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鲁迅笔下塑造的悲剧女性形象及社会反思
作者: 毛华中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国民劣根性   悲剧女性  
描述: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与《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之作。其作品中,鲁迅先生关注妇女问题,成功地塑造了九斤老太太、杨二嫂、王九妈、祥林嫂、单四嫂、爱姑、子君等几个在封建统治的压迫下的血肉丰满的悲剧女性形象,批判了"国民劣根性"。用她们悲苦凄凉的人生命运,抨击了封建社会的道德礼教迫害,对封建宗法制度的黑暗和愚民政策进行了无情的抨击。
20世纪40年代家族小说中的悲剧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叶美艳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族小说   抗战背景   悲剧女性  
描述: 20世纪40年代正处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期,亦是女性独立自主开始渐渐萌芽的时间段。一批描写家族走向穷途末路的经典家族小说如老舍的《四世同堂》、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钱钟书的《围城》、张爱玲的《金锁记》产生了,在这四部家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中,悲剧女性形象仿佛更具有独特意义。文章通过分析这些家族小说,总结出了四类悲剧女性形象。
谈沈从文小说中的悲剧女性形象
作者: 汪羽旎   来源: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女性命运   悲剧女性  
描述: "五四"对于女性来讲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在新知识的冲击和封建礼教的压迫双重作用下,女性命运总是难以逃脱"悲"的结局。沈从文笔下的女性,虽积极地寻求反对宗法男权,然而最终却又被迫服从于封建礼教;她们憧憬美好纯洁的爱情,然而往往又屈从于强大的习惯力量,以悲剧而告终。她们的悲剧形象,具有那个时代鲜明的典型性色彩,我们在此探究她们的悲剧运命及其原因,具有文学史及社会学上的意义。
谈沈从文小说中的悲剧女性形象
作者: 汪羽旎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女性命运   悲剧女性  
描述: "五四"对于女性来讲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在新知识的冲击和封建礼教的压迫双重作用下,女性命运总是难以逃脱"悲"的结局。沈从文笔下的女性,虽积极地寻求反对宗法男权,然而最终却又被迫服从于封建礼教;她们憧憬美好纯洁的爱情,然而往往又屈从于强大的习惯力量,以悲剧而告终。她们的悲剧形象,具有那个时代鲜明的典型性色彩,我们在此探究她们的悲剧运命及其原因,具有文学史及社会学上的意义。
浅析张爱玲笔下哀伤苍凉的女性形象
作者: 吴洪莉   来源: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独立追求   悲剧女性  
描述: 在动荡的20世纪40年代中叶,张爱玲如同一枝奇葩,怒放在当时的中国文坛上,开得美丽肆意而悲壮苍凉。她绮丽而苍凉的小说流传至今,并未因岁月的流逝而失去魅力,反而在当代文学家园大放光彩。张爱玲的小说诉说了一个个女性的命运:婚姻无真爱、相恋无圆满、两代无亲情。她执着于世俗的生活状态,关注俗世生活中女性的自我追求。她以清醒的女性意识书写女性的悲剧人生命运,笔下的女性世界迥异于传统女性。她通过女性的悲剧观照出人性的弱点,进而站在女权主义的立场上,发出呼唤女性自我觉醒的时代呐喊。
略论庐隐小说中的悲剧女性形象
作者: 汪羽旎   来源: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悲剧女性   小说  
描述: 卢隐是"五四"时期接受新式知识教育的一位重要的女性作家,她笔下的女性处于"五四"这一特殊时期,在新知识的冲击和封建礼教的压迫双重作用下,其女性命运难以逃脱"悲"的结局。一方面,她们虽积极地寻求反对宗法男权,但最终却又被迫服从于封建礼教;她们憧憬美好纯洁的爱情,然而往往又屈从于强大的习惯力量,以悲剧而告终。她们的悲剧形象,具有那个时代鲜明的典型性色彩,我们在此探究她们的悲剧运命及其原因,具有文学史及社会学上的意义。
杜牧诗中女性形象及其深层内涵
作者: 朱少克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牧   晚唐士人命运   悲剧女性   时代悲剧  
描述: 晚唐诗人杜牧在其诗中建立了一个丰富而有深度的女性世界。这些女性经历曲折,但又几乎都具有不可避免的悲剧人生,联系当时士人的命运以及晚唐时代背景,揭示杜牧女性诗的深层内涵。
老舍与巴金为何 选择塑造悲剧的女性形象
作者: 苏展   林洁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妇女解放   悲剧女性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女性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国女性的处境究竟怎样,如何改变传统女性的命运;现代女性为了摆脱传统制度的束缚,应该选择怎样的生活道路,这种选择又在多大程度上真正改变了女性的命运。对于这些问题,不同的作家都在其文学创作中进行了不同的回答。我们可以发现在老舍与巴金这两位大家的作品中都出现过许多处于不同那个地位的女性人物,并且多数都以悲剧告终.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其为何都 选择塑造悲剧女性问题的思考。
老舍与巴金为何要选择塑造悲剧的女性形象
作者: 苏展   林洁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妇女解放   悲剧女性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女性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国女性的处境究竟怎样,如何改变传统女性的命运;现代女性为了摆脱传统制度的束缚,应该选择怎样的生活道路,这种选择又在多大程度上真正改变了女性的命运。对于这些问题,不同的作家都在其文学创作中进行了不同的回答。我们可以发现在老舍与巴金这两位大家的作品中都出现过许多处于不同那个地位的女性人物,并且多数都以悲剧告终,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其为何都要选择塑造悲剧女性问题的思考。
家中的血色蔷薇:论《家》中上层女性形象
作者: 舒雯   来源: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   封建礼教   悲剧女性  
描述: 巴金在《家》中为我们讲述了高家悲欢离合的历史,成功地塑了一系列悲剧女性青年的形象,其中梅芬、瑞珏是巴金先生在《家》中着力塑造的两位上层女性,尽管她们两人的身份、经历、性格、人生追求各不相同,但都纯洁、善良、充满了爱心,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化身,然而她们都无一例外地惨遭虐杀。她们两位的悲剧不仅是她们个人的,而且是全社会的;不仅在当时,而且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 1 2 ...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