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国内电视谈话节目成功女主持人研究
作者: 曹莉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电视谈话节目   主持风格   职业发展   成功原因   女主持人   节目分析   谈话魅力   女性形象   个案研究  
描述: 电视谈话节目源出于美国,电视史学家一般都把NBC1954年推出的《今夜》看作是开电视谈话节目先河的栏目。在我国的电视荧屏上,第一个获得普遍认同的电视谈话节目是上海东方电视台1993年推出的《东方直播室》。而电视谈话节目真正引起观众和理论研究者的关注,并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形成一股浪潮,则是从被誉为中国最具贡献的谈话节目《实话实说》在央视的热播开始。电视谈话节目的出现和繁荣,为女主持人和有志于电视媒体工作的其他女性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直以来,国内电视谈话节目中的女主持人都是星光熠熠,优秀者辈出,她
论维吾尔族的电影艺术创作
作者: 哈尔木拉提.依明   来源: 新疆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风格   电影艺人   维吾尔电影文学   发展阶段   人物   叙事结构   主题   蒙太奇   女性形象   维吾尔电影艺术  
描述: 本文中作者通过1959年天山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绿洲凯歌”为起点到2005年的“吐鲁番情歌”为代表的以维吾尔族生活为题材的影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论述了电影在新疆的产生,维吾尔电影艺术的形成及发展阶段,各发展阶段代表性电影的主题特点、叙述结构、电影艺术家的创作风格、维吾尔电影文学发展状况以及女性形象在维吾尔电影中的转变等问题。 本文分三章,绪论中简要介绍了该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以及到目前为止已有的研究成果。作者着眼考虑维吾尔电影艺术研究领域中还没有概论性著作的一面,以维吾尔电影艺术的宏观论
中西文化的交融与差异:银幕人物画廊中王熙凤与郝思嘉形象的比较分析
作者: 吴钧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红楼梦   电影创作   文化交际   文学名著改编   乱世佳人   中西文化   电影艺术   女性形象  
描述: 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是电影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中西方的电影在塑造妇女形象方面各自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与社会背景.本论文重点分析由中西方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红楼梦》和《乱世佳人》中的经典女性王熙凤和郝思嘉的形象塑造的异同,并从分析研究电影所反映的这种异?
女性的出路何在:从《傲慢与偏见》看奥斯汀的阶级观
作者: 王君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外国作家评介   阶级观   《傲慢与偏见》   社会等级制度   简·奥斯汀   英国小说   文学评论   现实主义小说家   女性形象  
描述: 简·奥斯汀是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之一。在短短四十二年的平静生活中,奥斯汀共创作出了六部小说和三部未完成的故事片断。她的作品细致而略带幽默讽刺地描写了她那个时代的中产阶级的生活,生动逼真地反映了当时的阶级关系、风俗习惯和社会伦
一九九○年代吴天章作品中的女性寓意
作者: 薛怀琦   来源: 国立成功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同志   国家认同   同性恋   台湾美术   女体   吴天章   本土化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台灣藝壇上頗富盛名的當代藝術家吳天章(1956-),在1990 年代大舉啟用自主性女性形象和女性化男子形象作為作品的主角,在作品中各自展現了批判性和非批判性的性別意識,與台灣藝壇上歧視女體的主流風潮分別呈現謀合與對抗的狀態。吳天章曾自承致力掌握時代風潮,暗示性地暴露了他在作品中與歧視女性的主流風潮謀合的原因。然而,筆者的研究發現,吳天章部分具有性別批判意識的作品,是藝壇上少數不與歧視女體的主流風潮合謀的知名作品,因此,也使得吳天章意外地在台灣藝壇上,成為第一位在作品中呈現批判性性別意識的主流男性創作者。
从林黛玉和简·爱看两种女性形象
作者: 廖小琴   来源: 群文天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英文学   生活经历   勃朗特   简·   夏洛蒂·   贾宝玉   民族文化   罗切斯特   爱情   女性形象   林黛玉  
描述: 曹雪芹的《红楼梦》和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是中英文学史上两部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两部作品为读者塑造了两个有着鲜明个性的女性——林黛玉和简·爱。她们自小寄人篱下,有着相似的生活经历;有着对真爱的追求。
《古诗十九首》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林绣亭   来源: 玄奘人文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image   images   characteristics   feminine   19   type   女性形象   the   形象类型   Ancient   and   古诗十九首   Poetry  
描述: 本篇論文共分五章:一、前言,說明研究動機,因筆者好奇的是《古詩十九首》展現的女性形象與特質,栩栩如生,聲情俏貌,彷彿可見,好奇想從中探究一番她們生命情境與苦澀的心靈世界。二、《古詩十九首》中的女性形象類型,分爲怨婦、棄婦、思婦、痴婦、琴婦等形象類型探討。三、《古詩十九首》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分別從敘述觀點、修辭技巧、語意語境塑造等方面來談,如何刻劃、襯托、烘染詩中不同女性形象。四、《古詩十九首》中女性形象的生命基調,詩巾流露女性共同的生命基調有:引領思盼的執著、封閉孤立的情境、現實與情感的煎熬。五、結論,《
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闫珂   来源: 飞天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丽丝·   女性作家   文学作品   妇女解放   女作家   女权主义者   文学创作   西方女性主义   莱辛   女性命运   女性形象  
描述: 多丽丝·莱辛是所有英国女性作家中最能够深刻刻画出女性形象的女作家,她被西方女性主义者大加称颂赞扬。莱辛一贯否认她自己是女权主义者,但与此同时她旗帜鲜明的表示,自己义无反顾支持妇女解放和深深关注女性命运。她以她诚挚的心
从《紫色》看美国的黑人女性形象
作者: 赵靓靓   王永东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妇女   黑人女作家   自我意识   沃克   女性世界   紫色   黑人女性   美国社会   女性形象   艾丽丝·   小说  
描述: 本文通过对《紫色》的女性世界中几个有代表性的女性,及她们之间形成的一种联盟关系的分析,揭示了艾利斯.沃克作为黑人女作家对于女性在当今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及女权运动的独特理解。
新中国美术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意义
作者: 张玉春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党的政策   新中国   美术创作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美术作品   中国美术   美学原则   政治   标识   男女   意义   革命历史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共和国   中国女性  
描述: 随着共和国的建立,"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成为中国女性解放的政治革命历史阶段的标识,这一标识也在新中国美术中得以印证。在美术作品中出现了大量歌颂新中国女性的题材,表现了她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个方面的生活。文艺服从政治,革命美学原则支配引导了新中国的美术创作,为配合党的政策以及"男女都一样"的号召,美术作品在反映时代新人和歌颂工农兵方面也充分体现了"男女平等"。在新中国美术发展的近
< 1 2 3 ... 1161 1162 1163 ... 1164 1165 116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