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214 条
-
论伍尔夫小说理论中的真实观
-
作者:
陈钦
来源:
闽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伍尔夫
小说形式
“普通人”
“内在真实观”
女性主义
-
描述:
对真实的理论探究是从古到今各个文艺流派所必须直面的问题。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伍尔夫在变革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真实观。在伍尔夫繁多的文论创作中,对真实的追问和探究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伍尔夫对真实的理解也体现在她的意识流小说创作中,真实观成为串联伍尔夫小说文论与小说创作的关键所在。另外,“内在真实观”是伍尔夫小说理论中真实观的先锋论断,它不仅凸显了伍尔夫小说理论中强烈的先锋意识,更成为其现代主义文学变革的先声。但是,伍尔夫“内在真实观”的理论魅力并不局限于独树一帜的先
-
女性主义视角下中、加两国第一个女性翻译群体比较
-
作者:
李砚颖
罗列
来源:
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四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比较
中国
加拿大
第一个女性翻译群体
女性主义
-
描述:
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在女性主义这一世界图景中不容忽视的独特景致与贡献。而加拿大第一个女性翻译群体大力译介女性主义作品的翻译实践,重塑性别话语的革新译文以及为包括女性翻译在内的翻译群体争取平等权益的斗争都
-
凝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赵谦
来源: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凝视
相互凝视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米兰·昆德拉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被凝视
-
描述: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女性主义思想。用凝视的性别意识来解读这部作品,我们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视角来解读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第一个视角是被凝视的女性群体,如小说
-
女性主义视域下的《摩诃摩耶》
-
作者:
叶婷
来源:
焦作大学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泰戈尔
摩诃摩耶
文化人格
女性主义
女性处境
-
描述:
《摩诃摩耶》是印度作家泰戈尔的短篇小说,是世界文学史上短篇小说的精品。我们运用女权主义批评的方法解读该作品,认为摩诃摩耶的悲剧因由是印度男权社会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婚姻制度、陈规陋习的压迫。摩诃摩耶是一个女性意识觉醒的动人的女性形象,这个经典文本的创作离不开泰戈尔文化人格的特殊性。
-
坚强的女性,不朽的人生——福克纳和莫言代表作之女性主义比较
-
作者:
吴博
来源: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喧哗与骚动
福克纳
莫言
红高粱
女性主义
-
描述:
同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福克纳和莫言在世界文坛中有着令人瞩目的地位。通过两人的代表作《喧哗与骚动》和《红高粱》中的对比发现,作品中的创作背景,写作手法、女性主义以及女性形象背后的文化底蕴均具有惊人
-
《凝望上帝》与美国女性文学的影像呈现
-
作者:
毛艳飞
董菁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改编
文学
影像
《凝望上帝》
女性主义
-
描述:
20世纪中期以来,大批美国女性文学被搬上大银幕,这些作品从各个角度对女性面临的困境进行了真实的再现。由达内尔·马丁执导的《凝望上帝》,改编自黑人女作家赫斯顿的小说《他们眼望上苍》。《凝望上帝》勾连起了马丁和赫斯顿所代表的两个时代、两种肤色的美国女性,是分析美国女性文学电影改编的一部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文章从种族阴影的述说、性别身份的重建、消费主义下的欲望表达三方面,分析美国女性文学的电影改编。
-
从“三恋”分析王安忆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王娟
来源:
现代交际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文学
“三恋”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王安忆作品
女性主义
-
描述: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是大家普遍关注的一种文学现象。朱虹1981年在《美国女作家作品选?序》中向中国读者介绍了女性主义之后,我国女性作家的文本开始发生变化,女性意识在文本中也体现得
-
关于我国电视剧女性形象塑造的生态学反思
-
作者:
谢娟
来源:
中国电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份建构
男权文化
女性视角
女性经验
菲勒斯中心主义
意识形态色彩
女性形象塑造
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主义
西方文化思潮
-
描述:
女性形象作为荧屏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电视剧的收视亮点,也成为了人们关注和议论的社会热点。改革开放以后,女性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领域的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体现在电视剧中的女性主体意识也越来越自由独立。然而,当前电视剧的女性形象塑造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社会现实和文化纠葛:既有男权文化的隐性传播,又有经过置换后的传统性别规范的训唤,还有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动。尤其是吸引眼球的注意力经济成为电视
-
《甄嬛传》中女性形象与命运分析
-
作者:
张楠
来源:
参花(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尊女卑”
允礼
段深
全然不知
生孩子
安陵
女权主义批评
思想解放
活出自己
女性主义
-
描述:
“一个女人之所以称之为女人,如果说这是‘天生’的,那还不如说是‘形成’的”。女权主义批评自诞生以来一直是广泛地受到学界的关注,并且成为焦点,一系列女性创作者们将各具个人主义色彩的女性故事呈现给广大的受众,每个人不同的结局。有的人生命陨落,有的人梦想消失,有的人只能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但放眼这些各性各色以女性为主题的作品,无论主人公怎样抗争,怎样努力,都无法走出男权社会的藩篱,直到最后也无法取得胜利。不过不管成
-
消费社会中的女性文化分析:以天涯论坛“娱乐八卦”版为例
-
作者:
董薇
来源:
青年记者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生活
天涯社区
“男尊女卑”
身体焦虑
天涯论坛
官方话语
传播学研究
性别视角
女性文化
女性主义
-
描述:
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众传播开始与女性主义相结合,以性别视角审视媒体文本中的性别思维与形象,也逐渐成为传播学研究的课题之一。在中国,女性形象经历了从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贤妻良母"到新中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