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他者”:女性在电视文本中的形象研究
作者: 吴晓杰   来源: 新闻爱好者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大众媒介   女性主义研究   女性意识   他者   刻板印象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形象   男性   电视文本  
描述: 忽如一夜春风来,全国各大卫视都打着“以人为本的旗号”开始了各种各样的相亲节目。在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话题不断,节目收视率火爆上升之时,河南都市频道的情感密码《非诚勿扰》栏目也悄然进入了观众视野,并在网上引起了对节目内容的激烈争论。 本文试着仅从女性主义视角浅谈电视文本中的女性形象。栏目在单纯地满足电视观众猎奇的心理需求之外,潜意识里还强化着这样一个概念——女性天生就是男性的“他者”。在日渐兴起的女性主义批判媒介领域,在媒体的性别暴力当中,在女性权力话语缺失的媒体平台中,女性仍然充当着男性附庸的角色。 以电
中国影视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嬗变
作者: 刘彧超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   文学作品   自我意识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文学   男性化   中国影视   性别立场   影视作品   女性形象  
描述: 中国的影视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女性意识,从无到有,同样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女性意识是一种性别立场,它只是对女性性别身份的一种强调,是女性对自身性别与男性不同所造成的各个方面差异的一种自我意识。
白蛇传说的女性主义研究
作者: 黄宝富   左继华   来源: 时代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男性话语   娘子   思想观念   女性意识   女性意象   雷峰塔   白蛇传   女性形象   男性世界  
描述: 女性屈从于男性的社会历史和思想观念,导致女性主体在社会权威话语序列中缺乏塑造自我意象的文化力量,女性形象在男权话语之下被编造或被分裂.符合男性欲望和想象的女性意象,被描绘为温顺可爱的天使:而违逆男性规训的女性形象,则被无限制地妖魔化.蛇的意象,因为柔软绵长的外貌和伏地而行的姿态,成为男性话语描绘女性形象的一个重要的想象符号,又源于蛇的神秘质地和毒性攻击性被赋予和生成了女性性格的阴险、狡猾、毒辣等负面定义.白蛇的女性传说,在历史叙述中不断变异和变化,然而,总是难以摆脱被男性描述的依附型命运.
女性意识的觉醒及其觉醒后的悲剧性命运
作者: 乔茹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运动   男权社会   性别歧视   女性意识   女性身份   女性权利   觉醒   布兰顿   男性社会   女性形象  
描述: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世界第一次大声疾呼女性权利,由此拉开了女性主义的序幕,产生了一系列关于女性主义的理论思潮,其发展由关注女性的政治权利到批判性别主义、性别歧视和男性权利中心主义,这场运动持续了一个多世纪,其层面之广、程度之深、理论之丰富,成为世纪之交历史舞台上的一道奇观。在女性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女性主义电影也迅速发展起来。
女性意识的混沌与觉醒:以张爱玲“疯女人”小说为例
作者: 李颖   来源: 出版广角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七巧   中国现当代文学   疯女人   张爱玲   封建社会   女性意识   金锁记   抗争精神   觉醒   女性形象  
描述: "疯女人"在自己充满悲剧的一生中,有着对自己命运的思索和认识,渴望真挚的爱情,希望拥有幸福的人生,处处显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张爱玲笔下的"疯女人"形象,充满欲望和苦闷,充满叛逆和抗争精神,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留下极制化的"疯女"典型。从《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到《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再到《十八春》中的顾曼璐等,她们都表现了不同程度的精神失常,特别是曹七巧,她所展现的"疯女人"典型在文
中学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自强精神分析
作者: 杨景春   来源: 语文月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强   价值理想   思想意识   女性意识   精神分析   中学语文教材   女性形象   精神气质  
描述: 和传统的男尊女单思想意识相反,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大都具有非同一般的精神气质.无论是面对敌人铡刀慷慨就义的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的刘胡兰,还是在枪林弹雨中毅然前行的刘和珍.都以其不同寻常的行为告诉世人,女人并不是软弱的代名词。她们以自己的形象展示自己的价值理想和女性意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用实际行动雕塑出女性的成功形象.
“十七年小说”中新时代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潘晓生   来源: 齐鲁学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小说   《中国当代文学史》   女性意识   新女性形象   形象分析   女性解放   时代女性   人物形象   女性主义   短篇小说  
描述: “十七年小说”中新时代女性形象分析
在苦难中升腾
作者: 沈红芳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感觉   葡萄   女性意识   小说创作   扶桑   女性自我   女性形象   严歌苓   女性主体性   男性  
描述: 苦难是文学表现的主题之一,就女性与苦难的关系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苦难的牺牲品,如杜十娘等,另一类则有幸被拯救得以脱离苦海,如白毛女。虽然结局大不相同,但是这两类女性形象自身,都既没有自我肯定的勇气,更没有自我选择和行动的力量,她们是被命运(或者说是男性)玩弄和摆布的木偶,是作家图解其社会理想和文学意图的空洞能指。从性别视点来看,这两类作品都由于缺乏女性观点,使女性的生命状态没有得到出自女性自我的真实表达。那么,在父权制文化的语境下,女性如何表述自身性别与苦难的关系,如何突破传统的限制,真实地表现
现代家庭伦理电视剧女性意识初探:以电视连续剧《满秋》《我的丑娘》为例
作者: 李凤舞   来源: 辽宁广播电视学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家庭伦理   电视连续剧   文化氛围   女性意识   现实境遇   自我设定   女性形象   电视剧  
描述: 当今社会的文化氛围对于置身于中国的女性来说是一个充满了颠覆与重建的时代,电视剧各领域内部呈现分流、多元的状况和异质化的倾向,而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一直是现代家庭伦理电视剧永恒的话题。在电视剧复杂的历史与现实境遇中,女性以自己的方式调整和寻求着自我,她们一方面要按照历史的规范来造就自己,另一方面又承受着父权文化和女性自我设定的双重制约,因此她们在塑造与建构自我的同时,也在消解、分裂着自我。本文即以刻画女性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优秀电视连续剧《满秋》和《我的丑娘》为例,对现代家庭伦理电视剧女性意识做一下浅显的分析。
缘于对男权话语的认同:葛水平小说女性悲剧探因
作者: 赵春秀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女性群体   女性意识   女性悲剧   中篇小说   男权意识   悲剧命运   女性形象   男人   男性  
描述: 葛水平自2004年起,以"井喷"的姿态,连续发表了《甩鞭》《地气》《天殇》《喊山》《陷入大漠的月亮》《黑脉》《守望》《连翘》等二十余部中篇小说,快速成长并屹立于当代文坛。她作品中对底层人物尤其是妇女命运的关注,颇为人称道。一些评论者认为,葛水平小说流露出强烈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以女性书
< 1 2 3 ... 125 126 127 ... 143 144 14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