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240 条
-
简·爱性格美琐谈
-
作者:
王小平
来源:
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美”
审美对象
夏洛蒂·勃朗特
罗切斯特
简·爱
精神美
女性形象
形体美
性格美
-
描述:
在中外文学形象的长长行列中,堪称“美”的女性形象众若群星.她们或以俊美的容貌,或以高尚的品格,或以坚强的意志,或以聪慧和才干,令人欣赏、喜爱、赞叹、折服.无疑,她们都是美的,都具有强烈的美感作用.世界一流的艺术大师莎士比亚、雨果、托尔斯泰、曹雪芹等,都曾倾注心血,为读者塑造出众多优美的女性形象,通过这些形象,艺术家们证明了美的存在,表现了美的绚丽,体现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同时也展示了他们创造美的才能和技巧.英国十九世纪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简·爱,是这类“美”的女性中的一个,她所具备的主要是“性格美”,
-
论子君、娜拉等女性性格中的悲剧因素
-
作者:
史冰如
来源:
常州工学院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四”文学革命
女性性格
个性意识
个性解放
悲剧女性
女性形象
知识女性
个性精神
陈白露
易卜生
-
描述:
随着“五四”文学革命挪威作家易卜生的作品被译介到中国,娜拉的名字就成了个性解放的代名词。许多新文学作家都纷纷以爱情、婚姻为题材,呼唤:表现女性走出家庭,追求自由的爱情和婚姻。而在众多的人物画廊中有二个女性形象经常和娜拉联系在一起,一个是《伤逝》中的子君,一个是《日出》中的陈白露。这二位美丽而凄婉的悲剧女性被许多人称为一个是“回来”了的娜拉,一个是“堕落”了的娜拉。在探讨她们悲剧的根源时,人们总习惯地归结为她们所走的个性解放道路和社会的迫害,认为“在旧的社会制度没有被彻底推翻以前,在妇女没有取得政治经济上和
-
东南亚华文女性文学的传统意蕴与嬗变
-
作者:
粟多贵
来源: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南亚
文学作品
传统意蕴
女作家
文学传统
母亲
价值观念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孙爱玲
-
描述:
女性文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在这里特指女作家以女性生活为题材,描写女性世界、揭示女性心灵与命运的文学作品。 所谓传统意蕴,指作品中蕴含的古今相传的华族价值观念,及其崇高的精神心态体系。它包含了时代使命
-
孔雀河古墓沟木雕人像试析
-
作者:
陈星灿
来源:
华夏考古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面部特征
史前文化
墓葬
古墓
木雕人像
旧石器时代晚期
雕像
女性特征
女性形象
孔雀河
-
描述:
孔雀河古墓沟木雕人像试析陈星灿Inthewinterof1979,theInstituteofArchaeologyofXinjiangAcademyofSo-cialSciencesexcavatedabronzecemeteryatGumugou...
-
女性心理素质的自我训练
-
作者:
陈玉霞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素质
自我训练
思维方式
女性心理
外部环境
社会角色
优势与劣势
女性成长
女性形象
性别角色
-
描述:
女性成长,要受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等许许多多的外部因素影响,另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在因素,这就是个人的心理素质.由于社会角色的不同,社会地位的差异,传统的对于女性智力、能力、才力认同程度的变化等等.使得女性在思维方式、内心世界、情感需求与体验、目标确定与实践等各个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式和内容.而女性心理上的这种性别角色特质,反过来,又直接影响其精神状态、言行举止,影响其创造智能的形成、发展与发挥,甚至决定着她们在人生道路上的成败和命运.因此,女性成长,除了应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之外,还应该善于发
-
当代法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简论
-
作者:
罗婷
来源: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父权制
当代法国
语言
法国女性主义
象征秩序
女性话语
“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
描述:
当代法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兴起于本世纪50年代,以西蒙·德·波伏娃的《第二性》为奠基作品。法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法国的新女权运动及妇女文学的崛起密切相关,旨在消解占支配地位的男性文化,颠覆菲勒斯(男性)象征秩序(语言)的女性观念,创造一种女性话语和透视,以改变使妇女沉默或立于边缘的传统,谱写新的女性神话。 一、解析象征秩序的男性神话 在男性本位创造的神话中,女性是以虚幻、美化或扭曲的形象出现的。她们是象牙女郎、安德洛美达、白雪公主、睡美人……是为男人享用而创造出来的尤物,是一种被动、缺乏自主能力的次等客
-
现代女性自我意识的张扬和迷惘——《蚀》中时代女性的文化内涵
-
作者:
翟耀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蚀》
个性主义
自我价值
文化内涵
女性中心
新女性
时代女性
现代女性
女性形象
女性自我意识
-
描述:
现代女性自我意识的张扬和迷惘──《蚀》中时代女性的文化内涵翟耀作为茅盾早期小说中的新女性形象群。时代女性形象系列以其内蕴的丰富性和特异性为人们所瞩目,从而被公认为新文学史上最有光采的一组女性形象。从文化视用考察时代女性的历史内涵,也许较之单从政治砚角...
-
女性文学不再“雄化”
-
作者:
陈虹妹
来源:
妇女学苑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价值观
男性作家
庄之蝶
女作家
女性角色
女性自我价值
评价标准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
描述:
八十年代,以张洁、张辛欣等女作家为代表,将爱情至上、为爱情而痛苦叹息的女性形象,演变为自强不息、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女性形象,并向整个社会提出了女性价值观及其评价标准的诘问.张洁等女作家“女人不是月亮”的抗争性女性文学命题,具有先驱意义.然而,张洁等女作
-
从“女人不是月亮”到“女人也是太阳”:张洁与刘西鸿的意义比较
-
作者:
任一鸣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太阳
女主人公
女性气质
张洁
女性自我价值
爱情婚姻
女性文学
时代女性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
描述:
从“女人不是月亮”到“女人也是太阳”──张洁与刘西鸿的意义比较任一鸣张洁等女作家将爱情至上、为爱而痛苦叹息的女性形象,演变为自强不息、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女性形象,并向整个社会提出了对女性价值观及其评价标准的诘向。张洁等“女人不是月亮”的抗争性女性文学...
-
女性的趋近与迷失(储福金小说的创作个体心理寻绎)
-
作者:
林舟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俗女性
个体心理
生命个体
男性人物
意识自我
男性小说
女性形象
上海文学
男性世界
女性人物
-
描述:
女性的趋近与迷失──储福金小说的创作个体心理寻绎●林舟对一个善于表现女性的男性小说家来说,他所创造的女性形象,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作为男性个体的一份别具特色的心理说明,一面富于深度的人格透镜;因为在他创造女性形象的高度对象化过程中,其无意识自我中的女...
<
1
2
3
...
12
13
14
...
22
23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