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成才刍议
作者: 张润萍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性心理特征   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品德教育   生理特点   心理特点   女性人才   学校教育   女性形象   女性阅读   女性成才  
描述: 女性成才刍议张润萍中国女性人格的独立和人性的觉醒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由被压迫、被奴役到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经过了艰苦的斗争。现阶段,在立志为振兴中华而成才的人流中,女性的阵容越来越扩大。那么,如何才能使女性成才呢?本文试从心理学角度作以探讨。人才是社会的...
悲壮美、人情美、民俗美、──曲六乙先生谈川目连
作者: 暂无 来源: 四川戏剧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情美   悲壮美   娱乐作用   观众   思想性   民俗美   艺术享受   女性形象   目连戏   川剧艺术  
描述: 悲壮美、人情美、民俗美、──曲六乙先生谈川目连姚光普整理1993年9月5日下午,在绵阳富乐山笔者走访了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93中国四川目连戏国际学术研讨会顾问曲六乙先生,请他谈谈对此次研讨演出的看法,曲老很高兴,谈兴很浓,见解精辟独到。现将其谈话...
女性杂志广告──添我一份亮丽,还您十倍的惊喜
作者: 任国敏   来源: 现代妇女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位变迁   女性消费者   广告人   杂志广告   大众传播   广告创意   角色转换   消费需求   女性形象   大众化  
描述: 女性杂志广告──添我一份亮丽,还您十倍的惊喜文/大众传播公司任国敏在18世纪初,一些大众化媒介刊物陆续出现,也为这一时期的广告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1883年创刊于美国的《妇女家庭杂志》,很快成了世界各著名厂家商家大打广告牌博得女性消费者青睐的门户,可...
走近“阿春”谈女人
作者: 胡兰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节   北京人   生活体验   传媒报道   性格   剧中人   家庭   女性形象   男人   电视剧  
描述: 凡是看过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人,都难忘那个剧中人阿春。尤其是许多男性观众,大都为之一振,情不自禁以欣赏的语气对身边的女性说:“瞧瞧,这才是真正的女人!”真是一出戏演红了一个演员。阿春的饰演者王姬这个北京人,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如此这般地“火”在了“纽约”!后来便有传媒报道关于王姬种种,尤其听说她希望回国发展的消息,便觉得我们能促膝谈心的机会不远了。果然,广州花城,第二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美丽、端庄而
著名影星潘虹的五彩人生
作者: 李章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形象   右派   女主角   影星   外语学校   女性悲剧   双月刊   影片   女性形象   银河  
描述: 潘虹生于1954年江苏省常熟市,自小就生得十分秀气,不但能唱歌、跳舞,而且学习成绩优良。 她的父亲是“南下”留在上海的干部,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潘虹小学毕业,报考外语学校未被录取的原因,就是因父亲是“右派分子”,天真无邪的她,为此大哭大闹一场,并欲跳楼自杀。父亲难过极了,便同
论电影叙事中的女性叙述人与女性意识
作者: 李显杰   修倜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 电影、电视艺术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情怀   编码方式   电影叙事   女性话语   “女性意识”   叙述视角   男权中心文化   叙述话语   女性形象   叙述人  
描述: 论电影叙事中的女性叙述人与女性意识李显杰,修倜说来奇怪,人们曾从各种各样的角度谈论过小说或影片中的叙述人(或曰叙述视角)类型,如热奈特从讲故事的层次与人称角度归纳出小说中的9种叙述人类型①,毛姆从作者介入文本的程度着眼列出了小说叙事中的4种叙述人类型...
李玉茹──我心中崇拜的艺术美神
作者: 胡芝风   来源: 中国戏剧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境界   中国戏曲研究   古装戏   贵妃醉酒   李玉   京剧表演艺术   舞台形象   女性形象   艺术美   艺术特色  
描述: 李玉茹──我心中崇拜的艺术美神胡芝风▲《小放车》剧照,李玉茹饰村姑,孙正阳饰牧童。中国戏曲研究所陈列室供稿童年的记忆是纯真的。我在上海读书、学戏时,凡是上海京剧院演出,我总是随着父亲去看戏,而看得最多的是李玉茹老师的旦角戏。李玉茹老师的扮相甜美而大方...
寻找被逐者的精神家园──试论新时期中国女性电影的文化意蕴
作者: 范志忠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精神家园   新时期   母亲神话   父权社会   父权制度   父权文化   女性创作   弗洛伊德   女性形象  
描述: 寻找被逐者的精神家园──试论新时期中国女性电影的文化意蕴范志忠西方女性电影及其理论,产生于西方的后现代文化语境。1971年发行放映的四部纪录片《成长中的女性》、《珍妮之珍妮》、《三生命》和《女性的电影》,标志着女性电影实践的开始;其后,诸如劳拉·穆尔...
神圣的祭奠──论女性在中国电影中的位置
作者: 陈晓云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女性导演   中国电影   女性独立   中国当代电影   女性意识   女性命运   价值取向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描述: 神圣的祭奠──论女性在中国电影中的位置陈晓云文化的发展时常显示出一种悖反现象。在数千年漫长的中国历史中,“男尊女卑”几乎成为一种一以贯之的文化传统,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即使在女性地位已然有了根本改观的今天,这种传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地存在着。相反,...
论电影叙事中的女性叙述人与女性意识
作者: 李显杰   修倜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情怀   编码方式   电影叙事   女性话语   “女性意识”   叙述视角   男权中心文化   叙述话语   女性形象   叙述人  
描述: 论电影叙事中的女性叙述人与女性意识李显杰,修倜说来奇怪,人们曾从各种各样的角度谈论过小说或影片中的叙述人(或曰叙述视角)类型,如热奈特从讲故事的层次与人称角度归纳出小说中的9种叙述人类型①,毛姆从作者介入文本的程度着眼列出了小说叙事中的4种叙述人类型...
< 1 2 3 ... 7 8 9 ... 15 16 1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