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620 条
-
“蠢”婢不蠢——论《金瓶梅》中的秋菊形象
-
作者:
任旭娟
来源:
希望月报(上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秋菊
写实小说
发展阶段
性格特征
西门庆
悲剧命运
潘金莲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中国小说
-
描述:
《金瓶梅》是一部伟大的写实小说,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重点塑造了一大批个性丰满、性格复杂的女性形象,描写了她们的悲剧命运,把中国小说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些女性
-
报纸新闻报道中的女性歧视探论
-
作者:
罗文
来源:
新闻三昧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报道
性别歧视
不合理现象
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歧视
妇女发展
女性形象
纸媒体
主流报纸
健康发展
-
描述:
在当今的报纸媒体中,尽管突出女性的报道比比皆是,女权主义也是方兴未艾,但有些新闻报道却以其更复杂和更隐蔽的方式有意无意地忽视甚至歧视女性。我们时时可以从传统贤妻良母、现代漂亮花瓶的女性形象中,嗅到陈腐的价值观和性别歧视的气息。消除这种不公平、不合理现象,对促进女性权益保护、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
插图的故事
-
作者:
黄裳
来源:
读书文摘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插图
大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
明代中叶
皇帝
出版家
故事
女性形象
中国人民
印刷出版业
-
描述:
四百年前的出版家中国不但是世界上发明纸张最早的国家,印刷术也最先在中国使用。紧跟着这些伟大的发明的出现,中国人民的文化生活也大大发展了。作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事例之一的印刷出版业也在宋代就有了很大的发展。关于北宋的印刷出版业的材料,现在保存下来的不太多。(前几年上海发现了一册北宋刻的
-
《无名的裘德》中淑的性格缺失及其悲剧
-
作者:
黄惠
来源:
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环境
缺失
性格
女性主义批评
婚姻
社会习俗
新女性
女性形象
哈代小说
裘德
-
描述:
淑·布来德赫作为哈代《无名的裘德》中四名主要人物之一,是一位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新女性"形象,体现了作者对当时英国社会中所出现的爱情、婚姻与宗教问题的思考。在小说中,她被描述成一名社会习俗的叛逆者,并且具有一种精神上的不稳定性。其内心世界的复杂性,远远大于哈代小说中的其他女性形象,一些女性主义批评家甚至认
-
移植与变异——从《棉花垛》到《笨花》的女性意识蜕变
-
作者:
吴丽萍
来源:
翠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异
时令
男性形象
蜕变
女性意识
棉花
移植
女性形象
铁凝
死亡经历
-
描述:
2006年,铁凝推出了潜心六年的长篇之作《笨花》,对这45万字的大部头,评论界褒贬不一。而引起笔者关注的却是铁凝的中篇小说《棉花垛》在《笨花》中所留下的惊人痕迹!铁凝之前创作的"三垛"系列(《棉花垛》、《麦秸垛》、《青草垛》),曾得到评论界和文学史的广泛认可,它们在女性形象的刻画上也极具代表性,铁凝之后的女性形象塑造基本上可以在这几个中篇中找到的影子。"三垛"中,铁凝对《棉花垛》最为喜爱。
-
《祝福》中祥林嫂的人生悲苦
-
作者:
潘萍香
来源:
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生活
祥林嫂
人生悲苦
中国封建社会
女子
鲁迅
劳动妇女
封建思想
女性形象
-
描述:
《祝福》中的祥林嫂是鲁迅先生笔下一个被封建礼教、封建思想残害的女性形象。她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但她的身上却集中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劳动妇女身上勤劳善良、安分守己、坚韧顽强的美德。她出身穷苦,对生活的要求也很低,
-
《金锁记》悲剧形象与悲剧根源探析
-
作者:
闫薇
来源:
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形象
雄性
张爱玲
男性形象
金锁记
人性需求
衰落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小说
-
描述:
《金锁记》是张爱玲最受关注也是最成功的一篇小说。在这个蕴涵丰富的文本世界里,作者以同情的眼光注视着笔下的人物,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把人性的渐失揭露得淋漓尽致,并以冷峻平淡的语言,塑造了雄性衰落的男性形象和难逃命运枷锁的女性形象。本文在分析《金锁记》这两组性别不同但同属悲剧的人物形象基础上,试图探寻产生悲剧的内在根源。
-
爱的背叛与救赎——浅谈海岩作品《玉观音》的爱情观
-
作者:
吴晓旭
来源:
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背叛
救赎
文学作品
爱情观
讴歌
《玉观音》
女性形象
海岩
-
描述: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远不会过时的主题。海岩倾心讴歌他心目中应该存在的爱情,不遗余力地为读者献出一个个理想传奇和爱情童话。海岩说,他最喜欢写也最擅长写的是女性。海岩又说,他最喜欢写那些美好的人和事物。于是,我们在海岩的笔下看到了一系列从容貌到内涵都几近完美的女性形象。
-
美术作品中的女性
-
作者:
肖芸
来源:
艺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女性艺术家
角色
古代社会
类形象
鉴赏教学
贤妻良母
女性形象
美术作品
男性
-
描述:
当大家欣赏艺术家的作品时,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美术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比男性形象要多,虽然以女性形象为主体的作品一直都受到男性艺术家的垂爱,但女性形象跟艺术家表现的风景、静物属于同等的范畴。女性艺术家与女性模特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地位上都形成如此鲜明的对比,在这现象背后隐藏着深层的社会问题。
-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妇女观之比较
-
作者:
李韶华
来源: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柳梦梅
中国古代
杜丽娘
爱情
莎士比亚
比较研究
妇女观
女性形象
汤显祖
-
描述: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同为世界戏剧史上的伟大艺术家。据日本研究者青木正儿在《中国近世戏曲史》中的介绍:显祖之诞生,先于英国莎士比亚十四年,后莎氏之逝世一年而卒,东西曲坛伟人,同出其时,亦一奇也。可见,两位作家生活于同一个世纪,想必两位作家定有众多的共同之处,本文仅以两位剧作家所创造的女性形象为切入点,看看中西方同时代的男性作家如何安排他们的女主人公的命运及生活,由此分析两位艺术家的妇女观之异同,从而透视中西方此时期女性的地位问题。
<
1
2
3
...
50
51
52
...
60
61
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