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伦理学视阈下的《慈悲》女性群像研究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3
【类型】期刊
【作者】刘海杰
【刊名】前沿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 主体身份 《慈悲》 女性群像 女性主义
【摘要】托尼·莫里森用新作《慈悲》表达了她对女性命运的持续关注,作品着力塑造的几个主要女性形象构成男权社会中“边缘”“他者”的集体映像。她们在伦理选择的漩涡激流里不期而遇,并因此浸泡于身份认同的焦虑之中苦不堪言。社会认同缺失的大背景使自我认同的诉求破土萌发,女性主体的身份建构过程也随之而来。
【年份】2015
【期号】第11期
【页码】135-137
【作者单位】赤峰学院教育学院
【分类号】I2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埃尔弗丽德·耶利内克叙事文本中的女性声音——评析埃尔弗丽德·耶利内克作品中的女性群像 作者:罗晓梅 年份:2007
- 2、《绝望主妇》和《漂亮主妇》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李慧 年份:2013
- 3、《慈悲》中的规训权力解析 作者:鹿琴 年份:2014
- 4、“伊甸园”的解构与女性的自我建构:《慈悲》的生态女性主义解析 作者:李岩 年份:2012
- 5、从霍米巴巴后殖民理论解读《慈悲》中的女性身份诉求 作者:邢文红 年份:2015
- 6、被囚困的灵魂:创伤理论视角下解读《慈悲》 作者:乌仁图亚 年份: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