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后殖民作品中的“她者”形象——以《等待野蛮人》和《英国病人》为例
作者: 汪定辉   原一川   来源: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等待野蛮人》   《英国病人》   “她者”形象   人性与权力   后殖民作品  
描述: 《等待野蛮人》发表于1980年,是库切第一部为自己赢得国际荣誉的长篇小说。而迈克尔·翁达杰的《英国病人》发表于1992年,讲述了一个关于战争、殖民、人性和爱情的故事。两部小说皆发表于同一时代,虽然故事背景和内容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关于人性和权力的主题。本文将分别从两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即:“野蛮姑娘”和凯瑟琳的“她者”形象进行解读,以揭示后殖民作品中女性“她者”形象的边缘化(marginalization)问题。
解读斯嘉丽的抗争及《飘》对于美国现代女权主义的意义
作者: 安杨   原一川   来源: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飘》   斯嘉丽   女性主义  
描述: 《飘》是20世纪初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重要作品,在美国甚至世界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及影响力。《飘》的主人公斯嘉丽,以其颠覆传统女性形象的坚强、勇气、智慧,与男权分庭抗礼而成为世界最知名的女性形象之一。其实斯嘉丽代表了早期欧美女权主义的发端,她的形象为后来的美国乃至世界女性主义发展奠定基础,影响深远。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形式研究综述:以汤亭亭和谭恩美为例
作者: 史丽娜   原一川   来源: 红河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叙事学   文学形式   文学语言学   文学文体学  
描述: 在当今的中国评论界,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研究异军突起,成为美国文学研究中的一朵奇葩。美国华裔女性文学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内学者美国文学研究话语体系中的一个主流声音,还是中美多元文化相互影响和结合的产物。美国亚裔文学的学术性研究始于1982年,直至今天,美国华裔女性文学已成功的走出边缘地位,迎来了美好的春天。三十年以来,国内学者应用了多元和多维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对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作品进行了研究和解读,研究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由此以汤亭亭和谭恩美为例,对国内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学研究、叙
《印度之行》中女性人物的殖民主义意识解读
作者: 史丽娜   李昌银   原一川   来源: 昆明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角度   种族角度   福斯特   印度之行   殖民主义   女性人物  
描述: 《印度之行》描写了英国殖民统治者根深蒂固的殖民主义意识.小说透过阿黛尔、特尔顿夫人和穆尔夫人投射出英国殖民统治的三个阶段,她们分别代表冉冉升起的、如日中天的以及日渐西沉的英帝国殖民主义形象.通过三位女性人物还能发现三个阶段不同的殖民统治手段:第一阶段侧重于性别、种族和民族角度;第二阶段侧重于文化与话语角度;第三阶段则侧重于宗教角度.
迪伊:被动的矛盾体:《外婆的日用家当》的后殖民解读
作者: 许佳媛   原一川   李昌银   来源: 长治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迪伊   后殖民   《外婆的日用家当》   内化   矛盾  
描述: 艾丽丝·沃克在她的短片小说《外婆的日用家当》中形象地刻画了内心充满矛盾的黑人女性形象迪伊。迪伊从小接受了主流白人文化,白人文化在她心里的内化使她厌恶甚至看不起黑人文化。因此,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的碰撞所产生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使她渐渐脱离了传统的黑人家庭。然而,轰轰烈烈的黑人民权运动激励她去重拾象征黑人文化的百衲被,却遭到了母亲的拒绝。白人文化在她心里潜移默化的内化使她走上了精神的不归路,对黑人传统文化的盲目追寻也暗示了她的尴尬处境。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