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214 条
-
金仁顺《僧舞》中的女性主义与反传统意识
-
作者:
佟禹含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仁顺
反传统
皈依
僧舞
女性主义
-
描述:
本文通过对小说中的多个女性形象分析以及与《台北人》中女性形象的对比,探索其在灵与肉追求过程中的心态变化,揭示出《僧舞》中所体现出的女性主义色彩;近而挖掘到小说中的“反传统”意识以及对当今社会的思考。
-
繁华后的凄寂: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月份牌艺术研究
-
作者:
甄雯
来源:
生活教育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化
月份牌女郎
他者
突破
女性主义
-
描述:
作为一名关注女性主义的艺术学习者,笔者一直试图寻找一条用女性主义视角阐释艺术史上有关女性艺术形态的道路,以激发人们特别是艺术家群体对当代艺术女性形象的关注,女性主义与月份牌艺术的结合研究便是很好
-
文学伦理学视阈下的《慈悲》女性群像研究
-
作者:
刘海杰
来源:
前沿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
主体身份
《慈悲》
女性群像
女性主义
-
描述:
托尼·莫里森用新作《慈悲》表达了她对女性命运的持续关注,作品着力塑造的几个主要女性形象构成男权社会中“边缘”“他者”的集体映像。她们在伦理选择的漩涡激流里不期而遇,并因此浸泡于身份认同的焦虑之中苦不堪言。社会认同缺失的大背景使自我认同的诉求破土萌发,女性主体的身份建构过程也随之而来。
-
在电影改编中透析关锦鹏的艺术风格
-
作者:
李菲
李艳
来源:
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典美学
柔媚
怀旧
女性主义
女性空间
-
描述:
作为一名"女性主义"导演,关锦鹏擅长从时空变换和女性心理体验切入,把女性心理和情感的变化曲折地表现出来,在艺术表达上利用古典主义美学风格将极尽柔情和刚毅的女性形象刻画的生动细腻,同时也利用一系列光影色彩的组合和独特叙事手法将男性易变和软弱的一面展示给观者,呈现出一个艳丽又凄婉的影像世界。
-
解读《大地》中阿兰的双重性格——传统中国妇女形象和女性主义萌芽
-
作者:
徐小宝
来源:
淄博师专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重性格
阿兰
传统妇女
《大地》
女性主义
-
描述:
,她也是男权制度社会里的反抗战士,在很多家庭重大抉择前,她以自己的坚定、勇敢和刚强起着“顶梁柱”的作用,在家里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本文试从阿兰的性格形象着手,分析其在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双重性格,既有中国传统妇女弱者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独立、反抗的一面,女性主义意识开始萌芽。
-
从女性主义文学角度分析艾丽斯·沃克和托妮·莫里森小说人物塑造的异同
-
作者:
王雪
来源: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黑人女性
托妮·莫里森
人物塑造
艾丽斯·沃克
女性主义
-
描述:
美国著名黑人女性作家艾丽斯·沃克和托妮·莫里森的作品积极探讨女性意识和黑人女性身份问题,关注黑人女性在种族、性别、阶级等压迫下的生活状态。从女性主义文学角度出发,分析两位黑人女作家小说中塑造的黑人女性人物特点,阐释两位作家在塑造人物自我追求道路上的选择及其女性主义思想的异同。
-
男权文化语境中一代才女的审美焦虑——论晚唐诗人鱼玄机
-
作者:
孙艳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自由审美
审美焦虑
奴性审美
女性主义
-
描述:
晚唐女诗人鱼玄机是男权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人物。在男权话语的压制下,她坚持“我手写我心”,为自己和广大女性发出自己的声音。男权文化对女性的控制和压迫,既铸就了诗人的常规心理范式,又激发了诗人作为女性主体意识的因子。这种既依附于男权文化又想与之背离的对抗性心理,形成了诗人创作中特有的审美焦虑。诗人题材的选择和语言特点,都折射出男权文化语境中女性诗人矛盾对立的审美维度。
-
当代女性文学的现实主义创作路径
-
作者:
屈菲
来源:
社会科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
意象建构
冲突
女性主义
叙事视野
-
描述:
相较于九十年代女性小说对于女性经验的夸张与放大,当下的女性创作多在做现实主义回归。她们将视角扎根于现实的土壤之中,笔锋直指当下的文化语境,力图通过现实的白描,记叙时代、反映现实,深度引起社会的追问和反思。这是一次由“私语”到“广场”的重要突围,是女性文学回归的一次重要节点。女作家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小中见大”,在琐碎、庸碌的生活日常记叙中发现最具代表性的“意象”,通过“意象”构建,无声地关注时代、反应现实,深度牵引起社会整体的追问和反思。这些即是当代女性文学创作过程里特有的现实主义路径。
-
挣扎而扭曲的心魂:张爱玲作品中的“怨女”形象分析
-
作者:
孟丹青
来源:
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怨女
主体
妇女解放
他者
女性主义
-
描述:
从女性主义视角对张爱玲作品中的"怨女"形象进行了分析,认为怨女产生的根源是男权中心社会长期压抑的结果。张爱玲塑造的"怨女"形象丰富了现代文学人物画廊,推动了女性文学的发展。《怨女》中"银娣"的不幸
-
解读叶尔克西与哈依霞作品中的女性主义
-
作者:
李璐珂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依霞
女性作家
少数民族
叶尔克西
女性主义
-
描述:
由于地理、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呈现出异于汉族的独特魅力。其中,女性文学在少数民族作家中悄然崛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本文试就叶尔克西的小说集《黑马归去》和哈依霞的"灵魂三部曲"为依据从三个方面进行女性主义的解读。
<
1
2
3
...
16
17
18
...
20
21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