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198 条
-
女书店
-
作者:
张卉君
来源:
开放时代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专业书店
女性权益
20世纪70年代
台湾地区
运动发展
女性主义
台湾社会
有意识
-
描述:
在女子习以为常被隐藏在背后的传统世界里,有一处温暖柔和的光亮,是努力照见暗处的光,让女性重新被世界看见?——她是“女书店”,华文地区第一家女性主义专业书店.台湾地区的妇女运动发展约莫发端于20世纪
-
纯男性场域内的女性主义路径纯男性场域内的女性主义路径——以韩剧《成均馆罗曼史》为例
-
作者:
彭流萤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
女性主体
女性生命
成均馆
女性身份
貂蝉
芙蓉花
女性解放
男性中心
女性主义
-
描述:
的荫庇与女性解放的迷途等方面来实现女性主义多维路径的探讨。一、性别附属的隐忧与女性的非自主觉醒剧集开篇出场的金允熙女扮男装在借书房替人抄书为生,以照顾母亲和生病的弟弟,女扮男装是她不得已的伪饰,当时社会对于出门游荡于外的女性
-
怒放的生命——芗剧现代戏《生命》谈略
-
作者:
方李珍
来源:
福建艺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性主义
新女性形象
爱情至上
革命历史题材
女性题材
个性解放
戏曲创作
戏剧创作
人物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人性主义之上,使得刻意、着力塑造的新女性形象流于轻忽、空洞,而沦为虚伪的个性主义或女性主义。(或者说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个
-
破茧成蝶——论女性主义在《末路狂花》中的体现
-
作者:
罗兰兰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狂花
破茧成蝶
电影史
男权中心
女权主义
父权制文化
尔玛
经典影片
女性主义
男权主义
-
描述:
作为女性主义电影的典型代表,《末路狂花》以公路片的形式展现了男性与女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颠覆了电影中传统的女性形象,再次掀起了好莱坞女性主义电影的狂潮。影片展示了两个原本符合传统男权理念的现代女性
-
日本小说家渡边淳一代表作《樱花树下》的女性主义赏析
-
作者:
彭晓凤
来源:
山海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餐馆老板
男主人公
就这样
写作风格
活下去
生活背景
花树下
渡边淳一
女性主义
爱欲
-
描述:
渡边淳一是日本著名的情爱小说大师,他的作品大多以爱情为主,同时以爱和死亡为主题。他的爱情故事多半是凄美、无奈的,并最终以死亡结束。本文从揭示渡边淳一的写作风格出发,探讨他文学作品的特点;然后,再此基础上分析《樱花树下》这部作品女性形象。渡边淳一是日本有名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大多以情爱为主题。并时常将爱情和死亡相联系,体现了他对爱对死亡的独特见解。在他的笔下,爱情是伴随着死亡的,死亡并不是恐怖的一件事,而是爱的另一种方式,也是灵魂升
-
超越疯狂与死亡的自由——女性主义视野的《奥兰多》
-
作者:
耿坤
来源:
剧影月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卡梅隆
性别特征
奥兰多
《乱世佳人》
女性角色
九十九
男性气质
玛丽
性别意识
女性主义
-
描述:
尽管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的电影都与女性相关,但几乎大部分的女性却是在男性的视角里的。无论是费雯丽《乱世佳人》里的郝·思嘉,还是波姬·小丝《雏妓》里的小妓女,亦或是卡梅隆·迪亚茨《我为玛丽狂》里的青春玉女,其实在大部分的电影里,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要么是性别特征过于崇拜从而成为虚假抽空了的女性“性”角色,要么就是完全没有了性别意识,彻底融化在男性经验里的女性角色。
-
“她者”的文学史与独立史
-
作者:
杨健民
郑珊珊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文学作品
性文学
文学传统
情感方式
学史
传统女性形象
女性解放
本土理论
女性主义
-
描述:
《台湾女性文学史》,林丹娅,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女性文学和女性主义一样,它不是一种本土理论,而是一个“跨国概念”。但无论如何,它是文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一方面,女性解放的许多思想探索、价值重
-
论安妮宝贝作品中的姐妹情谊
-
作者:
齐杰
来源:
北极光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宴
女性小说
中国女性文学
在阳台上
女性解放
精神分析
安妮宝贝
性别身份
男性世界
女性主义
-
描述:
姐妹情谊是西方女权(女性主义)的一个主要原则,发展姐妹情谊被看作是对父权制的一种有效对抗,强调其政治功能。中国女性与政治的关系要柔和的多,姐妹情谊只存在于文学作品中,并未发展至女性解放的政治运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