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的自觉与局限:张洁小说知识女性形象
作者: 荒林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   女性独立人格   自我定位   张洁小说   是不能忘记的》   北河   爱的精神   知识女性   祖母绿   女性形象   社会价值  
描述: 与其把张洁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短篇,1979)、《方舟》(中篇,1981)、《祖母绿》(中篇,1984),看作是对女人故事的叙述,对女人、人的生存境遇的现实关怀,不如把它们当作张洁女性问题思想的形象表述。事实上叙述者张洁与她的人物形象始终处在同一思索、探求和前进的层面。承接“五四”新文学史上丁玲们对妇女解放道路的探寻,张洁走向了女性精神建构层级。在张洁小说里,我们能读到女性充满智性思辨的自我定位、自我人格价值认定。与丁玲们在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依赖外部社会环境重大变迁而多少有点类型化不同,在张洁小说
《秀拉》:黑人女性艰辛的成长故事
作者: 吴爱华   来源: 飞天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女作家   成长小说   成长故事   性别歧视   秀拉   叙事结构   种族歧视   黑人女性   莫里森   女性形象   托尼·  
描述: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第二部作品《秀拉》在出版时曾掀起了文学评论界的一场轩然大波,争论的焦点在于对待黑人女主人公形象褒贬不一的评价。然而这本书却在1975年被提名参加了美国书评奖的评选。
女性主义视域中的媒介研究
作者: 李敏   来源: 新闻与传播研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话语   视域   心理分析   边缘群体   女性形象   符号学   集体无意识   日常生活经验   媒介研究   相关理论   后现代理论   文化研究   价值取向   边缘化   女性主义  
描述: 在传统媒介研究的“男流”观点宰制下,女性议题的被忽视、被边缘化已经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女性主义媒介研究广泛吸收了后现代理论、文化研究以及心理分析、符号学等相关理论,分析探讨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女性话语、身体及其日常生活经验,为媒介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并为其他边缘群体的研究提供了丰厚的经验。
《简爱》与女性尊严
作者: 薛梦茹   来源: 才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格尊严   女性作家   生活态度   文学作品   夏洛蒂·   独立人格   勃朗特   简·   现代女性   女性形象   简爱  
描述: 女性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是现代女性的必读物和精神食粮。《简·爱》之所以成为女性必读的经典之作,正是因为人们特别是女性从主人公简的身上看见了一种坚强、自尊、自立的生活态度。书中简曾发出过这样的申诉:"你以为我贫穷,卑微,不美,你就以为我没有灵魂没有心了吗……"这是简自己对女性尊严的认识,是对自己独立人格的捍卫。这对于同时代的女性来说这种思想是超前先进的。在同期文学作品中也是很少有的女性先进思想。
精神的苦闷 悲剧的人物——施蛰存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成瑶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形象   苦闷   人生哲学   女性精神   性欲   施蛰存   女性形象   家庭归宿感觉   小说   爱欲   婚姻生活  
描述: 精神的苦闷 悲剧的人物——施蛰存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男性的“圣母”想象―论李佩甫小说《城的灯》女性叙事的谬误
作者: 李娟   马臣   来源: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的灯   image   女性观念   narrative   concept   of   女性叙事   female   李佩甫   女性形象   women  
描述: 李佩甫的长篇小说《城的灯》具有明显的男性化女性叙事的特点,男性作者塑造了一个具有中国传统道德品质的女性形象,并将其“圣母”化来作为弥合城乡差距、解救乡村困境的工具。这种“女性叙事”反映了当代男性作者及其代表的社会主流话语所持有的女性观念依然打上了深刻的男权烙印和男性中心意识。这种女性观念是男性对女性自以为是的“圣母”想象,是女性叙事的谬误。
走出自我心灵的牢笼——对《爱,是不能忘记的》《祖母绿》《方舟》中女性形象的解读
作者: 杜芳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   是不能忘记的》   妇女解放   女性人格   悲剧命运   三个女性   女性形象   祖母绿   走出自我   传统文化   《方舟》  
描述: 步入中国文学的艺术殿堂,迎面而来的栩栩的艺术形象中女性形象虽数量众多但各个风采独具光耀照人,有温婉的,有贞烈的,有活泼的,有文静的,有庄重的,有放荡的……她们之中的多数人出演的都是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杨贵妃、林黛玉、莎菲、子君……随着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妇女解放成为社会解放问题的一个部分。探究妇女悲剧命运问题已成为文学艺术的一个重大问题。许多文学作品把妇女的悲剧命运归结为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发展的不完善。笔者认为,妇女摆脱不了悲剧命运固然与外部条件有关,但女性走不出自我心灵的牢笼更是造成现代妇女命运悲剧的根本原
《萨勒姆的女巫》中的男权主义
作者: 孙畅   来源: 剧作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米勒   伊丽莎白   时代背景   麦卡锡主义   阿瑟·   男性文化   男权社会   洛克   女性形象   男权主义   女性人物  
描述: 《萨勒姆的女巫》(以下简称《萨》剧)是继《推销员之死》后阿瑟·米勒的又一部反映社会问题的力作。该剧于1953年首演于纽约马丁·贝克剧院,获得安东纳特·佩瑞奖。在当时麦卡锡主义迫害猖獗的时代背景下,米勒以此剧借古喻今,试图通过从普通人身上发掘出真、善、美的道德规范,来强化人们的道德观念,唤起人们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把人们
女人与战争:《何处为家》
作者: 邹鹃薇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何处为家》   导演   二战题材   林克   传记体   卡罗琳·   叙述方式   德国   故事梗概   女性形象   影片欣赏  
描述: 女人与战争:《何处为家》
我的情感
作者: 黄蓟霖   来源: 优秀作文选评(高中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卡列尼娜   安娜·   人生道路   发生   流泪   错误   享受   情感   幸福   女性形象   翠翠  
描述: 他说:"有些事情发生了就发生了,我们不能哭着流泪,只能笑着面对,懂吗?"2009年4月18日,我和他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我哭得不知所措,是他告诉我,不论结果如何,至少我们一起哭过,痛过,笑过,享受过其中的幸福,我们从不后悔。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