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嬗变——开创“女性写作”先河的凯特·肖邦与她的《觉醒》
作者: 文晶   来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女作家   《觉醒》   艾德娜   “女性写作”   “新女性”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形象   凯特·肖邦   女性主义  
描述: 美国南方路易斯安那州的女作家凯特·萧邦以她特有的细腻笔触于1882—1885年间出版了小说《困惑》及百余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到1899年其主要作品《觉醒》发表前,她已是一位颇具盛名的,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女作家了。而《觉醒》的问世非但未给这位女作家带来荣耀和欢愉,却使她身心疲惫,深受伤害。各报刊杂志大肆抨击《觉醒》“污秽粗俗”,“怪异病态”。图书馆不予收藏,作家的文艺社社员资格亦被撤销。1906年《觉醒》由纽约杜菲尔德公司再版亦告失败。至此作家及其作品均遭到被“流放”的命运。幸而本世纪50、60年代两位欧
林中英:眼色朦胧:林中英散文臆评
作者: 杨新敏   来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本文   女性立场   人的本质   散文   女性写作   中英   女性形象   性别意识   女性主义   价值认同  
描述: 眼色朦胧,所以使外在世界的喧嚣渐渐远去,女性身体内部的声音遂微弱但顽强地响起.当一个女人不再成为男人欲望的对象,不再被动地按照男人的要求去设计自己,不再按照男人的话语来表达自己和确证自己时,当她试图寻找回遗失了的母亲大地时,她发出的声音竟是那样独特而优雅.
新视角下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形象的再思考
作者: 程春萍   来源: 东疆学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视角   中国古代   妇女形象   赵五娘   类形象   杜丽娘   男权意识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新视角下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形象的再思考
寻求标记和深度——女性主义与艺术漫议
作者: 丁宁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女性艺术家   奥林匹亚   意识形态   女性世界   艺术史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艺术   皮格马利翁  
描述: 透过女性主义看艺术,不仅有助于人们认识女性与艺术的特殊关系,而且也已经越出了性别本身的限定,也就是说,一方面并非任何出诸男性的艺术观念都与女性主义相左。相反,在某些男性艺术史家的著述中,女性主义
“文革”文学中的女性叙事
作者: 洪强   来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女性文学史   “文革”文学   历史语境   一条主线   新历史主义   女性叙事   女性形象   小说   女性主义  
描述: “文革”时期文学中的女性典型是女英雄(女铁人),①她们在行为模式上几乎与“文革”时期文学中的男性正面人物等齐划一.以此来论,似乎“文革”时期并没有真实表现女性世界的文本.这不足为奇,因为它不过是中国文学传统的延续及特定时期的极型.真正能“浮出历史地表”②的女性写作需要长久的时间去等待.男性权威对女性的压迫性渗透及女性为获得男性权威的社会指认所作的投降实质上仍然是现实,也仍然是女性文学无法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但是,历史文本是“把历史事件按照一种而不是另一种的情节结构或神话组合起来的作法”③,是以一种视点而不
肖红小说漫论
作者: 丰昀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文体   西方女权主义   创作个性   三十年代   肖红小说   生死场   女性形象   东北沦陷区   历史价值   女性主义  
描述: ,本文意在指出这是其小说具有超越价值的基础,也是更为令人珍视的精髓。另外,肖红小说又以善于刻划女性著称,这里显示出肖红某种独特的女性主义立场,,既不同于西方女权主义的激烈,也完全跳出淑女佳人的旧套,其中
妇女神学初探
作者: 陈宽容   来源: 金陵神学志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妇女神学   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基督教   圣经   妇女选举权   神学思想建设   国教会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当前中国教会谈论的主题,是坚持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全力推进神学思想建设,使中国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时代对中国基督教的要求,也是中国基督教自身发展的需要。三自爱国原则是办好中国教会要坚持的原则,是中国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世说新语》
作者: 梅国宏   马珏玶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社会   女性观   余嘉锡   叙事者   妇德   《世说新语》   男权中心文化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男权中心社会  
描述: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世说新语》
以女神标名的郭沫若精神内涵初探
作者: 林丹娅   来源: 郭沫若学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本文   “女神”   《女神》   精神内涵   文学业绩   郭沫若   《我的童年》   女性形象   性别差异   女性主义  
描述: 以女神标名的郭沫若精神内涵初探
女性主义对男权中心的大胆挑战——评电影《安东尼亚家族》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夫多妻制   独立解放   家族   电影   自我意识   男权中心   安东尼   博爱精神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亚竟能参透世事,把她的善良、智慧和大彻大悟传递给了后人。影片通过对缓缓流逝的沧桑岁月的记录,表现了伟大的博爱精神。然而,最令笔者震憾的是片中所洋溢的强烈的女性主义精神。这里所指的女性主义是指女人不再
< 1 2 3 ... 166 167 168 16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