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悦己SELF》杂志中的女性“悦己”形象研究
作者: 李楠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悦己”形象   时尚杂志   女性形象   快乐  
描述: “花为赏己者开,女为悦己者容”,外界的评判对生命个体固然重要,但是忙碌的生活让现代女性没有时间停下脚步审视自己,审视生活,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悦纳自己,在匆忙的追求中,过多地在乎名利,却忘记营造一份平常心去欣赏自己,去正视女性的自我价值。《悦己 SELF》,从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的时尚杂志大刊中脱颖而出,其“快乐由自己,美丽身心灵”的核心理念,鼓励都市女性打破传统女性形象的束缚,从内心出发,追逐自身的独立与快乐,以达到愉悦健康的生活状态。《悦己SELF》以朋友的身份在外在形象、健康心理等内容上内外结合,打造
Female Images in Katherine Mansfield’s Short Stories
作者: 李娜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曼斯菲尔德   女性主义思想   女性形象   短篇小说  
描述: 曼斯菲尔德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对革新二十世纪英国短篇小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女性作家,她极其关注女性命运,她的作品展示了女性独有的心路历程和遭际。本论文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结合曼斯菲尔德的生活经历,通过分析她不同时期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揭示其作品中所蕴含的女性主义思想以及其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曼斯菲尔德的作品揭示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悲惨命运和所处的被动地位。通过描绘不同年龄段女性的生活,她试图告诉人们,从纯洁天真的小女孩到历经沧桑的老妇均遭受来自父权制的压迫和屈辱,成为父权制社会的受害者和牺
浅析仕女画的诗意表达与历史变迁
作者: 郭媛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意表达   历史变迁   女性形象   仕女画  
描述: 纵观千年的仕女画发展史,我们可以领略到其绘画功能的流变,以及题材内容、风格样式、形式技巧、美学趣味等艺术要素和艺术表现方式的历史变迁。仕女画从早期的发生、发展,到唐代的鼎盛时期,再到宋元、明清时的全面发展,以及在现当代继往开来、中西合璧的多元发展的形势下,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同时,涌现出众多优秀的仕女画家,产生了风格徊异的各种样式,形成了东方绘画独特的艺术景观。仕女画因其有着自身的审美价值和生命力,以及对社会、对文化史和艺术史的意义,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本文重点在于研究和分析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
陈染小说孤独之旅
作者: 刘婷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孤独   陈染   文本意义   女性形象  
描述: 陈染是当代文坛一位重要而独特的作家,她以强烈的女性意识得到了当代文坛的认可。她的小说创作十分独特,作品主题几乎从来不涉及国家以及民族题材,而是自觉疏离中心文化,以边缘人自居,执着的探索着女性的生活。表现了现代女性对自身生存意义的探索和追求,深刻的揭示了在男权社会的背景下女性不可能完善自我的性别困境。通读陈染作品,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与往事干杯》、《无处告别》、《世纪病》、《巫女与她的梦中之门》,还是《私人生活》、《秃头女走不出来的九月》,“孤独”都贯穿其中,成为其写作的核心要素之一。这些文本通过女性经验
《诗经》的女性世界
作者: 马瑞芳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思想意识   《诗经》   女性形象   女性社会地位  
描述: 《诗经》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代表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创作,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内容丰富,从各个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了自殷商到春秋中叶社会的历史风貌。本文将通过对《诗经》中的女性生活状况的研究和对作品所塑造的女性人物群像的梳理,从《诗经》中女性的行为表现和心理活动入手,进而深入体味她们的精神世界,在此基础上再对那个时代女性的社会地位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较为全面地把握《诗经》时代妇女生活的本来面貌和层层深入地再现《诗经》时代的女性精神世界。论文分为五部分展开:第一章是引言部分。第二章
女性导演影视创作特色研究
作者: 周自娜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视角   镜头语言  
描述: 西方早期的妇女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引起一大批要求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获得与男性同样社会地位女性的强烈响应,高举着女权主义的大旗,建立起了有一定理论体系的女权主义理论,指导着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各种活动,这其中也包括影视艺术的创作,但这场在西方社会持续很久的男性与女性权力之争的浪潮似乎并没有深刻地影响到中国的影视艺术,虽然自建国以来,中国大陆女导演的队伍渐次以各种美丽的身影登上影视历史舞台,但是在她们影视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她们并没有为之贴以“女权”的标签,可能我们只能将其归类于女性题材,对于没有发
女性与历史记忆—试析布克奖获奖小说《女人时代》
作者: 丁成洋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再现历史   《女人时代》   女性形象  
描述: 叶莲娜·奇若娃(Eлneнa Чижова),当代俄罗斯著名作家。奇若娃曾凭借小说《男大寺院》和《女犯人》先后入围2003年和2005年俄语小说布克奖短名单,并凭借小说《女人时代》荣获2009年俄语布克奖。《女人时代》讲述的故事发生在60年代苏联的一座公共住宅内。主人公安东尼娜被一个列宁格勒青年诱惑,生下了小女孩修珊娜,之后不久因癌症死去。于是跟她们同住的三位老太婆决定抚养修珊娜。修珊娜七岁前不能说话,后来成为一名著名画家。小说语言平实,但感情深蕴。2009年布克奖评委会主席谢尔盖·甘特列夫斯基说:“我不
哈罗德·品特不同时期戏剧作品中两性关系研究
作者: 干贤婧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品特   两性关系   权力   女性形象  
描述: 哈罗德·品特被文学及戏剧评论界公认为二十世纪下半叶继萧伯纳之后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他的名字已经作为一个形容词进入了英语词汇,被用来描写一种特定的戏剧氛围和环境:品特式的。瑞典学院曾这样赞扬他对世界文学所作的杰出贡献:“他使戏剧回归到它的基本元素,即一个封闭的空间和不可预知的对话。人们在这些对话中受到彼此的控制,一切矫饰图崩瓦解。其戏剧情节降至最少,戏剧艺术源自于权力斗争和对白间的捉迷藏。”(news.bbc.co.uk/2/hi/entertainment/4338082.stm)品特的早期戏剧被评论界归
电视媒体对女性形象塑造之刍议:以《非诚勿扰》为例
作者: 温济聪   来源: 现代视听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塑造   “使用与满足”   《非诚勿扰》   女性话语权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运用"使用与满足"等理论对《非诚勿扰》现象进行探究,分析女性形象塑造对受众的影响,并试图从传播学视角解读节目塑造出的新时代女性形象。受众对于节目中所传递出的"女性形象"符号的反馈中,不仅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负效果。这其中,不仅有媒介引导方面的偏差,也有受众对于信息符号的误读。作者认为女性批评——深入文化根源,探究女性主体意识的生成与表述——应是大众交友相亲类节目浴火重生的下一个突破口,而女性所真正关注的方面则可以通过这种断裂的或"潜文本"的方式表达出来。
颠覆和重构:福柯权力话语理论视角下《比利·巴思格特》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魏婷   来源: 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权力话语理论   《比利·巴思格特》   E.L.多克托罗   女性形象   福柯  
描述: E.L.多克托罗的经典之作《比利·巴思格特》颠覆和解构了传统的女性形象。文章借助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分析了小说中被置于边缘语境中的女性人物,认为比利为主导的男性话语遮蔽了女性人物真实、自主身份意识,隐含父权制权力对女性身体和话语的双重控制,而多克托罗通过女性形象的重塑,实现了对此权力控制的消解和颠覆,展示了叙述世界的主观性和不可靠性。
< 1 2 3 ... 46 47 48 ... 87 88 8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