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处境】搜索到相关结果 9 条
-
书写行走在小路上的女人——城乡关系观照下的魏微小说
-
作者:
刘立灿
徐仲佳
来源: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乡关系
魏微小说
女性处境
-
描述:
魏微的小说创作充满了个人感受与直觉体验,她书写的女性形象同样多情善感。1980年代以来城乡关系变迁以及个人在城与乡之间的流动,构成魏微笔下女性的真实处境。在这一环境下,女性的真实命运得到呈现,但也是造成她们命运悲剧的“帮凶”。她们依恋又逃离,进入大都市又归乡。她们受到欺骗和侮辱,也进行反叛和对抗。她们行走在狭窄的道路上,却表现出真切的人间颜色。
-
富贵宣言的背后:林雪《我要富贵》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李志艳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菲勒斯中心
自我束缚
女性形象
女性处境
-
描述:
激进女性主义者把弘扬女性特质当作解除人类弊病的最好方法。她们认为,只有依照女性特质,才能建造一种更和平、自然、和谐的社会秩序。此观点偏激,但亦敏锐地发掘了女性光辉而独特的一面。书中像林雪这样自尊、自强、对爱充满了执著追求的女性是一大亮点。她们对爱的执著让人动容,她们的美好品质让人赞叹。但她们同时是男权社会无法避免的受害者,她们莫名地被社会排挤,甚至奴性地陷入自我压抑的处境里。
-
女性本位的写作——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周荣
来源:
皖西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弱点
女性形象
女性处境
-
描述:
张爱玲的作品中最见功力的是对女性的刻画和表现。她笔下的女性给人的印象深刻,回味无穷,这源于作者对女性 人性的正确把握。而这种人性的根据就是张爱玲强烈的女性本位意识。
-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最蓝的眼睛》
-
作者:
张蕾
来源:
长安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性别歧视
女性主义
女性处境
-
描述:
作品《最蓝的眼睛》中以主人公黑人女孩佩科拉在悲惨的处境下渴望拥有一双最蓝的眼睛而祈求待遇平等这一故事为主线,描述了黑人女性在男权社会下备受歧视和折磨的悲剧命运。本文试图从小说中黑人女性的人物命运出发,如大多黑人妇女、妓女和少女佩科拉的人生遭遇,分析此问题的深层社会根源,以便更好地理解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女权意识。
-
女性主义视域下的《摩诃摩耶》
-
作者:
叶婷
来源:
焦作大学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泰戈尔
摩诃摩耶
文化人格
女性主义
女性处境
-
描述:
《摩诃摩耶》是印度作家泰戈尔的短篇小说,是世界文学史上短篇小说的精品。我们运用女权主义批评的方法解读该作品,认为摩诃摩耶的悲剧因由是印度男权社会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婚姻制度、陈规陋习的压迫。摩诃摩耶是一个女性意识觉醒的动人的女性形象,这个经典文本的创作离不开泰戈尔文化人格的特殊性。
-
女性解放的风该往哪儿吹?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性社会
女性体验
出轨行为
自我意识
心理变异
女性解放
五四新文化
女性形象
女性处境
男性视角
-
描述:
女性解放的风该往哪儿吹?
-
独特文化背景下女性命运的关注与书写——《奥萨玛》与《下午五点》中女性形象建构分析与文化解读
-
作者:
徐文明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阿富汗
女性形象塑造
女性命运
影片
西亚
传统女性
新女性
塔利班
女性处境
-
描述:
近年来,随着西亚电影不断获得国际成功,关于女性处境与命运的西亚影片也不断引起国际影坛的特别关注。阿富汗题材的影片《奥萨玛》与《下午五点》即是这类影片在近期最为成功的两部。这两部新近出现的阿富汗女性题材的电影在女性形象塑造中表现出诸多相似之处,将它们放置在一起进行分析,不仅会有许多有趣的发现,同时也会带给我们当下西亚电影女性形象构建与意义承担的更为丰富的信息。一、《奥萨玛》与《下午五点》的女性形象建构与策略(一)传统女性与"新女性":叙事的女性主导形象选择作为塔利班倒台后阿富汗首部本土制作的电影,《奥萨玛》
-
女性文学批评话语的当前处境:由戴锦华兼论当前女性文学批评
-
作者:
牛学智
来源:
朔方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男性文化
新时期
中国当代文学
批评话语
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女性处境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孟悦与戴锦华合著的《浮出历史地表》(2004年)无疑是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研究史上的一部奠基性著作。这部著作无论对自古以来女性形象的发现、归纳,对女性成长历程的精细把捉,还是对女性经验模式的归类等等,与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2007年)一起构成了女性批评话语的高峰。她的《涉渡之舟:新时期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我宁愿看作是一部旨在提问题的开放式作品,戴锦华的困境,必将是今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及写作面对的难题。套用她对
-
探索之路:孙沙访谈
-
作者:
张卫
孙沙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村女性
现实主义
母亲
影片
西门家族
传统女性
女性形象
探索之路
城市女性
女性处境
-
描述:
探索之路孙沙访谈张卫孙沙一、关于乡村女性张:你导演的影片《喜莲》因成功塑造当下农村现代女性形象获“华表奖”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女演员奖,我们发现你的影片对女性有自己独到的思考,表达了自己的独特感受,乡村女性三部曲《九香》、《红月亮》、《喜莲》中的三个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