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267 条
-
美国音乐剧中的蒂娃现象
-
作者:
张卫平
来源:
上海戏剧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女性形象
音乐剧
蒂娃现象
-
描述:
蒂娃是什么 上世纪,有一个英国天主教牧师说过:“婴儿不会懂得英语。而魔王却知道拉丁语。”凑巧得很,“蒂娃”一词与英语和拉丁语都有关系。它本是英语“diva”的音译,但在英语中,“diva”却是个外来语,来自意大利语,本义为:歌剧女主角、主要女歌手。进一步追溯,
-
女性,一个因为弱势而永远美丽着的群体——由莫泊桑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所想到的
-
作者:
刘文红
来源: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弱势
女性形象
女性
-
描述:
本文对法国作家莫泊桑作品中女性的弱者形象进行了分析,表现了作者对她们的热情关注与极大同情。
-
没有女人的男人──也论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隋燕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明威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很多评论家对海明威塑造的女性形象颇多微词 ,认为他塑造的女性形象太单薄 ,被简单地两分化了。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理论的视角对此进一步探讨。通过对海明威笔下的几位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的细致分析 ,本文作者提出 ,海明威的小说带有很强的男性意识 ,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始终处在男主人公的阴影遮蔽下 ,成为没有话语权利的傀儡
-
从人物形象看凌叔华小说的内省品格
-
作者:
魏琴
来源:
社科纵横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省品格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凌叔华笔下有着旧与新两种不同的女性形象 ,这两类人物的塑造 ,体现了作者女性意识中鲜明的内省品格 :既有对“五四”妇女解放 ,个性解放实质的探询和反思 ,又有对女性自身文化负面的审视 ,对女性深层传统积垢的暴露与批判。两者的结合 ,使得凌叔华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比起同时代的其他女性开掘更深
-
夹缝中的女性人生——论《女勇士》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关合凤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份寻求
主体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汤亭亭的成名作<女勇士>具有强烈的女性主义叙事立场,书中塑造了一系列的中国及华裔女性形象,记录了华人/裔女子在中国传统父权社会和美国白人主流社会里打破沉默、寻求自我的决心和勇气.书中形态各异的女性形象表现出女性在其主体意识发展不同阶段的各种反映,显示出处于种族和性别双重边缘的华裔妇女构建新型的性别身份的艰难历程.汤亭亭以崭新的美国华人/裔女性形象完成了对白人所持的华裔美国人刻板印象的替代,解构了美国文学对华人/裔妇女的丑化和侮辱.透过汤亭亭笔下的华人/裔女性形象,读者可以看到华人/裔女性建立自我意识和寻求
-
哈代的女性观透析
-
作者:
王桂琴
来源:
襄樊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形象
性别观念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剖析男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所反映的男性文化心态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范畴。文章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 ,系统分析哈代的最有名的五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即《远离尘嚣》中的芭思希芭、《还乡》中的游苔莎、《卡斯特桥市长》中的露赛妲、《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中的淑 ,从她们的生存环境、性格特征、悲惨命运等方面揭示出哈代的女性观。尽管哈代是一位女性的同情者和道德的宽容者 ,但由于他自身性别立场的限制 ,其作品中依然存在着传统的男权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
-
乔伊斯·卡洛尔·欧茨小说世界中的女性群像
-
作者:
单雪梅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意识
创作观
-
描述:
乔伊斯·卡洛尔·欧茨是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从事小说创作长达40年。她创作了30余部小说,奠定了在美国文坛的地位。欧茨的女性主义创作观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她同主流文化和女性亚文化圈子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
-
天使型女性:男性自我拯救的道具
-
作者:
李玲
来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蒙
男性中心意识
革命
女性形象
-
描述:
中国现代男性叙事中温柔、纯洁、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天使型女性形象,不过是男性启蒙、革命时代依然蒙昧从夫的封建妇德典范。她们所尊奉的奴性化的爱的哲学,慰藉着受难中、奋斗中的男性主人公;她们受难甚至于死去的悲惨命运,成为男性叙事控诉罪恶社会、封建家庭的有力证据;她们的出走、新生,表达的也只是子辈男性、受压迫阶级男性拯救自我的希望。文学作品中天使型女性形象的存在,独独遮蔽了女性自己的生命经验,失落了女性的主体意识。这从性别意识角度暴露了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不足的价值缺陷。
-
夹缝中的女性人生
-
作者:
关合凤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份寻求
主体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汤亭亭的成名作《女勇士》具有强烈的女性主义叙事立场,书中塑造了一系列的中国及华裔女性形象,记录了华人 裔女子在中国传统父权社会和美国白人主流社会里打破沉默、寻求自我的决心和勇气。书中形态各异的女性形象表现出女性在其主体意识发展不同阶段的各种反映,显示出处于种族和性别双重边缘的华裔妇女构建新型的性别身份的艰难历程。汤亭亭以崭新的美国华人 裔女性形象完成了对白人所持的华裔美国人刻板印象的替代,解构了美国文学对华人 裔妇女的丑化和侮辱。透过汤亭亭笔下的华人 裔女性形象,读者可以看到华人 裔女性建立自我意识和寻求
-
乔伊斯笔下的女性
-
作者:
彭珍珠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再现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在《都柏林人》中,乔伊斯以同情的笔触再现了被禁锢在家庭范围内的传统女性的挫折和困苦,对限制女性生活的男权文化进行了批判。乔伊斯同时也刻画了独立自主、具有自我意识、敢于挑战传统的女性,从而有力地反驳了乔伊斯物化女性的观点。在《尤利西斯》中,乔伊斯更进一步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莫莉·布鲁姆。具有独立思想和判断力的莫莉·布鲁姆对夫权文化进行了批判和嘲讽。她超越了以往的女性人物,是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
<
1
2
3
...
5
6
7
...
25
26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