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子】搜索到相关结果 11 条
-
民国时期女子财产继承权的肇端
-
作者:
刘一
来源:
华东政法学院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女子
男女平等
财产继承权
法律制度
-
描述:
1930年前后,正是中国传统法律和西方法律交融的特殊时刻,中国女子几千年来都不敢奢望的财产继承权在这一场轰轰烈烈的法律变革中得到了尊重和许可。在上海这样一个最早开埠、对全国有着影响力的城市,法律在
-
教育题材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温亚军邓晖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农村题材
作家
女子
中篇小说
爱情
艺术形象
作品
婚姻理想
女性形象
农村发展
-
描述:
教育题材中的女性形象
-
首批将招女性学本科生25人
-
作者:
孙一枚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教育部
女子
本科生
企事业单位
高校
学学科建设
妇女组织
党政机关
女性学研究
中国女性
-
描述:
首批将招女性学本科生25人
-
牛津大学女子学院成为历史
-
作者:
胡乐乐
来源:
科学时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教员
女子
成员加入
牛津大学
教职员
女性学
学员
学院院长
英国
男性
-
描述:
牛津大学女子学院成为历史
-
湖南女职大“社会性别意识教育与推广”结硕果
-
作者:
周少四郭晶晶王叶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主题展开
女性发展
欧盟
女子
意识教育
基金项目
女性学
项目实施
女性特色
职业大学
-
描述:
湖南女职大“社会性别意识教育与推广”结硕果
-
《世说新语》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劉妍
来源:
新国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交融
女性美
女主人公
政治婚姻
女子
男子
形象研究
男性美
女性形象
魏晋六朝
-
描述:
在西方文化中,女性往往"被赋予了一种精神上的微妙品德,代表任何一种纯洁、高尚、美丽、超凡的东西"。然而到了中国文化中,情况却大相径庭。除了遥远的母系氏族社会,中国女性似乎从来也没有真正地被给予应有的地位,得到应有的尊重,在夫权、父权的阴影之下,任她们有多少锺灵毓秀的"灵气"劲儿到头来也只能在洒扫杂务、针绣女工下,凄凄婉婉地奏完人生的乐章,便曲终人尽了。不过,在这群体的"静穆"之中,还是有不少女性"弄潮
-
如花美眷 民国时期大众媒体中的“女性”图像
-
作者:
姚玳玫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体例
民国初年
女子
吸引读者
画面
封面
图像
大众媒体
女性形象
仕女画
-
描述:
19世纪20至30年代,上海的媒体业已是高度发达,铺天盖地的出版物上缀满各种“美女”图像。“封面女郎”在文艺类、电影类、生活消闲类刊物中,变得不可或缺,成为刊物的形象代言人。这种体例的产生意味深长,它为早期的大众媒体开辟了类似于亨里克·达尔(Henrik Dahl)所说的说服性传播的途径。中国的媒体业萌生干晚清,成熟于民国初年。其成熟的标志之一便是将中国人以文字阅读为习惯的方式加以扭转,在图像阅读上做文章,
-
男权话语中的女性认知(上)——池莉小说《不谈爱情》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崔霞
来源:
写作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认知
男权话语
池莉小说
女子
社会身份
解读
爱情
知识分子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男权话语中的女性认知(上)——池莉小说《不谈爱情》的女性主义解读
-
《〈诗经〉三首》备课参考
-
作者:
张弛
来源:
语文学习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手法
女主人公
爱情生活
女子
诗歌创作
诗经
备课
女性形象
婚后
婚姻生活
-
描述:
诗是情感的精灵,是美神的骄子,是灵魂的造化,是人文精神不倦的歌手。穿越了三干年历史长河的《诗经》,是我们先人最率真的心灵歌唱,最真挚的生命体验,最诗性的智慧结晶。沧海桑田,无论岁月如何更迭。都无法冻结它的古典意蕴和鲜活的审美价值。《诗经》作品中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内涵,新颖而独特的艺术形式。诚挚热烈而纯朴健康的性情色彩,仍奔涌在我们民族的血脉里,滋润着我们的民族文艺,滋养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世界。[第一段]
-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6年总目录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设社会主义
山东
几点思考
女子
男女平等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和谐
理论研究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