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扎而扭曲的心魂:张爱玲作品中的“怨女”形象分析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6

【类型】期刊

【作者】孟丹青 

【刊名】中国文学研究

【关键词】 怨女 主体 妇女解放 他者 女性主义

【摘要】从女性主义视角对张爱玲作品中的"怨女"形象进行了分析,认为怨女产生的根源是男权中心社会长期压抑的结果。张爱玲塑造的"怨女"形象丰富了现代文学人物画廊,推动了女性文学的发展。《怨女》中"银娣"的不幸既是宗法制度与人性之恶合力扭杀的结果,更有其自身"性别史"上的根因。妇女解放不仅需要社会制度的保障,更需要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只有当女性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独立之际,怨女才会消失。

【年份】2015

【期号】第3期

【页码】102-105

【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期刊社

【分类号】I207.42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