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魔鬼”的时代:《夜色温柔》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赵戎婧   来源: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菲茨杰拉德   父权文化   女性主义  
描述: 《夜色温柔》是菲茨杰拉德的最后一部作品,历时九年才完成,自出版后对它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夜色温柔》中的女主人公经常被人们认为是魔鬼,她们貌似天使,却将男人玩弄于掌心之中,令其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可以从女性阅读和女性妇女研究所提供的批评视角来重新解读这部作品,女性从天使变为魔鬼其实是反抗父权统治,追求自身解放的过程,这反映了当时女权运动的兴起和父权文化的衰落。
从《琵琶记》女性悲剧看中国古代女性主义的缺失
作者: 陈文婷   来源: 人间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   《琵琶记》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高则诚《琵琶记》是中国特有的“大团圆”式悲剧的一个标志性作品,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物命运悲剧和人伦悲剧,而其中女性形象的命运悲剧是该剧悲剧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可以窥见到的是中国古代社会女性主义的严重缺失,女性个体生命的非独立性。
《我的野蛮女友》的女性主义解读:以男女主人公为中心
作者: 周律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韩国电影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我的野蛮女友》中"野蛮女友"改变了韩国浪漫喜剧中女性的传统形象,本文以男女主人公为中心,分析他们在电影中所处的位置以及人物塑造的方式,结合女性主义的观点,讨论《我的野蛮女友》这部电影的女性主义立场,以及这部电影对于韩国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产生的意义。
女性主义视域下对《荆棘鸟》的解读
作者: 裴绍燕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荆棘鸟》   考琳·麦卡洛   人物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考琳·麦卡洛在《荆棘鸟》中为读者塑造了勇敢叛逆、坚韧痴情的女性形象。作品通过三个敢于与命运抗争的女性形象,谱写了一段崇高的爱情交响乐,表现了她们在与命运的抗争中勇敢地承担和超越命运的精神美,从而实现了对生命意义的升华。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女性主义形象及其教育价值
作者: 夏新爱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女性观。教师在教学之余,一定要利用这些材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认识观。本文针对初中教材中出现的女性形象做了探析。
杰克·伦敦在《马丁·伊登》中女性视角的审美解读
作者: 宋元源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爱情   社会价值观   女性主义  
描述: 杰克·伦敦在《马丁·伊登》中讲述了主人公追求爱情和事业的奋斗史,以及男主人公成功前后罗丝情感态度的急剧变化,突破了那个时代对女性的固有偏见,表达了女性的希望。以往的研究大多针对马丁·伊登的奋斗史,对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和悲剧形成的历史必然性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将从这个角度出发,分析资产阶级小姐的优雅以及虚伪无知的矛盾性,通过作者粗犷阳刚的笔法,描绘出具有鲜明时代代表性的女性形象。研究这个课题的目的在于关注女性,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网络言情小说《欢乐颂》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王伟   来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欢乐颂》   网络言情小说   女性主义  
描述: 网络言情小说《欢乐颂》通过塑造来自不同阶层的都市女性形象表现了当代中国女性对自我价值、情感、道德等方面的清醒认知与理想追求,也显示出当代中国女性应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某些局限性。
网络言情小说《欢乐颂》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王伟   来源: 齐鲁艺苑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欢乐颂》   网络言情小说   女性主义  
描述: 网络言情小说《欢乐颂》通过塑造来自不同阶层的都市女性形象表现了当代中国女性对自我价值、情感、道德等方面的清醒认知与理想追求,也显示出当代中国女性应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某些局限性.
从女权主义的角度解读小说《乱世佳人》中所反映出的两性关系
作者: 张云岗   马晓莹   陈志新   来源: 时代报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玛格丽特·米歇尔的《飘》于20世纪40年代出版,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在众多描述美国内战的作品中独树一帜,备受读者青睐。本文从多个角度对小说三位主要女性人物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三者各自形象的特点。并旨在通过对《飘》中女性形象的解读,探讨小说中反映出的男女两性直接的关系。
看与被看--对比《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与《钢琴课》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季梦宵   来源: 中国文房四宝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看与被看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钢琴课》作为现代女性电影中的代表作品,体现了强烈的女性意识。本文将借用劳拉·穆尔维在《视觉快感和叙事性电影》中提出的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来分析《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和《钢琴课》中的“看”与“被看”,从
< 1 2 3 ... 30 31 32 ... 167 168 16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