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 】搜索到相关结果 975 条
新时期中国女性主义 运动的后现代精神
作者:
程勇真
来源: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现代精神
有机主义
反物质至上主义
反未来主义
女性主义
反二元论
描述:
由于西方女权主义话语的涌入 ,也由于中国妇女运动自身发展的逻辑结果 ,新时期的中国妇女运动与后现代精神有着内在的契合之处 ,即它的有机主义、拒斥二元论思想、反物质至上主义和反未来主义的历史观。
从美国平权修正案的争议看男女平权和母亲角色
作者:
俞彦娟
来源:
女学学志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职
平权修正案
母亲角色
平等
女性主义
差异
描述:
二十世紀美國女性主義者推動平權修正案(Equal Rights Amendment , ERA ),禁止美國政府法令用性別的理由歧視女性,目的是消除性別歧視,理應受到女性歡迎,但平權修正案卻遭到挫敗,而且,有相當多的女性反對。為什麼有那麼多美國女性反對平權修正案呢?女性反對平權修正案的原因很多,因種族、階級、教育、宗教、經濟等背景而不同。本文目的並不在分析女性反對平權修正案各種可能原因,而是希望從平權修正案反對者的論點中,探討他們對傳統母親角色觀點的堅持。再回過頭來,評論美國女性主義者的新母親角色觀。我認
《凝望上帝》与美国女性文学的影像呈现
作者:
毛艳飞
董菁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改编
文学
影像
《凝望上帝》
女性主义
描述:
20世纪中期以来,大批美国女性文学被搬上大银幕,这些作品从各个角度对女性面临的困境进行了真实的再现。由达内尔·马丁执导的《凝望上帝》,改编自黑人女作家赫斯顿的小说《他们眼望上苍》。《凝望上帝》勾连起了马丁和赫斯顿所代表的两个时代、两种肤色的美国女性,是分析美国女性文学电影改编的一部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文章从种族阴影的述说、性别身份的重建、消费主义下的欲望表达三方面,分析美国女性文学的电影改编。
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三种资源
作者:
贺桂梅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权批判
父
男
女性文学
个人化写作
女性主义
新启蒙主义
描述:
本文提取出“女性文學”、“女性主義”和“個人化寫作”三個核心範疇,通過對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女性文學批評實踐的梳理、分析、來清理當代女性文學批評的思想、理論資源。“女性文學”於80年代前中期提出,試圖呈現女性在文學表達上的差異性,但在總體話語上受制於80年代的新啓蒙主義話語。80年代後期,西方當代女權、女性主義的理論的引入,使得女性文學批評從新啓蒙主義話語中分離出來,並將批判對象指認爲男(父)權制。90年代後,女性文學及批評集中於“個人化寫作”。本文分析這種寫作方式造成的困境,進而分析其在資源使用
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一个历史轮廓
作者:
贺桂梅
来源: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父权制
女性文学批评
新启蒙
性别差异
个人化写作
女性主义
描述:
文学范畴的提出,及其历史内涵的界定与新启蒙思潮的关联;进而分析80年代后期对西方当代女性主义 理论的接受视野,以及这一理论资源的引入对中国女性文学批评产生的影响;继而对90年代的女性文学热潮形成的历史原因
性别理论与女性文学研究的学科化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理论
社会性别论
女权文化
女性文学研究
接受美学
学科化
女性主义
描述:
几年前,在一次女性文学研讨会上,一位男批评家以这样一句语惊四座的话作为他发言的开场白:“我们曾经被告知,文学是有阶级性的;现在我们又被告知,文学是有性别的”。这句话将女性文学这一命名和如今已……
通过艾米莉的I’m Nobody及李清照的《声声慢》浅析中西女性文学的差异
作者:
臧琪
来源:
海外英语(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Nobody
I’m
艾米莉
女性主义
《声声慢》
描述:
艾米莉和李清照分别是西方和中国文学史上突出的女诗人.艾米莉的代表作I’m Nobody运用了西方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心理分析法,使之成为西方女性文学的代表作.而李清照的《声声慢》是典型的闺怨诗,被中国女性文学视为集大成之作.该文旨在通过对艾米莉与李清照的代表作进行比较,进而简单分析中西女性文学的异同,加深人们对女性文学的认识,提高人们对女性文学的关注.
女性文学中几种话语权威的矛盾交织
作者:
卢沛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权威
政治话语
传统话语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男性中心主义
描述:
女性文学中交织着几种话语权威:女性主义 、男性中心、政治意识、传统话语.细读作品,我们总会找到这些话语权威的交织.
艾莲‧修娃特与女性文学传统:理论之演变
作者:
左乙萱
来源:
通识论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莲‧修娃特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作品
女性文学传统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主义
描述:
爱莲. {I多娃特丰富的着作依其理论轨迹,可分为女性文学传统和女性主义 批评两大类。在早期的一篇文章(荒野中的女性主义 批评) (1 981) 中修娃特提出,这两类主要轨迹和女性作品中的「生理、语言
女性主义 东方主义视域下的华美女性文学父亲形象解读
作者:
罗艳丽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方主义
父亲形象
恶魔化
缺失
女性主义
弱化
描述:
在主要华裔美国女性作家汤婷婷、谭恩美、任碧莲的作品中,母亲形象大都坚强、鲜活、丰满,而父亲形象则显得苍白、软弱甚至可有可无。从女性主义 东方主义的视角解读这些父亲形象,可以看出他们总是处于缺失、弱化或
<
1
2
3
...
70
71
72
...
96
97
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