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人物】搜索到相关结果 48 条
-
《印度之行》中女性人物的殖民主义意识解读
-
作者:
史丽娜
李昌银
原一川
来源:
昆明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角度
种族角度
福斯特
印度之行
殖民主义
女性人物
-
描述:
《印度之行》描写了英国殖民统治者根深蒂固的殖民主义意识.小说透过阿黛尔、特尔顿夫人和穆尔夫人投射出英国殖民统治的三个阶段,她们分别代表冉冉升起的、如日中天的以及日渐西沉的英帝国殖民主义形象.通过三位女性人物还能发现三个阶段不同的殖民统治手段:第一阶段侧重于性别、种族和民族角度;第二阶段侧重于文化与话语角度;第三阶段则侧重于宗教角度.
-
从爱情角度剖析福克纳作品中的女性类型
-
作者:
吴艳霞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福克纳
爱米丽
爱情
女性命运
小说家
作品
女性形象
短篇小说
女性人物
交际活动
-
描述:
福克纳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作为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一生发表了近百篇短篇小说和19篇长篇小说,小说对女性人物的塑造表明了他对妇女命运的深度关注,生动鲜明的女性形象不仅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引起了批评家的大量言论。通过阅读福克纳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尽管他对女性命运非常关注,但在社会交际活动中却很少看到女性的身影,她们常常会因为某种原因陷入爱情的困境,无论她们的个性、品行、地位、修养如何,她们始终都摆脱了不了被男人始乱终弃的命运,所以本文从人物的爱情关系角度入手,对福克纳作品中的女性人物特征进行
-
探析海明威两性观及其在作品中的表现
-
作者:
侯淑声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凯瑟琳
男性形象
理想女性
硬汉形象
作品
海明威
女性形象
两性观
女性人物
-
描述:
海明威善于刻画男性形象,其笔下的男性形象威猛强壮、刚毅智慧,敢于挑战任何艰难困苦,无论处于何种艰险环境下,都能够挺直腰板扛过去,一副"硬汉形象"。这些硬汉对生存中所面对的一切一概以"阳刚"而待之,唯对女性的心态缺少了那么一点"阳刚",表现出既渴望又畏惧的矛盾的两性观。
-
解读莎士比亚作品对女性人物的刻画
-
作者:
张新宇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文学作品
爱情观
女性角色
莎士比亚作品
主导地位
女性形象
人物刻画
女性人物
文学家
-
描述:
文学作品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文学家通过对文学人物的刻画和情节的设置来表达自己对美的赞赏和对丑的批判。在人类的文学史上可谓众星璀璨,而莎士比亚绝对是耀眼的其中之一。每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都有其成功之处,莎士比亚的成功在于其作品的深刻性和独树一帜,通过深刻的现实描写使读者在欣赏中体悟残酷的现实,也正是这一点才让莎士比亚成为整个文艺复兴时期的引导者。每个文学家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我们
-
气息的运用对普契尼歌剧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
-
作者:
童瑾
来源:
武汉音乐学院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普契尼
《蝴蝶夫人》
角色塑造
气息
歌剧
《托斯卡》
《燕子》
《图兰朵》
女性人物
-
描述:
贾科莫·普契尼(Giacomo Puccini,1858—1924)被人们公认为19世纪继威尔第之后,意大利歌剧最伟大的作曲家,真实主义歌剧的代表人物。他笔下的女性人物更是深入人心,这些女性人物的著名唱段已经成为了各大音乐会的必唱曲目。因此,对普契尼笔下的女性角色的进一步研究是不可或缺的。近30年来不断有学者对这些女性角色进行研究,对普契尼歌剧的著名唱段进行分析和探讨,但笔者通过检索和阅览资料得出从目前的研究情况而言,还未有人专门针对从气息的运用方面对普契尼歌剧女性角色塑造的意义进行专题的研究。然而,普契
-
《白鹿原》中的女性人物解读
-
作者:
张丽红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社会
茅盾文学奖
女性意识
陈忠实
小说创作
文学成就
长篇小说
白鹿原
女性人物
短篇小说
-
描述:
一、引言陈忠实是我国当代的一位重要作家,也是"文化陕军"的杰出代表,从1965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从事小说创作,兼写散文。目前已经出版三卷本的《陈忠实小说自选集》与五卷本的《陈忠实文集》等。其中《信任》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白鹿原》于1998年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陈忠实的文学成就自此达到了一个巅峰。《白鹿原》自从1993
-
霍桑的清教观及其短篇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典型
-
作者:
兰红梅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结构严谨
纳撒尼尔·霍桑
新英格兰
清教徒
浪漫主义小说
清教主义
清教社会
短篇小说
女性人物
艺术特色
-
描述:
19世纪美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红字》在美国以及世界文学界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实霍桑最早是以别具一格的短篇小说跻身美国文坛的,他的思想和艺术特色也首先表现在他的短篇小说之中。霍桑的短篇小说想象丰富、结构严谨、寓意深刻,表现的时代按题材分为两大类:"新英格兰传奇"和"心之寓言"。霍桑称其"新英格兰传奇"为"将奔放美妙的温柔色彩泼上一幅新英格兰人物
-
故乡之旅:鲁迅四篇同一种类型的小说
-
作者:
刘天华
来源:
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故乡
男性人物
第一人称
鲁迅
孤独者
小说集
魏连殳
行迹
短篇小说
女性人物
-
描述:
这篇文章旨在考察并表述以《故乡》(写于1921年1月)为起始,包括《祝福》(1924年2月7日)、《在酒楼上》(1924年2月16日)和《孤独者》(1925年10月17日)四篇同一种类型的小说
-
库切小说与女性主义
-
作者:
王金阳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群体
女性视角
超小说
后殖民主义
帝国主义
父权统治
女权主义
文学评论
女性主义
女性人物
-
描述:
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他智性的诚实消融了一切自欺欺人的基础,区别于那些庸俗华丽的悲天悯人和忏悔自责的作品。"(1)库切
-
元明戏曲作品对明清女性情感的影响
-
作者:
陈婷婷
来源:
情感读本(中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情感
元明
性别色彩
元杂剧
戏曲作品
明清
描写对象
女性人物
-
描述:
王国维说:“论真正之戏曲,不能不从元杂剧始也。”而女性在戏曲作品中大放异彩、占据重要地位亦是始自元杂剧。“元杂剧或旦或末一人主唱的体制,使元杂剧在体制上有了明显的性别色彩,女性人物成为主要描写对象有了体制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