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酷儿理论视角下的《奥兰多
作者: 郑成英   来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酷儿理论   奥兰多  
描述:奥兰多》是伍尔夫的经典小说,全称是《奥兰多——部传记》,是一部关于四百年来英国女性文学发展的历史及文学经典的确立的小说。本文从酷儿理论角度阐释此小说,分别从三个方面说明:(一)《奥兰多》向异性恋
超越疯狂与死亡的自由——女性主义视野的《奥兰多
作者: 耿坤   来源: 剧影月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卡梅隆   性别特征   奥兰多   《乱世佳人》   女性角色   九十九   男性气质   玛丽   性别意识   女性主义  
描述: 尽管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的电影都与女性相关,但几乎大部分的女性却是在男性的视角里的。无论是费雯丽《乱世佳人》里的郝·思嘉,还是波姬·小丝《雏妓》里的小妓女,亦或是卡梅隆·迪亚茨《我为玛丽狂》里的青春玉女,其实在大部分的电影里,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要么是性别特征过于崇拜从而成为虚假抽空了的女性“性”角色,要么就是完全没有了性别意识,彻底融化在男性经验里的女性角色。
由《一间自己的房间》看女性文学文化生态
作者: 赵琳娅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到灯塔去》   意识流小说   普鲁斯特   伍尔芙   奥兰多   文学传统   《第二性》   达洛   女性主义   文学批评家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英国著名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被称为20世纪现实主义和女性主义的先锋。她的代表作有《墙上的斑点》《到灯塔去》《奥兰多》《第二性》《达洛维夫人》等。伍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