的客观事物面前是远远不够用的,而且很容易使我们误入歧途;必须对这种思维状态进行整合,在此端和彼端之间寻找一个结合点,走出线性思维的怪圈。我对以下五个话题的思考即是基于这样的寻求,如果在寻求过程
萧红与姜敬爱小说比较研究:以主题意识为中心
作者: 赵丹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底层民众   小说比较   阶级意识   花瓣式结构   萧红   传统模式   姜敬爱   朝鲜移民  
描述: 萧红(中国,1911-1942)和姜敬爱(韩国,1906-1944)都是在1930年代文坛上脱颖而出的女性作家。萧红出生在中国黑龙江省呼兰县的封建地主家庭,她的代表长篇小说有《呼兰河传》、《生死场》和《马伯乐》;代表短篇小说有《王阿嫂的死》、《小城三月》等;姜敬爱出生在韩国黄海道的一个贫穷农民家庭,代表长篇小说有《人间问题》和《母亲与女儿》,短篇小说有《盐》、《地下村》等。萧红在中国文坛上是非常活跃的作家之一,她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姜敬爱在韩国文坛也享有盛誉。虽然国籍不同,她们的一生却极其相似,而这种经历
< 1 2 3 ... 248 249 25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