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批评】搜索到相关结果 111 条
-
性别与批评
-
作者:
凌晨光
来源:
文史哲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意识形态
文学作品
性别歧视
女性主义者
批评标准
性别批评
女性主义批评
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
描述:
随着女性主义的崛起,性别因素日渐鲜明地进入了文学批评领域。性别批评在其批评特征上表现为批评定位上的政治性、批评标准上的个人性和批评方法上的多元性。性别批评在内容和方法上对传统批评的反叛和颠覆具体表现在作品形象分析、阅读接受研究和写作策略选择等方面。性别批评因其对社会文化问题的特别关注而被认为是19世纪社会文化批评的复兴。当“性”成为人们理解社会权力结构的切入点时,性别领域里的男女关系便成为社会政治领域中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权力关系的一种类比与对应。性别批评话语因此而成为一种介入社会的隐喻性话语
-
女性和当代都市文化:意义和方法
-
作者:
陈惠芬
来源:
社会科学杂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方法
都市文化
意识形态
女性视角
女性研究
女性主义批评
大众传媒
社会转型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
描述:
女性和当代都市文化:意义和方法
-
性别与经典的缺失:论晚明女性诗歌选本
-
作者:
方秀洁
聂时佳
来源: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媛诗归
女诗人
诗歌创作
复古运动
女性主义批评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诗歌
唐诗品
当代女作家
话语资源
-
描述:
中国女性主义批评进入21世纪,在经过20世纪90年代大力清理文本和文化中男性中心观念、重评现当代女作家作品之后,步入到更加理性地建构中国本土女性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之中:就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本土化问题、挖掘和整理中国本土话语资源问题,寻求女性主义新的理论生长点等问题展开积极探讨。本期刊出的这组女性主义的文章,《性别与经典的缺失:论晚明女性诗歌送本》这篇译文从挖掘和整理中国本土话语资源的角度,探讨1550—1560和1620—1630年间两次比较集中的女性作品选集出版事件在编排和评介两方面的异同,揭示除了商业
-
二十世纪英美文坛与文化现象(四) 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女性写作和批评
-
作者:
聂薇
来源:
英语自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批评
女性作家
女作家
维多利亚时代
女性创作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写作
弗吉尼亚·伍尔夫
史密斯
女性形象
-
描述:
一、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美丽和痛苦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常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女作家。从《远
-
当代法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简论
-
作者:
罗婷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父权制
当代法国
语言
法国女性主义
象征秩序
女性话语
“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
描述:
当代法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兴起于本世纪50年代,以西蒙·德·波伏娃的《第二性》为奠基作品。法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法国的新女权运动及妇女文学的崛起密切相关,旨在消解占支配地位的男性文化,颠覆菲勒斯(男性)象征秩序(语言)的女性观念,创造一种女性话语和透视,以改变使妇女沉默或立于边缘的传统,谱写新的女性神话。 一、解析象征秩序的男性神话 在男性本位创造的神话中,女性是以虚幻、美化或扭曲的形象出现的。她们是象牙女郎、安德洛美达、白雪公主、睡美人……是为男人享用而创造出来的尤物,是一种被动、缺乏自主能力的次等客
-
经验论与理念论:女性主义批评的修辞两极
-
作者:
宋美华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雌雄同体
阅读反应
女性主义批评
七十年
修辞
作家作品
弗洛伊德
女性形象
读者反应
-
描述:
女性主义批评是后结构主义批评风潮中的一个现象,自七十年代以来影响广大而且有力。它肯定读者反应的注释意义,特别是女性读者的阅读反应。女性主义批评的理论,主张读者有权“重写”作品,阅读本身即是一种写作形式,而“她”所重写(重读)的对象是受传统男女价值观所左右的经典作品和淹没在父系文学史中的女性作家的作品。在实际运作上,当前的女性主义批评呈现多元的面貌,言语各殊,或者专注于女性形象的主题研究,暴露男性中心作品
-
当代法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简论
-
作者:
罗婷
来源: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父权制
当代法国
语言
法国女性主义
象征秩序
女性话语
“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
描述:
当代法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兴起于本世纪50年代,以西蒙·德·波伏娃的《第二性》为奠基作品。法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法国的新女权运动及妇女文学的崛起密切相关,旨在消解占支配地位的男性文化,颠覆菲勒斯(男性)象征秩序(语言)的女性观念,创造一种女性话语和透视,以改变使妇女沉默或立于边缘的传统,谱写新的女性神话。 一、解析象征秩序的男性神话 在男性本位创造的神话中,女性是以虚幻、美化或扭曲的形象出现的。她们是象牙女郎、安德洛美达、白雪公主、睡美人……是为男人享用而创造出来的尤物,是一种被动、缺乏自主能力的次等客
-
女性神话的重建: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简论
-
作者:
罗婷
来源: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父权制
女性神话
女性经验
当代西方
女性主义者
女性文学传统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一种颇具革命意义的、全新的文学批评模式。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概括论析了西方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风貌:一是解析男性本位的神话;二是建构女性文学的王国;三是理论上的反思。
-
男人的想象
-
作者:
王圣
来源:
大众电影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完美女性
叙事策略
理想女性
身份危机
女性主义批评
希腊神话
维纳斯
女性形象
美国女性
工人阶级
-
描述:
如果可以的话,可以猜想也许米罗的维纳斯原本就是没有双臂的——对普拉克西特来说,女性的双臂会成为裸体优雅曲线的多余之物,因而美神莫名其妙的失去了双臂。像大师的其他作品一样,斜斜的依倾着身体,仿佛依靠在想象中的什么东西上,娴静的等待男性的驻足观赏。维纳斯的失臂在于她作为美神,因而要随时为男人的理想之美准备重生。这样,每个时代的普拉克西特开始代表男人,进行理想女性的想象。 谈论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美国女性主义批评家劳拉是我们试图深入探索不可绕过的阶梯。带着所有女性主义批评所特有的偏激和执拗,劳拉认为电
-
性别—中国—性别叙事
-
作者:
艾晓明
来源:
书屋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女性小说
女权主义
女性主义批评
中国当代文学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形象
性别
计划生育
妇女研究
-
描述:
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说到妇女,人们想到的可能是“马列主义老太太”,居委会的婆婆妈妈,或者什么计划生育之类。奋斗型的职业妇女首先会忘掉自己的性别,这样可能是更容易适应的心理状态。但近年来,尤其是今年,情况有所不同,不光是河北教育出版社推出了大约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套女作家作品的系统丛书,其他由男性作家或批评家主编的诸如“锋头正健才女丛书”、《中国女性小说精选》亦分别面世。与此同时,“女性主义”、“女权主义”的名词开始被较多的提及了,甚至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