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者】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丛林樊篱中的悲剧化“他者”
-
作者:
刘鹏康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边缘地位
“男尊女卑”
男性话语
波伏娃
文学传统
女性主义者
现实主义文学
男性意象
权制
形成时期
-
描述:
亨利·劳森开创了19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的民族主义和丛林文学传统,被尊为现实主义文学的鼻祖。他灵活运用了短篇小说的形式,以澳大利亚特有的丛林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澳大利亚民族形成时期丛林人的艰难生活。《赶牲畜人的妻子》塑造了一位坚强勇敢、无私奉献的贤妻良母式的女性形象,一度被奉为早期澳大利亚女性的典范。以往对该作品的解读多从丛林女性的伟大形象切入,颂扬丛林女性的奉献精神和无私母爱。然而换一种
-
《到灯塔去》:女性、自我与生命归属
-
作者:
李静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到灯塔去》
女性视角
女性主义文学
伍尔芙
女性主义者
文学理论家
当代女性主义
玛丽
伊格尔顿
拉姆齐
-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芙是英国著名的女性作家和文学理论家,她在作品中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来审视和阐明现实生活。伍尔芙在作品中所塑造出许多个性鲜明、生动可感的女性形象,并对女性与男性、女性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女性自我意识等诸多现实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些使其作品成为女性主义文学最重要和经典的文学研究范本。英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玛丽·伊格尔顿曾指出,伍尔芙是当代女性主义论争开创之母,她宣布了许多后来的女性主义者们争论不休的问题
-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文学探索分析
-
作者:
皮晓红
来源:
山花(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
女性主义运动
“文化转向”
女性主义者
女权主义
20世纪80年代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传统翻译理论
-
描述: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主要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得益于西方的妇女运动和女权主义浪潮,该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与译学研究中的“文化转向”密切相关。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主张将翻译理论与女性主义运动相结合,一反传统的翻译观。女性主义者认为,传统翻译理论将译文处于从属于原作,类似于传统观念里女性依附男性一样,翻译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
属下女性的文学再现
-
作者:
刘堃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斯皮瓦克
西方现当代哲学
女性主义研究
女性身份
后殖民主义
中产阶级家庭
女性主义者
翻译理论研究
女性文学研究
精神分析学说
-
描述:
翻译的政治是斯皮瓦克属下女性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斯皮瓦克开始关注翻译的政治与属下女性文学再现之间的关系,并推动她转向翻译理论研究。通过翻译的政治研究属下女性的处境和西方文学对属下女性的再现,极大丰富了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为女性主义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方法。 佳亚特丽·查克拉瓦蒂·斯皮瓦克生于印度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是一位极富个人特色、身在西方的东方学者。
-
多丽丝·莱辛女性文学意识的形成及其体现
-
作者:
宋洪玲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女性视角
女性主义文学
写作风格
伍尔芙
女性主义者
西方女性
女权主义
文学意识
《金色笔记》
-
描述:
多丽丝·莱辛是近几年内诺贝尔文化奖的获得者,是英国文坛中最活跃的女性作家。在她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许多类型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散文、小说、戏剧等。由于多丽丝·莱辛在英国文坛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业界称为"英国文坛的不老松"。多丽丝·莱辛的作品以其强烈的女性意识和多变的写作风格著称,她的小说在国际上也有广泛的读者群,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在她的作品中有许多关于女性的命运和生存为主题的作品。尽管莱辛曾多次声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