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240 条
-
台镜早生尘:南朝情诗中的宫廷妇女肖像
-
作者:
安妮·M·比勒尔
跃进
来源:
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南朝宫体诗
中国文学
中国传统
形容词
社会地位
宫廷女性
爱情诗
女性形象
南朝诗歌
-
描述:
本文收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中表现的自我》(1986年)。作者安妮·M·比勒尔于1979年以《情欲舞台:六世纪中爱情形象研究》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作者还将《玉台新咏》首次译成英文,并于1982年出版。
-
寻找伊甸园——简媜散文基本主题浅论
-
作者:
杨大中
来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抒情散文
生命空间
基本主题
女作家
生命价值
现实生活
伊甸园
寻找自我
女性形象
艺术空间
-
描述:
在台湾新世代女作家中,简媜显得非常的突出和别致,她是当代台湾抒情散文新的艺术空间卓有成效的开拓者之一。
-
《沙恭达罗》:印度古典戏剧的一颗明珠
-
作者:
刁瑞珍
来源: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印度人
奴隶社会
沙恭达罗
奴隶制
理想化
爱情故事
古典戏剧
女性形象
恢复记忆
婚姻制度
-
描述:
诗剧《沙恭达罗》是印度古代大诗人,戏剧家迦梨陀娑的重要剧作。一千多年来,它不仅受到印度人民的高度赞扬,而且蜚声全世界。《沙恭达罗》的故事取材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莲花往世书》。描写的是净修女沙恭达罗和国王豆扇陀的恋爱故事:国王豆扇陀到林中行猎,遇见净修林中仙人的义女沙恭达罗,一见倾心,私自同他结了婚。临别时国王赠给她一个戒指作为信物。国王走后,沙恭达罗
-
两部长篇小说给女性文学的启示(兼论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的风貌)
-
作者:
金燕玉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黑眼睛
女作家
《红楼梦》
中国女性文学
长篇小说
新女性
女性形象
蓝眼睛
紫藤花
-
描述:
两部长篇小说给女性文学的启示(兼论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的风貌)
-
小黑、朵拉创作论:东南亚华文夫妇作家的一个取样分析
-
作者:
岳玉杰
来源: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南亚
小说情节
作家
取样分析
创作论
女性命运
小说集
叙事视角
现代主义小说
女性形象
-
描述:
小黑、朵拉创作论──东南亚华文夫妇作家的一个取样分析岳玉杰在东南亚华文社会中,不时出现着一些夫妇作家,如新加坡的王润华和淡莹、何晓和尤琴,马来西亚的陈政欣和叶蕾等。夫妇俩痴迷于华文创作这一事实,令人窥见华文社会对维系华语教育,传承中华文化的热情。这里...
-
世纪之交:这次女性扮演什么
-
作者:
苏文菁
来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叶甫盖尼·奥涅金》
救赎
庄之蝶
玛丝洛娃
世纪之交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杨玉环
女性形象
当代文坛
集体潜意识
-
描述:
世纪之交:这次女性扮演什么
-
试论旧约文学中的妇女形象
-
作者:
周辉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亚伯拉罕
象征
以斯帖记
妇女形象
《旧约》
《列王纪》
女性形象
约文
传统宗教
希伯来人
-
描述:
试论旧约文学中的妇女形象
-
文化人:女性解放的理想界碑--试析解放区文学中妇女形象的文化内涵
-
作者:
乐文
来源:
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放区文学
妇女解放
妇女形象
文化内涵
中国妇女
精神存在
女性解放
“文化人”
女性形象
自然存在
-
描述:
“人的存在是一个完整的金字塔结构,它由自然存在、社会存在、精神存在这三个层面构成.自然存在是其底座,社会存在是其中层,精神存在是其顶端,它们在不同的意义上显现着人作为人的秘密.解放区的建立是对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全面彻底的政治变革和文化变革,广大解放区妇女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解放,她们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开始了对自身解放事业的更新更高的追求.“公家人”理想的实现标志着解放区妇女作为社会存在地位的确立,我们下面将要涉及的“文化人”理想则标志着解放区妇女作为精神存在更高层次解放的开始.
-
对女性命运的深情关注和执着探寻──论丁玲的女性小说
-
作者:
张兵娟
来源:
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在医院中》
女性小说
中国妇女
丁玲
女性命运
《我在霞村的时候》
《莎菲女士的日记》
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
女性自我意识
-
描述:
对女性命运的深情关注和执着探寻──论丁玲的女性小说张兵娟在中国现代女作家群里,还没有谁能象丁玲那样,对那个时代中国妇女的命运与生活充满那么深情的关注,她几乎以毕生的创作实践,为彻底改革妇女受歧视受压迫的地位,为重新肯定女性“人”的价值,为发掘女性的精...
-
志贺直哉先生与“摘花花神”
-
作者:
刘艳萍
来源:
世界文化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旅行时
佛罗伦萨
摘花
母亲
志贺直哉
作品
花神
女性形象
美术馆
爱的经历
-
描述:
志贺直哉先生与“摘花花神”刘艳萍编译志贺直哉先生晚年一直深爱一幅《摘花花神》的名画。在他的客厅里挂着梅原龙三郎、安井曾太郎、板本繁二郎等画家的画,而在先生座椅对面醒目的位置上却挂的是这幅《摘花花神》,而且先生后期住院时还把它带到了病房。这幅复制完美的...
<
1
2
3
...
18
19
20
...
22
23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