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被建构的他者——从女性主义的角度看《红字》的翻译
作者: 曹曦颖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字》   建构   翻译   女性主义  
描述: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是他对女性主义矛盾态度的体现,但通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审视《红字》的翻译时,发现译者潜意识中男性中心主义思想的长期影响,使得其译著中的许多女性形象受到种种有意或无意地扭曲,逐渐沦落为男性中心主义所建构的固定女性形象,最终被建构成了男性的“他者”。
从《哈姆雷特》探析莎翁的女性观
作者: 纪颖   来源: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视角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女性主义  
描述: 在英国文学史上,莎士比亚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和世界戏剧史上的泰斗。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相比,莎翁尤其擅长刻画女性形象。莎士比亚在创作哈姆雷特时的确是尽了他最大努力去真实地反映生活,但其所生活的历史时代及其在时代影响下形成的个人性别立场决定了他的男权视角。正是那个时代对女性狭隘的认识,以及莎士比亚作为男人这一事实本身,使哈姆雷特中的女性形象不可避免地遭到了限制、贬低,乃至歪曲。当我们怀着继承与批判的精神分析哈姆雷特中的女性形象时不难发现,她们身上深深地烙着时代印迹及莎翁自身情感的流露。
从《飘》的主人公斯佳丽身上看玛格丽特的女性意识
作者: 付秀萍   徐圣稚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飘》   女性主义  
描述: 在《飘》中,玛格丽特·米切尔塑造了一系列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来展现女性的勇敢和博爱的品质,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自主权力的追求。本文论述了玛格丽特·米切尔在《飘》女主人公斯佳丽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女性意识及其成因。
朱淑真词中表露的女性主义情感倾向
作者: 代志强   来源: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词   朱淑真   女性主义   情感倾向  
描述: 在以男权话语为中心的文学写作传统中,诗词文曲小说中的女性常常是男性视角的投影。朱淑真作为我国宋代著名的女词人,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对女性形象加以“重构”,在不自觉中流露了与现代女性主义相类似的一些精神。正是由于朱淑真的这样一种精神,才使得她在整个女性文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女性主义视角下凯瑟琳·巴克莱形象再议
作者: 陈天然   来源: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背景   文本内容   凯瑟琳·巴克莱   女性主义  
描述: ,反驳了传统评论家对其所持的偏狭观点,以女性主义的角度重新审视了这位女主人公的形象,以期给她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从海斯特看女性自我意识的复苏
作者: 侯静   晏军   刘佳   来源: 法制与社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斯特   宗教   女性主义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红字》是霍桑的代表作,成功地塑造了海斯特——一个性格坚强,敢于独抗逆境,热烈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女性形象,她坚强、勇敢、勤劳、善良,并具有崇高的自我献身精神,正是这些使她有勇气与宗教社会对抗,捍卫自己的爱情。《红字》揭示了清教社会的严酷,女性生存的艰辛;揭示了清教意识的强大和女性地位的卑微。海斯特的形象具有女性的温柔顺从等特征,同时也有男性坚定勇敢、主动积极的性格特点。本文从女性自我意识的视角探讨了她的坚强个性、独立自我的精神,赞美了她的母性和争取自己权利的斗争精神。
在“天使”与“妖妇”之间―简爱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范景兰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叙事策略   女性主义  
描述: 在当代的文学研究中,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可谓异军突起,为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解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者的眼里看来,在中外文学中,女性作为一个具有审美主体性的生存个体,却被
对张爱玲《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朱一红   来源: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宗法父权   金锁记   女性主义  
描述: 了主人公曹七巧的情爱欲、生存欲和财物欲被扭曲后所产生的破坏力。刻画了现代女性在旧式大家庭中痛苦挣扎过程以及沉沦的轨迹,塑造了一个性格乖戾的抗争女性形象。文章用女性主义的分析方法对曹七巧悲剧重新解读,指出曹七巧的悲剧是对封建婚姻制度和封建宗法父权的否定。[著者文摘]
乔伊斯笔下的女性
作者: 彭珍珠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再现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在《都柏林人》中,乔伊斯以同情的笔触再现了被禁锢在家庭范围内的传统女性的挫折和困苦,对限制女性生活的男权文化进行了批判。乔伊斯同时也刻画了独立自主、具有自我意识、敢于挑战传统的女性,从而有力地反驳了乔伊斯物化女性的观点。在《尤利西斯》中,乔伊斯更进一步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莫莉·布鲁姆。具有独立思想和判断力的莫莉·布鲁姆对夫权文化进行了批判和嘲讽。她超越了以往的女性人物,是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
解剖不是命运——对《灶神之妻》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朱志玲   来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灶神之妻   叙述视角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灶神之妻》是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它以母亲的成长为蓝本,讲述了战乱期间一位中国妇女不幸的婚姻,揭露中国传统的男权文化对女性的压迫,以及女性所做出的反抗。本文从叙述视角、女性形象等角度分析作品中所蕴藏的女性主义内涵。
< 1 2 3 ... 80 81 82 ... 264 265 26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