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1683 条
-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女性主义翻译的萌芽——陈鸿璧翻译小说中的女性主义分析
-
作者:
潘华凌
陈志杰
来源:
外语学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构
陈鸿璧
改写
女性主义
-
描述:
陈鸿璧是中国翻译史上最早独立从事翻译实践的女翻译家之一。她的翻译方法不同于辛亥革命前后的译写模式,不是源文本的忠实再现,而是以其细腻的译笔呈现不同于男性译者的话语方式,凸显两性审美差异。更为重要的是,在她翻译的作品中女性一方面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父权制度对女性的期待,另一方面表现出女性拥有超越男性的才智、独立的人格与个性。作为中国女性翻译文学的源头,陈鸿璧的翻译展示出女性的话语方式、女性的视角和心理体验,传递女性对父权社会和传统两性关系的不满,建构译者理想化的女性形象。
-
女性主义叙事学与当代美国女性电影
-
作者:
王蕾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学
女性电影
美国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主义叙事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该理论从表达层面入手,在关注叙事技巧的同时,探究造成这种叙事结构的深层原因。而女性电影作为美国众多电影类型之一,为电影市场增添了一种崭新的话语表达方式。因此
-
中国文学女性形象中的洛神原型及其现代重述
-
作者:
李小玲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洛神原型
神话原型
女性主义
-
描述:
洛神原型是情与欲的象征。这一原型主要源于原始宗教意识、女性生殖崇拜及阴阳哲学观。男女两性作家在回溯这一原型时,呈现出性别上的差异。男性文本消解了洛神型女性在情感上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女性文本则充分肯定洛神型女性原始生命力的冲动,还原女性之本能。
-
性别视角与被看的风景
-
作者:
何静
胡辛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电影百年,女性成为银幕上一道绚丽的风景,但电影在多大程度上还原女性真实的生存状况?本文从女性主义理论和电影叙事实际出发,探讨了1915—1949年间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内涵,对男性导演视角中的女性
-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被女性主义反噬的悲剧
-
作者:
范文静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反思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票房大卖,作为赵薇的处女作,电影在沉重的青春故事背后夹杂着些许欢愉,然而在青年背负重要使命的当代,影片中过于放大化的女性主义以及消极的情感题材,使得男性形象被消减,青年
-
女性主义理念中简·奥斯汀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
-
作者:
张智明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简·奥斯汀
讽刺语言
女性主义
-
描述:
。本文将阐述女性主义文学创作的发生和发展,并研究简·奥斯汀的小说中受此流派的影响,针对这一理念下的语言风格模式进行具体分析。
-
当代美国女性主义电影中的男性形象分析
-
作者:
李新美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美国电影
女性主义
-
描述:
电影是一门与社会关系密切的艺术,它也是女性主义用以争取权益的工具。在数量与质量上最具分析价值的则莫过于得风气之先的美国女性主义电影。历来对于美国女性主义电影的研究,常聚焦于女性形象。在以男权
-
男权视野下扭曲的女性形象一对电视剧《金婚》的反思
-
作者:
刘振华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众传媒
男权意识
《金婚》
女性主义
-
描述:
男权视野下扭曲的女性形象一对电视剧《金婚》的反思
-
自我特征的丧失与男权意识的流露——对唐代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批评
-
作者:
潘晓生
来源: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怨女
男性化
神女
女性主义
-
描述:
唐代小说中的妇女形象是被男性观照的对象。是男性欲望的载体,是男性狂热世俗欲望的真实而自然的流露,是唐代文人灵魂的生动记录。她们真正的身份——女性,得不到实在的确认,失语状态始终伴随着她们。无论以何种面目出现,从本质上她们仍然是被男性权力话语驱使的对象。
-
物—人的定位:洗衣类广告中的女性主义视角
-
作者:
黄闪闪
来源:
新闻知识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定位
认识论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发生了很大改变。从女性主义哲学视角看,这实际上是“妇女客体化—认识主体性”的进步,其背后的动因是女性主体性意识的觉醒,女人们“渴望依靠自己并为了自己而判断”1。这为以女性作为消费主体的广告营销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