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女性主义翻译的萌芽——陈鸿璧翻译小说中的女性主义分析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3

【类型】期刊

【作者】潘华凌 陈志杰 

【刊名】外语学刊

【关键词】 建构 陈鸿璧 改写 女性主义

【资助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文学翻译与中国现代女性意识的确立”(10yja751053)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陈鸿璧是中国翻译史上最早独立从事翻译实践的女翻译家之一。她的翻译方法不同于辛亥革命前后的译写模式,不是源文本的忠实再现,而是以其细腻的译笔呈现不同于男性译者的话语方式,凸显两性审美差异。更为重要的是,在她翻译的作品中女性一方面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父权制度对女性的期待,另一方面表现出女性拥有超越男性的才智、独立的人格与个性。作为中国女性翻译文学的源头,陈鸿璧的翻译展示出女性的话语方式、女性的视角和心理体验,传递女性对父权社会和传统两性关系的不满,建构译者理想化的女性形象。

【年份】2016

【期号】第4期

【页码】139-142

【作者单位】宜春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分类号】H319.5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