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975 条
-
'95世界妇女大会影响下的中国妇女研究
-
作者:
仪缨
来源:
浙江学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妇女研究
世界妇女大会
妇女学
妇女问题
社会性别视角
妇女与发展
农村妇女
妇女发展
社会发展模式
女性主义
-
描述:
95世界妇女大会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妇女研究与国际的接轨。本文概述了从1993年世妇会筹备至今的5年来,中国妇女研究在国际妇女运动和女性主义学术促动下,在研究视角、研究领域、研究深度、研究推动决策、妇女学学科建立等方面的主要进展
-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
作者:
暂无
来源:
全国新书目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著
青年
出版社
浙江人
国际关系学
现代国际关系
妇女运动
译丛
杭州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主义与后现代国际关系/(美)丝维斯特著;余潇枫,郭夏娟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02.-341页;20cm.-(国际关系学名著译丛).-ISBN 7-213-02497-3:$25.00
-
女性主义、法律改革和中东北非的妇女赋权运动:研究、实践和政策相结合
-
作者:
薇兰婷·M·莫哈丹
黄觉
来源: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参与
中东
北非国家
运动
赋权
法律改革
政策
女性主义
-
描述:
中东北非的妇女权利问题,越来越引起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女权活动家的关注。区域研究专家认为,妇女更多地参与经济和社会对地区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中东北非的妇女仍然遭到性别歧视,她们固然在教育和健康方面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仍无法发挥其潜力。中东北非各国的文化态度、政府政策和法律框架中都或多或少含有歧视妇女的内容。尤其是这一地区的家庭法,将针对妇女和女孩的歧视诉诸条文,使她们在家里成为男子的附庸,这种地位又复制到经济和社会之中。本文简要论述近年来中东北非地区妇女运动和家庭法改革的趋势,特别关注摩洛哥。摩洛
-
女性主义的历史及其流派
-
作者:
李银河
来源:
中国青年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资产阶级
女权主义
家务劳动社会化
就业权
后现代主义理论
东方国家
女同性恋
女性主义
反本质主义
妇女研究
-
描述:
妇女运动的第一次浪潮始于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期达到高潮。这次妇女运动的主要目标是为妇女争取选举权、就业权和受教育的权利。这次妇女运动的主力虽然是西方资产阶级的白人妇女,但她们的目标和运动的影响绝不仅限于这个阶层和人群。运动为广大妇女群众争得了政治、经济和教育方面的权利和机会,造福于全体妇女。
-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
作者:
暂无
来源:
全国新书目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著
青年
出版社
浙江人
国际关系学
现代国际关系
妇女运动
译丛
杭州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主义与后现代国际关系/(美)丝维斯特著;余潇枫,郭夏娟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02.-341页;20cm.-(国际关系学名著译丛).-ISBN 7-213-02497-3:$25.00
-
跨国主义:北京世妇会后的女性主义政治面貌
-
作者:
玛尼莎·德赛
朱世达
朱挺军
来源: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跨国主义
各国
妇女地位
新闻稿
联合国
政治面貌
委员会
女性主义
会议
北京
-
描述:
作者认为,自北京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之后,跨国的女性主义实践已经成为世界女性运动的主要形式。跨国主义指不仅其组织已跨越国界,而且其地方、全国、地区、国际的行动主义也都纳入“跨国”话语。我审视了跨国
-
女性主义对母亲角色研究的影响:以美国妇女史为例
-
作者:
俞彦娟
来源:
女学学志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职
阶级
美国妇女史
妇女运动
社会建构
母亲角色
种族
女性主义
性别
-
描述:
隨著1960年代第二波婦女運動的展開,逐漸重視女性經驗並挖掘女性歷史,掀起了美國婦女史研究熱潮,母親角色的重要性亦趨凸顯。然而,對母親和母親角色的歷史研究散見於婦女史和家庭史研究中,並未受到特別注意;一直到1980和1990年代,歷史學者才漸漸把母親角色獨立出來,開始有系統且大量的母親角色歷史研究。 美國母親角色歷史研究的發展,與當代女性主義者對母親角色的態度有關。本文嘗試從女性主義者對母親角色的分析和理論出發,觀察近三十年來美國母親角色的歷史研究,受到女性主義影響的研究發展和特色。本文分為四個部分。首先
-
西蒙·波娃妇女解放理论探讨
-
作者:
荣维毅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务劳动
阶级斗争
妇女解放
妇女参政
妇女运动
女性气质
女性特征
社会主义国家
女性主义
第二性
-
描述:
西蒙·波娃妇女解放理论探讨荣维毅法国著名女作家西蒙·波娃是现代西方女权主义的先驱。她的《第二性》影响着一战以来世界范围的妇女解放运动,被称为西方妇女运动的“圣经”。波娃关于妇女问题的理论探讨对当代中国妇女运动和妇女理论研究也有借鉴意义。本文试就西蒙·...
-
中国有女性艺术生存的土壤吗?
-
作者:
周小儒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中国传统绘画
妇女运动
现代艺术
女权主义
女性艺术
女性主义
男性
“女性艺术”
中国女性
-
描述:
在中国这样一个简单又复杂的农耕国家,似乎一切都是“一慢、二看、三通过”的习惯。人们习惯于守着老祖宗留下的财富和教训,习惯于“日出而作,门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小农经济,在艺术上也习惯于守着祖宗留下的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笔墨程式。对中国而言工业化进程姗姗来迟,现代艺术的发展步履蹒跚,中国的女性艺术同样逃脱不了相似的规律。 国际妇女运动始于五十年代末的美国,特别是西蒙波娃的《第二性——女性》一书在法国出版,成为“女性艺术”的宣告书。随着本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以来,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出现妇女运动和
-
生育健康中的女性困惑与启示
-
作者:
赵捷
来源:
云南学术探索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妇女运动
性困惑
女性人类学
女性主义
生育健康
女性学研究
妇女研究
妇女生育
生育意愿
-
描述:
生育健康中的女性困惑与启示赵捷按照一般推理:因为人种的繁衍是女性“神圣的使命”,还因为她们承担了这一“使命”因而更容易遭受种种不适乃至疾病和痛苦,所以,生育健康应当以妇女为中心。这样的“因为,所以”似乎已成为现代人普遍的共识。然而,如果从女性主义①研...
<
1
2
3
...
84
85
86
...
96
97
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