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苍凉而无奈:浅析张爱玲笔下的“女结婚员”形象
作者: 罗良金   徐静   来源: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男权中心   女性写作   女奴意识   女结婚员  
描述: 张爱玲的女性写作是主流文学之外的重要收获,她站在女性的角度对女性进行自审,对女性心理痼疾、女性心狱、女性原罪意识的揭示,在女性文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她从两性、婚姻的角度切入,塑造了一批"女结婚员"的形象。透过"女结婚员"的生存状态的分析,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张爱玲的女性写作,从而进一步突显张爱玲女性写作的意义。
世界文学版图中的女性写作——以J·K·罗琳为个案
作者: 都岚岚   来源: 当代外语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文学   经典重构   女性写作   J·K·罗琳   哈利·波特  
描述: 在今天经济、政治和文化走向全球化的时代,世界文学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以男性作家及西方为中心的一套固定的文学经典。越来越多的优秀女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及非西方的文学文本已进入世界文学选集中,形成了对世界文学经典的重构。本文从世界文学的界定和女性文学传统的发展谈起,并以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魔幻小说为例,说明女性作家对重构世界文学的版图所做的突出贡献。
浮华背后的无望狂欢
作者: 刘俊丽   来源: 山东文学·学术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趋势   新人类   问题   世俗化   女性写作  
描述: 90年代世俗化潮流的文化大背景下,以卫慧、棉棉为代表的“新人类”的女性创作,完全湮灭了女性的自觉意识,成为商品经济大潮下浮躁而无望的身体的狂欢,迎合了欲望泛滥的世俗化眼光,本文试图从分析世俗文化背景下的女性创作的现状及走向,分析女性写作所陷入的误区,以其当代的女性文学创作能够走出泥淖,重拾女性自觉意识。
女性主义迷宫的镜像突围——浅论徐坤的女性写作
作者: 张利红   来源: 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徐坤  
描述: 徐坤是一位颇有个性的新锐女作家。她以颠覆男权中心的勇猛和审视女性内心世界的睿智创作出了一大批"铿锵力作";同时,又不乏在大众社会的日常生活场景中深切地体察职业女性种种际遇的"温情佳作",充分表达出了她作为女权主义者的理性沉思和人文关怀。然而,纵观徐坤带有"突围式"的女性写作,却不见对乡村女性的关注,实为遗憾。
美国文学中的疯女人形象:读吉尔曼的《黄色墙纸》
作者: 何少华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疯癫   《黄色墙纸》   女权主义   女性写作   双重身份  
描述: 《黄色墙纸》描写了美国妇女受到她们丈夫的控制以及男权影响的痛苦经历。本文着眼于故事的内容、作者的经历两个方面,解读19世纪末女权状况,以揭示在父权制社会中,吉尔曼试图唤醒女性争取自由和独立意识的强烈愿望。由于她兼具受束缚的女性和女作家的双重身份,其疯癫也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它反映了女性追求独立和自我空间的要求,另一方面它也体现了19世纪女作家构建自己女性文学传统的努力。通过疯癫,女性得以反抗社会的压抑,表达自己的意志,并且保持其独立的身份。
美国文学中的疯女人形象:读吉尔曼的《黄色墙纸》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学刊·高教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疯癫   《黄色墙纸》   女权主义   女性写作   双重身份  
描述: 《黄色墙纸》描写了美国妇女受到她们丈夫的控制以及男权影响的痛苦经历。本文着眼于故事的内容、作者的经历两个方面,解读19世纪末女权状况,以揭示在父权制社会中,吉尔曼试图唤醒女性争取自由和独立意识的强烈愿望。由于她兼具受束缚的女性和女作家的双重身份,其疯癫也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它反映了女性追求独立和自我空间的要求,另一方面它也体现了19世纪女作家构建自己女性文学传统的努力。通过疯癫。女性得以反抗社会的压抑,表达自己的意志,并且保持其独立的身份。
论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的审美品格
作者: 唐晴川   来源: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品格   形而上意义   悲剧意识   女性写作   审丑意识  
描述: 纵观 199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的发展 ,可以看到女性写作已不再停留在社会的、自然的层面上 ,而是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性别自觉和话语自觉 ,在更高的层面上触及和深入到女性解放这一时代使命 ,并在艰难的发展中逐渐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审美品格。本文通过对 90年代女性写作中具有代表性的文本个案的分析 ,概括出女性小说对形而上意义的自觉探寻以及审丑意识的强化与悲剧意识的凸现等审美特点
从意识与技巧之争看海内外文学观念差异:以张爱玲的女性写作为例
作者: 吴宏娟   来源: 华文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海外华人学者   大陆学者   女性写作   文学观念  
描述: 着眼于张爱玲研究中的意识与技巧之争,从张爱玲的女性写作切入,探讨海内外学者在意识与技巧关系问题上的差异:大陆学者多是就意识而谈意识,将张爱玲甘于第二性弱者的女性立场,以补充的姿态纳入中国新文学女性文学传统;海外华人学者在重视技巧的同时,将技巧联系意识,借张爱玲的女性写作技巧对中国男性主流文学传统进行破坏和颠覆.在双方文学观念冲突的背后,则是其各自文学研究方法--社会历史批评与文化研究方法的历史落差.
沦陷时期北平的女性写作
作者: 罗锦贤   来源: 励耘学刊(文学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北平   女性写作   出走   沦陷时期  
描述: 沦陷时期北平的女性写作,在极其严峻的生存环境下获得了一个生长机会。此时的女作家继承和发展了"五四"女性文学传统,从女性婚恋、女性教育与女性职业三个方面,结合时代背景,对妇女解放问题进行了艰难探索。通过对女性"出走"后命运的关注,她们表达了建构合理家庭生活的设想。她们对教育和职业的思考,则折射出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方向。
当代商业文化大潮中的女性写作
作者: 刘萌   来源: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世纪   商业文化   浪潮   当代   女性写作  
描述: 当代女性写作热潮的涌现与商业文化时代的推波助澜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本文旨在通过对新世纪前后10年间女性写作状况的描述以及女性写作与商业文化关系的分析,找出当代女性写作繁荣形成的多种因素,探寻新世纪女性文学的持续发展之路。
< 1 2 3 ... 12 13 14 ... 37 38 3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