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遭遇危机的南方主妇:《来自亚特兰大的少年》的女性形象剖析
作者: 姚颖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方主妇   身份危机   莉莉·黛儿   《来自亚特兰大的少年》  
描述: 美国南方剧作家艾伯特·霍顿·福特在《来自亚特兰大的少年》中刻画了莉莉·黛儿为代表的南方主妇形象,现实和精神的双重危机戳穿了美国南方"甜美主妇"的谎言,莉莉·黛儿的身份危机既投射了美国五十年代的多重社会问题,同时也挑战了美国南方社会的男性权威。真正处于危机中的是男性主导的美国社会体系。
华裔女性的身份危机——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喜福会》中女性形象
作者: 谢亮   来源: 科技信息(学术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身份   身份危机   喜福会  
描述: 本文拟从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角度,对谭恩美的<喜福会>中女性形象进行解读,说明华裔美国女性面对帝国主义的内部殖民和男权社会的双重压迫,处于双重边缘化的境地.但随着被殖民女性的逐渐觉醒,她们终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对殖民主义进行抵抗和颠覆,积极的建立多元文化语境环境下的华裔女性的文化身份.
论温迪.瓦瑟斯坦戏剧中的女性身份危机
作者: 王蕾   来源: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知识女性   自我追寻   身份危机  
描述: 美国女剧作家温迪·瓦瑟斯坦以其幽默诙谐且寓意深刻的独特话语,刻画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美国知识女性形象,描写了她们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所遭遇的身份危机。代表作《海蒂编年史》、《罗森斯威格姐妹》和《美国女儿》展现了不同职业、不同时期、不同种族背景下的精英女性在面临事业和情感困境时的艰难选择。她们勇敢而睿智,独立而赋予开拓精神,是当之无愧的美国女儿。
白人文化冲击之下的黑人女性身份危机
作者: 李照冰   马庆霞   来源: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份危机   黑人女性   白人文化  
描述: 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杰出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1931-)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展现了白人文化主导下的审美价值观对黑人女性的精神戕害,探索了黑人女性身份的困境及出路.本文在性别、种族和文化等多重视域的关照下重点对作品中的佩科拉等几位典型的黑人女性形象进行剖析,从反面说明了黑人女性的健康发展之路,同时也为日趋复杂的黑人女性身份困境提供了一种思考方式和解决途径.
身份危机和女性表征:解读菲利普?罗斯《人性的污秽》中的主要人物
作者: 何朝辉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菲利普·罗斯   身份危机   《人性的污秽》   女性表征  
描述: 菲利普·罗斯(1933- ),自从于1959年发表他的成名作《再见了,哥伦布》以来,到目前为止已经发表了28部作品,获得了除诺贝尔文学奖以外的几乎所有文学奖项,并以此确立了自己在当代美国文学界的伟大作家的地位。因此,他被人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美国作家”,当代美国文学界最杰出的作家之一,等等。然而,罗斯也被认为是当代美国文学界最具有争议性的作家之一。他的一些作品中譬如有关“性反常(错乱)”的内容和他对犹太人生活的尖锐而讽刺性的刻画激起了评论界巨大的争议。当有评论家在称赞罗斯运用语言的艺术,他旺盛的创作力和独
从权力话语角度解读《人性的污秽》中主要人物的身份危机
作者: 金姿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权力话语   身份危机   种族   性别  
描述: 菲利普·罗斯是美国当代地位最高的作家之一并被认为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他斩获了除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外的一切重要奖项。罗斯的作品中大多围绕犹太人,通过对他们的描写来反应当今犹太人所处的生存困境和迷茫状态。在他的作品中,《人性的污秽》自出版就受到众多媒体和评论家的强力推荐并获奖无数。本文以《人性的污秽》中的主要人物为研究对象,试用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揭示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源及在白人掌控权力话语的社会下边缘人物必然经历的身份危机。文章结构将分为以下五部分。绪论部分首先对菲利普罗斯生平及其作品进
《卢布林的魔术师》中雅夏的精神危机解读
作者: 于慧婷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宗教信仰危机   救赎   身份危机   情感危机  
描述: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是二十世纪世界著名的美国犹太裔作家,他的创作重点始终围绕着现代化背景下犹太民族和犹太文化的生存挑战。《卢布林的魔术师》是辛格最佳的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辛格描写的主人公雅夏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犹太人,也不是犹太社区的特定成员,而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犹太社区的犹太个体。主人公雅夏是新型犹太人的一个缩影,他在放弃了传统的民族传统价值观后,回归了犹太传统。作为犹太教文化和异教文化的局外人,雅夏的精神危机贯穿了全文。本文通过对《卢布林的魔术师》中主要人物及其环境的分析,从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追梦之旅:《爱妻》的女性身份解读
作者: 谷彩云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杂糅身份   身份危机   女性追寻   美国梦  
描述: 任碧莲是当代美国华裔文学界最活跃的作家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她以自己惯有的美国梦主题受到读者、评论家与文学研究者的关注。与前三部作品不同,在小说《爱妻》中,任碧莲营造出第一代移民、第二代华裔和第三代华裔聚居的大家庭,凸现其中人物的自我认知、身份危机与幸福梦想。其中,五个女性人物的追梦之旅困难重重,鲜明地体现在各自的身份问题上。因此,该论文以美国梦为切入点,借鉴女性主义理论,对小说《爱妻》中的身份问题进行探讨。本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三章。 论文第一章从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角度审查美国梦的含义。美国梦是美国
从父亲角色缺失的角度看虹影和谭恩美笔下的母女冲突
作者: 李凌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亲缺失   身份危机   谭恩美   虹影   母女冲突  
描述: 虹影作为备受关注的当代女作家,以叛逆不羁的写作风格塑造了一系列独具个性的女性形象,而其中又以对于母女关系的刻画最为出彩。谭恩美也是活跃在同一时期的海外华人女作家,在她的创作中,母女纠葛一直是作为主线推动着剧情发展而存在。而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女作家同时选择了通过母女关系的斗争和消融为纽带挑战传统的父权社会。且更加不谋而合的是,在书写母女冲突的过程中,两位作家有意无意地回避了“父亲”这个角色的描写。对于生命中的波折与困境,女儿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忍耐”,而这种忍耐实则是另一种“抗争”。两位作者都有源自骨髓
精神困惑与身份危机
作者: 沈洁玉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份危机   精神困惑   女权主义   多丽丝.莱辛   精神分析  
描述: 多丽丝.莱辛(1919-)是活跃在当今英国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的创作以多元主题、独到视角和大胆实验吸引了全世界众多读者。她的代表作《金色笔记》被评论家誉为西方女权主义的“圣经”。尽管她自己否认是个女权主义者,但作为现实主义作家,莱辛强调小说的社会意义。她的许多前期和过渡时期的小说均揭示了女性在西方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精神状态和生存危机,描写了妇女的忧愁、压抑、彷徨、恐惧与绝望。对女性问题的广泛关注使她被公认为最杰出的女权主义作家之一。本论文选用了她的部分主要作品,如《野草在歌唱》、《玛莎.奎斯特》、《恰当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