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 】搜索到相关结果 11656 条
世界妇女大会给女性带来什么?
作者:
金一虹
来源:
华人时刊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中国妇女报
女性群体
妇女问题
性别歧视
世妇会
大众传媒
中国家庭
女性形象
家庭暴力
描述:
距离1995年9月4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中国承办这样的世界性的大会是第一次,同样这也是联合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妇女盛会。中国老百姓是怎样认识、看待这一大会的呢?这一次大会的召开和迎接大会召开的过程本身给中国妇女的生活与发展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炒热了的世界妇女大会 “你了解世妇会吗?”“谁不知道呀!”“好像还没听说过”…… 很想知道,经历了三年多的紧锣密鼓的筹备、组织和宣传之后,随便问一个
第一届“妇女与文学”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作者:
张晓全
来源:
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文学
女作家
妇女文学
女性意识
比较文学
世界文学
加拿大文学
女性话语
国际研讨会
女性形象
描述:
第一届“妇女与文学”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形象和形象的涵义:图像学的反思
作者:
托马斯·马克埃韦斯
常宁生
邢莉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再现性
自然界
抽象绘画
艺术家
抽象艺术
艺术史
真正意义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描述:
抽象艺术、尤其是极端的艺术(theart of the Sublime)本世纪以来曾被许多人认为是艺术史的必然顶点,自史前以来一切过去的艺术都不可避免地朝着这个趋向发展。根据这一观点,再现性艺术(representational art)曾逐步扩大它对可视自然界的控制权,直到19世纪中期才完成了对其的全面控制。紧接着便是抽象艺术阶段的开始,而人类的控制力则通过这一阶段的艺术从自然界扩大到包括极端和绝对在内的领域。到了20世纪中期,象莱因哈特(Ad)
试析《致橡树》中的女性话语倾向
作者:
金发
来源: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性同体”
原始思维
性别特征
《致橡树》
女性话语
思维主体
阳性逻各斯中心主义
女性诗歌
女性形象
审美范式
描述:
作为对男性中心社会现实语境/阳性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消解/解构,我们的女性话语以歇斯底里、偏执、激愤的情感哭诉着女性所经历的痛苦、压抑、扭曲、分裂等的悲剧命运和抗争,尤其是渲泄了女性经验/价值在现存语境中所处的次文本/边缘话语地位的抗争,从而悲壮地击打着传统的审美范式。应该说,我们的女性诗歌一直处于这种女性话语的前沿;而早期的女性诗歌当以舒婷的《致橡树》为典范,所以深入地探讨该诗的性别特征对于分析当前方兴未艾的女性话语是十分必要的。
瑕不掩瑜互为鉴——《高山下的花环》与《战争让女人走开》的漫比
作者:
吕律
来源:
电影新作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国主义
艺术作品
战争题材
军事题材
审美趣味
影片
军人家属
风格
女性形象
花环
描述:
我宁可采用“分析”或“描述”的字眼,而不愿意说是“评价”,因为对《高山下的花环》和《战争让女人走开》这样成功的艺术品,简单地作出孰优孰劣的判断既不可能,也无必要。艺术作品间的千差万别绝不亚于大自然的丰富多采,即使在题材、风格、样式、审美趣味等诸因素上有着类似或相同的作品之间也仍然可以发现更多的差异和区别,人们顶多只能象欣赏两朵姿色各异的鲜花那样,从往返的观察、品味之中得到某种启示和领悟罢了。
评《神梏》
作者:
杨永圣
刘守
来源:
朔方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外恋
作者
朔方
通俗小说
思考
读者
作品
女性形象
艺术氛围
大社会
描述:
1986年,我们曾看过陈勇的小说《靳老汉的丧事》(见《朔方》1986年第6期),作品的基调深沉隽永,写得相当生动感人,能把读者的思绪一下子引入他制作的艺术氛围;作者给人的感觉是善于把一般生活现象生发为重大社会课题的关注和思考。有那种为一般时下所谓玩文学作者所不具有的社会责任感。最近,看了他的小说《神梏》(见《朔方》1987年第7期),同样有这样的感觉。
母亲是世上最好的学校──“The Day Mother Cried”赏析
作者:
陈凯
来源:
大学英语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校
双重性格
时代特点
巨大的代价
母亲
象征意义
学生角度
打字机
女性形象
《大学英语》
描述:
母亲是世上最好的学校──“The Day Mother Cried”赏析
女性,编织起中外艺术交流的彩虹
作者:
陶咏白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世纪
中国画家
艺术展
艺术家
中国水墨画
大使夫人
女性形象
国际妇女
艺术交流
油画
描述:
“2001年北京新世纪国际妇女艺术展”,是中国的一批近年较活跃的年轻女艺术家和14个国家驻华使馆的大使夫人和女外交官所参加的展览。这个展览,跨越了国界、跨越了民族,让不同肤色,操不同语言的姐妹汇聚一堂,用自己的艺术进行“对话”,她们各善专长,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然而,表现的题旨却是那么地相同和相似。从她们的艺术作品中,很难分辨出不同的国藉、民族,因为她们都生存在一个地球上,面对着人类共同关心的问
英国王室:推出反叛美女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扎
时尚杂志
王室
代言
生日宴会
英国
健康的生活方式
女性形象
失时机
菲利普
描述:
5月11日,英国王室为女王的外孙女扎拉·菲利普斯举行21岁的盛大生日宴会,不失时机地向世界推出新的“英王室女性形象代言人”。
展览演出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场
清末民初
时代背景
绘画作品
个人演唱会
啤酒节
饮食文化
张大千
女性形象
情感冲突
描述:
这台话剧以上个世纪初为时代背景,以一个家庭为视角,艺术地表现了一位母亲的命运变化和情感冲突,清末民初的女性形象跃然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