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简爱》中的新女性形象
作者: 赵淑惠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自主   审美价值   女性人物  
描述: 在西方文学史上,我们可以发现许许多多血肉丰满而又异彩纷呈的女性人物形象。夏洛蒂·勃朗特在小说《简爱》中最突出的主题是,女性要求独立自主。主人公简爱是一位握着女权主义火炬、和传统的父权社会做斗争、争取女性独立平等和尊重的女权主义斗士。本文将从生活、爱情、经济和宗教信仰四个角度分析《简爱》中突出的新女性形象。
看者与被看者:官场小说女性形象与男性官人的关系
作者: 徐洪娓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官场小说   性别意义   男性官员   女性人物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并壮大着的官场小说在得到更多读者青睐的同时,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也逐渐进入了文艺评论的研究范畴。本文试图从男权制社会中男性官员与女性人物相对应的"看者"与"被看者"之间的凝视与反观来阐释官场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性别意识,并从中深度探讨叙事聚焦的性别意义。
英美文学作品中人文素养的社会体现
作者: 孙雪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美文学   女性人物   作品解读  
描述: 近代英美文学中有许多是反映女性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大都趋向于对女性寻求获得社会认可,在追求自由、平等和权利上的抗争意识的展示。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塑造,对我们研究西方人文发展史和社会发展史以及对人文素养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
吟不尽的真善美:论孙犁短篇小说中的女性人物
作者: 赵欣若   高琴   来源: 散文百家(教育百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孙犁   真善美   女性人物  
描述: 孙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作家,他的文学作品以女性形象著称,这些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具有燕赵儿女质朴、善良、乐观、坚强的美好品质,称得上是真善美的化身.
巴金《激流三部曲》中女性悲剧形象解析
作者: 杨江琳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激流三部曲   悲剧形象   女性人物  
描述: 巴金是当代文坛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被誉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激流三部曲》称得上是巴金的代表作,这部小说正是描写出了五四运动之后的社会现实。五四思想对当时年轻人的思想观念有相当大的冲击,很多思想觉悟的年轻人都勇于与封建思想斗争,勇于追求自由。但在《激流三部曲》中依旧描述了一些女性形象,她们就像美丽的流星一样太早的陨落。巴金先生通过对这些女性悲剧形象的刻画,向垂死的封建制度发出了强烈的批判。
看者与被看者
作者: 徐洪娓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官场小说   性别意义   男性官员   女性人物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并壮大着的官场小说在得到更多读者青睐的同时,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也逐渐进入了文艺评论的研究范畴。本文试图从男权制社会中男性官员与女性人物相对应的"看者"与"被看者"之间的凝视与反观来阐释官场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性别意识,并从中深度探讨叙事聚焦的性别意义。
薇拉·凯瑟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分析:以《啊,拓荒者!》为例
作者: 王宇   来源: 活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色分析   薇拉·凯瑟作品   女性人物  
描述: 薇拉·凯瑟(1873—1947)是20世纪前半叶美国文坛的一位杰出代表人物,她共创作了16部中长篇小说.其中最著名的是她的三部早期作品,包括《啊,拓荒者!》、《我的安东尼娅》和《云雀之歌》。这三部作品都以内布拉斯加大草原为背景.歌颂了自强不息的拓荒女性和拓荒精神.被称为“草原三部曲”。
从空间角度看《时时刻刻》中女性人物的异化
作者: 王丽莎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   《时时刻刻》   女性人物   异化  
描述: 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于1998年发表了小说《时时刻刻》,并于1999年获得普利策奖。随着好莱坞将其同名电影搬上银幕后,小说便风靡全世界。《时时刻刻》介绍了不同时代、不同职业、不同性格以及不同命运的三个女人——弗吉尼亚·伍尔夫、劳拉·布朗以及克拉丽莎·范恩——各自的一天,并以蒙太奇的手法将她们各自一天的生活片断组合在一起,从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及个体的心理空间角度向我们展示了三位女性人物在精神上、在作为"人"这一客体及人际关系上、在价值观上的异化。
《左传》女性人物的文化意义探微
作者: 谭永来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意义   劝惩   研究   女性人物  
描述: 在文学作品中,女性人物永远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没有女性,文学也就失去了意义。文学因为女性人物的存在而更加的饱满生动、绚丽多彩。《左传》中刻画了一系列的女性人物形象,各个血肉丰满、鲜活生动。《左传》的宗旨是“书美以彰善 ,记恶以惩戒”,它将女性人物形象分为两大类,即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作者所褒扬的是那些才识卓越、政治洞察力敏锐的女性,而抨击的则是那些心地恶毒、糜烂荒淫的女性。本文拟对 《左传》中女性的人物形象和文化意义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揭示其女性人物的文化意义。
《红线》中的女性人物刻画分析
作者: 郑小娟   来源: 陇东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身份   《红线》   混杂性   女性人物  
描述: 澳大利亚当代作家尼古拉斯·周思的小说《红线》,以《浮生六记》为文学背景,以佛教轮回转世的思想为基奠,描写了一段一位澳大利亚女性鲁丝来到中国以后,与沈复灵续写前世姻缘的爱情故事。从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出发,对周思笔下的鲁丝与韩两位女性人物的描写作了简要分析,并研究了从文中女性人物的文化身份上体现的中澳文化的混杂性。
< 1 2 ...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