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与男性面对面的冷眼
作者: 贺绍俊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情怀   内在矛盾   《玫瑰门》   女性主义者   尹小跳   铁凝的小说   男性叙述者   《对面》   女性形象   《大浴女》  
描述: 与男性面对面的冷眼
从黑人女性主义批评视角解读托妮·莫里森的《宠儿》
作者: 滕金秋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妇女   黑人女作家   性别歧视   托妮·莫里森   女性主义者   奴隶制   黑人女性   女性形象   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  
描述: 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托妮·莫里森是当今美国文坛一位十分引人注目的黑人女作家。她的第五部小说《宠儿》被一些评论家认为是她最好的作品,并在1988年为她赢得了普利策文学奖。《宠儿》自面世以来就引起了评论家的极大兴趣,被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由于托妮·莫里森的黑人及女性身份,小说《宠儿》深深根植于非裔文化传统和黑人女性的独特体验及经历。从一个黑人女性主义者的角度,莫里森突破传统文学经典中黑人女性的刻板模式,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黑人女性形象,揭示种族
女性缺席的影像世界——浅析第六代电影的性别色彩
作者: 宣宁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八十年代   第六代导演   性别特征   电影创作   男性化   表达方式   女性主义者   色彩   女性形象  
描述: 从89年张元的《妈妈》到贾樟柯即将上映的《世界》,第六代电影人的艺术实践已经走过了十五年的历程。伴随着第六代的逐步成熟,学术界对第六代的研究也不断深化。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第六代的电影,企图在电影现念、电影形态、义化蕴含等视角的透视下全面解析第六代的影像景观。然而长期以来有一个独特的解读视角却一直被我们忽略,这就是对第六代电影做出性别分析。在中国给电影贴上性别的标签始至八十年代西方女权主义思潮的引入,继而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出现了女性电影创作和评论的高潮。在第四和第五代中都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女性电
《法国中尉的女人》中萨拉的隐蔽性
作者: 牟仁莉   来源: 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萨拉   意识形态   叙述者   法国   女性主义者   新女性形象   后现代   神秘性   男权意识   小说  
描述: 在约翰·福尔斯的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中,女主人翁萨拉的形象成为文学史上最受争议的人物之一。由于她独立的性格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大多数读者和批评家认为萨拉是典型的后现代新女性形象。然而,一些杰出的女性主义者认为,萨拉这个人物只是男性的幻想和男权意识形态下被审视的客体。通过对这本小说的细读就可以发现,萨拉的外表、行为以及性格全都是通过作者,潜在叙述者和男主人翁查尔斯
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另一面
作者: 孙桂荣   来源: 扬子江评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新时期   女性主义者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写作   女性问题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当代女性文学   文学理论  
描述: 关于"女性文学批评"的内涵和外延,有学者曾做过如此解释:它包括了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指对女作家、女性创作的作品及女读者的评论或研究,第二层含义指对包括了男性创作的一切女性形象及相关方面的评论或研究。而之所以小心翼翼地将"女性文学批评"界定为一个如此宽
性别与批评
作者: 凌晨光   来源: 文史哲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意识形态   文学作品   性别歧视   女性主义者   批评标准   性别批评   女性主义批评   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描述: 随着女性主义的崛起,性别因素日渐鲜明地进入了文学批评领域。性别批评在其批评特征上表现为批评定位上的政治性、批评标准上的个人性和批评方法上的多元性。性别批评在内容和方法上对传统批评的反叛和颠覆具体表现在作品形象分析、阅读接受研究和写作策略选择等方面。性别批评因其对社会文化问题的特别关注而被认为是19世纪社会文化批评的复兴。当“性”成为人们理解社会权力结构的切入点时,性别领域里的男女关系便成为社会政治领域中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权力关系的一种类比与对应。性别批评话语因此而成为一种介入社会的隐喻性话语
当代美国女性主义
作者: 玛卓莉·米勒   叶舒宪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理论   社会性别   性别化   多元文化主义   女性主义者   后现代批判   女性形象   性别研究   美国女性   妇女研究  
描述: 当代美国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的迷思
作者: 叶希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偶像   女性主义者   五十年   成人   芭比   批评   女性解放运动   身体   女性形象   潮流  
描述: 她是一代流行文化女神,她是女性主义者批判的对象,她把爱与恨集于一身,有人批评她把女性身体物化,亦有人奉她为潮流教母,她扬扬眉,把矛盾统一在身上,我行我素地当她爱扮靓的单身女郎。她是消费文化的产物,她是美国输出150个国家的塑料甜心——她就是芭比,她是一个传奇,横跨半世纪的传奇。
女性实验剧场:空白、影像与幻相——论王仁杰梨园戏的女性主体存在
作者: 方李珍   来源: 剧本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实验剧场   影像   女性主义者   幻相   梨园戏   女性形象   李氏   女性的主体性   男权制  
描述: 女性实验剧场:空白、影像与幻相——论王仁杰梨园戏的女性主体存在
发现女性上帝:20世纪女性主义神话学
作者: 叶舒宪   来源: 民间文化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20世纪   女性主义者   希腊神话   上帝   潘多拉   女神崇拜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神话学  
描述: 神话学发展到20世纪中期,迎来了一场空前的大变革,那就是女性主义神话学作为最有影响的一个学派迅速崛起,引起整个知识界的振动和热烈的学术争论。本文从三个方面透视女性主义神话学的重要进展:以女性主义观点和考古学新材料为双重契机的女神再发现运动的概况;女性主义神话学对西方文化两大源头的重新认识过程和代表性成果。 20世纪的女神再发现运动 女性主义作为一场文化思想运动,它的重大启蒙意义就在于揭示出一个被忽略已久的真相:世界上已知的几乎所有文明都是父权制的。毫无例外的是,所有的父权制文明都会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对女性
< 1 2 3 4 ... 8 9 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