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台湾文学中的“新女性”角色设计
作者: 朱双一   来源: 台湾研究集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色设计   女主角   妇女解放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化   “新女性”   长篇小说   传统女性   台湾文学   男权主义  
描述: 寻求妇女解放之途,不仅需要“破”——揭露、批判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打破数千年来妇女头上的枷锁,而且需要“立”——造就有别于旧传统的女性人格,树立新的女性形象.这种“新女性”的角色设计,至少可有如下三种类型:
读三本女作家新作
作者: 丹晨   来源: 博览群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作家   心理成长   女性主义文学   描写   文化内涵   私人生活   长篇小说   作品   女性人物  
描述: 完全是偶然,有三位女作家的新作同时出现在我的案头,都是精彩动人的长篇小说,于是,我在埋头啃完了三块砖头以后,也就有了一点小小的感触。这三部长篇是陈染的《私人生活》,马瑞芳的《天眼》,王旭烽的《南方有嘉木》。它们的共同处都是女性作家的创作,都把女性人物作为独具特色的艺术形象进行描写。《私人生活》着意表现主人公倪拗拗生理、心理成长中的体验、思索和寻求。《天眼》中的南琦是光彩耀目的才女,使学界很多男性黯然失色。《南方有嘉木》中的林藕初、沈绿爱敢说敢做,敢爱敢恨,富有生命活力,
台湾的女性主义和女性主义文学
作者: 陈辽   来源: 常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运动   台湾   妇女解放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主义者   婚姻自主   女权主义   女性学   身体自主   经济自主  
描述: 伴随着世界妇女运动,女性主义(feminism)作为一种世界性思潮,从1792年英国的玛丽沃·斯通克拉夫出版《女权拥护论》(以前feminism译为女权主义)算起,已有200年的历史。如今西方许多国家建立了女性学的研究机构,流派纷呈,渐成显学。这般思潮约于本世纪70年代被引进到了台湾,立即得到响应,而逐渐形成台湾的女性主义潮流。台湾的女性主义潮流有二,一是温和的女性
女性文学:告别1995──中国第三阶段的女性主义文学
作者: 王光明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学   中国女作家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写作   第三阶段   文学思潮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女性主体性   小说  
描述: 女性文学:告别1995──中国第三阶段的女性主义文学王光明女性意识的确立与思潮的形成1995年是中国大陆女性作家的狂欢节。这一年,接连召开了包括“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研讨会”在内的许多女性学术研讨会,出版了不下百种的女性文学著作,仅丛书就有“红罂粟女性文...
一切为了文化形态的完形——兼议女性文学及其研究、女性主义文学及其批评之关系
作者: 万莲子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人类文明   自然性别   文化形态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创作   女性文学研究  
描述: 在“世妇会”前后涌起的热潮过后,女性话题与女性言说似乎不再那样引人注意,但却洗去铅华、卸掉妆饰,将被激活的灵思向深远境界探觅。这就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世纪之交的女性小说、女性文学及女性批评等话题。于此推出的三篇文章,即在世纪之交的视野中,从对女性小说的集中关注,到对女性文学的独特观照,再到对女性批评的理论辨析,仿佛一条自足完满的秀外慧中的思想之链,让人羡赞其美奂美仑的思致和魅力。这里有冷凝而又动情的回眸,又有明敏而又热切的展望。其间固然各有分说、各具特色,未能也不必求取观点一律,但作者却都非常关注世纪之交中
妙语不妙 语粹不粹
作者: 骆之恬   来源: 出版参考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李敖   文化交流   女性主义文学   狂语   海峡两岸   性爱文学   知识分子   作品   女性文学  
描述: 我离休了,好逛书店,想买点好书读。 最近,我在书店里发现一套《文人妙语系列丛书》(共6册,140余万字),便抽出其中两本《李敖狂语》、《柏杨奇语》读了起来。《李敖狂语》前言中写道:“近十余年,随着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增多,李敖的作品也流入大陆,数家出版社竞相出版他的著作,青年们争抢、争看这位狂人的作品。为了帮助人们全面、系统地了解和透视李敖,我们从李敖作品中撷取反映他思想的语粹,让人们一睹他文章的风采。狂人狂语,窥斑见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