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伊丽莎白:冲破樊篱的"醒狮":考琳·麦卡洛《呼唤》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陈菲   来源: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丽莎白   《呼唤》   考琳·麦卡洛   女性形象  
描述: 澳大利亚当代最有影响的作家考琳·麦卡洛在《呼唤》中塑造了伊丽莎白、茹贝、内尔、玉等一批各具个性的女性形象。而伊丽莎白更是倾注了作者的心血和独特情感。小说中的伊丽莎白天生丽质,外柔内刚,追求个性解放,明显带有作家自身的影子。伊丽莎白形象的塑造显然受作家自身的经历和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影响。
内尔:追求独立、自强不息的智慧之星:考琳·麦卡洛《呼唤》中的女性形象探析之一
作者: 陈菲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尔   《呼唤》   考琳·麦卡洛   女性形象  
描述: 澳大利亚当代最有影响的作家考琳·麦卡洛在<呼唤>中塑造了伊丽莎白、茹贝、内尔、玉等一批各具个性的女性形象.而内尔更是倾注了作者的心血和独特情感.小说中的内尔聪颖过人,追求独立、自强不息,明显带有作家自身的影子.内尔形象的塑造显然受作家自身的经历和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影响.
女性主义视域下对《荆棘鸟》的解读
作者: 裴绍燕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荆棘鸟》   考琳·麦卡洛   人物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考琳·麦卡洛在《荆棘鸟》中为读者塑造了勇敢叛逆、坚韧痴情的女性形象。作品通过三个敢于与命运抗争的女性形象,谱写了一段崇高的爱情交响乐,表现了她们在与命运的抗争中勇敢地承担和超越命运的精神美,从而实现了对生命意义的升华。
浅析《荆棘鸟》中的情爱与禁锢
作者: 张唯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荆棘鸟》   爱情禁锢   考琳·麦卡洛  
描述: 考琳·麦卡洛的长篇小说《荆棘鸟》叙述了克利里家族三代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塑造了三位坚韧、善良的女性形象。尽管她们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她们与命运的抗争、对爱情和幸福的执著追求却令人慨叹。本文通过探究女主人公梅吉和神父拉尔夫之间的爱情纠葛来剖析两性间因外在禁锢带来沉痛而心灵却无限欢愉的爱情。这种"荆棘鸟"式的爱情也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在痛苦中爱着,在爱中成长
《呼唤》对当代女性形象的重构——析内尔·金罗斯的独立与自我
作者: 张颖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呼唤》   考琳·麦卡洛   女性主义  
描述: 澳大利亚作家考琳·麦卡洛的小说《呼唤》通过三个渐进情节结构:主人公内尔·金罗斯童年时期对父权的顺从、青年时期和男性的对立与调和,成年后对自我的认同与提高,批判了父权制对女性的摧残,并且揭示女性所具有的巨大力量,从而全面否定了父权家庭和男权社会的合理性。
抗争与妥协:考琳·麦卡洛《呼唤》中茹贝形象探析
作者: 陈菲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茹贝   《呼唤》   考琳·麦卡洛   女性形象  
描述: 澳大利亚当代最有影响的作家考琳·麦卡洛在《呼唤》中塑造了伊丽莎白、茹贝、内尔、玉等一批各具个性的女性形象。而茹贝更是倾注了作者的心血和独特情感。小说中的茹贝,在男权文化蹂躏中抗争,在抗争和妥协中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最终没能摆脱男权文化的阴影。茹贝形象的塑造显然受作家自身的经历和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影响。
《呼唤》中的女性成长探究
作者: 崔筱溪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丽莎白   《呼唤》   考琳·麦卡洛   女性成长  
描述: 《呼唤》是当代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自《荆棘鸟》之后最有影响的家世小说。该作品描写了19世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一个家族两代人的生命历程,同时也刻画了很多形象生动、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生活经历真实地向我们展现了女性的成长历程,其中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本文以伊丽莎白为例,从女性摆脱家庭束缚、追求情感和身体的解放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女性的成长历程,并指出实现两性和谐才是女性成长的最终目标。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荆棘鸟》
作者: 汪娜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荆棘鸟》   考琳·麦卡洛  
描述: 《荆棘鸟》是澳大利亚当代女作家考琳·麦卡洛的代表作。该书出版于1977年,一经问世即享有盛誉,被誉为“澳大利亚的《飘》”和十大经典时代作品之一。该作品是一部畅销小说。作者生动地讲述了从1915年到1969年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在内的时期,克里利一家三代的故事。小说中三位女性人物各自的经历和命运成为不同历史时期澳大利亚女性成长的真实写照。该书出版以后即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这些研究大多数从小说的主题、女权主义、作者的叙事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于该小说的生态女性主义研究还不多。基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本论文采用生态
追求荆棘的女人——《荆棘鸟》中女性人物分析
作者: 卢琼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世界文学   《荆棘鸟》   价值取向   考琳·麦卡洛   女性人物  
描述: 本文对考琳·麦卡洛的代表作《荆棘鸟》小说中的三位女性人物进行分析,探究她们不懈地追求各自的爱情和对命运的抗争,以及对人生的洞察与思考。首先,对作者和这部小说及荆棘和荆棘鸟的涵义作了介绍,然后对三位女性人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她们寻求自我幸福与爱情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探究了男人与女人的关系,男性的价值取向对女性命运的影响以及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女性只有勇于追求爱,挑战命运,坚持不懈,才能获得幸福,实现自我价值。同时,真正的爱和一切美好的东西需要以难以想象的代价去换取。
《荆棘鸟》的女性主义研究
作者: 崔秀华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荆棘鸟》   澳大利亚   英语语言   语言文学   考琳·麦卡洛   小说   女性主义  
描述: 考琳·麦卡洛是澳大利亚著名小说家。《荆棘鸟》作品表现了在男性中心的社会中,女性被限制在狭小的空间内和女性与男性主宰的社会斗争经常以失败告终的事实。《荆棘鸟》描写了二次世界大战前、中、后三代女性人物的遭遇和反抗。考琳·麦卡洛本人虽然在神经生理学上的造诣非浅,但她却遭到了同工不同酬的待遇。她的儿子年纪轻轻就因救人而溺水身亡,这一点和《荆棘鸟》中女主人公梅吉的经历如出一辙。她的这部作品含蓄地表现了女性遭受不幸的经历和她们虽极力反抗却收效甚微的现实,呼吁女性尽快觉醒,加快取得与男性同等待遇的脚步。本小说1977年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