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对女性写作的一种梳理与审视
作者: 戴冠青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四”   张爱玲   谢冰莹   人的觉醒   女作家   女性写作   凌叔华   女性形象  
描述: 莹、丁玲、张爱玲等女作家的写作。这个时期的女性写作为文学史留下了一系列清新动人与男性写作不同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几乎感动了整整一个世纪。然而众所周知的是,那个时代关注得更多的还是人的觉醒。因为那时被社会沉重压抑的人的觉醒问题还没解决,当然她们也不可能更多地关注到女性的觉醒,这一点与男性写作并无二致。
论《长恨歌》中王琦瑶的女性形象价值
作者: 刘书营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悲剧底蕴   女作家   王安忆   历史变迁   人到中年   王琦瑶   旧上海   长恨歌   女性  
描述: 《长恨歌》是女作家王安忆的经典作品,它的魅力在于对生命悲剧底蕴的苍凉体悟,这种悲剧与苍凉与书中的主人公——王琦瑶无关,但通过王琦瑶表现出来,王琦瑶只是故事的载体,串起了作家对生命、人性、人生的理解
编读对对碰
作者: 暂无 来源: 课堂内外(高中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课堂内外   日元   女作家   编辑   高中生   纸币   编读   日本明治时期   对碰   女性形象  
描述: 全荃(湖北省鄂南高级中学):尊敬的编辑,你好!在贵刊2007年6月号《知识》这一栏目中有李世顺的一篇文章《为何日元纸币上没有女性图案》,文章中,他写到日元纸币上从来没有一位女性的形象。但是,据报道,日本明治时期的天才女作家樋口一叶于2004年11月1日印在5000元日元上,请编辑们核实一下。
二十世纪英美文坛与文化现象(四) 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女性写作和批评
作者: 聂薇   来源: 英语自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批评   女性作家   女作家   维多利亚时代   女性创作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写作   弗吉尼亚·伍尔夫   史密斯   女性形象  
描述: 一、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美丽和痛苦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常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女作家。从《远
回声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年作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读后   成都读者   女作家   回声   声音   系列丛书   价值   作品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请问如何购买文化天府系列丛书?北京读者陈志坚贵刊第8期"新书架"栏目刊登了文化天府系列丛书的序言,读后我非常感兴趣。这套丛书从文化的角度对天府之国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介绍,将蜀文化通
你究竟了解我多少
作者: 张艳茜   来源: 青春(上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冷淡   猎奇心理   女作家   学术论著   女性研究   了解   性心理   发展过程   书名   第二性  
描述: 1988年的冬天,我在书店花了3.65元买了一本书,是法国女作家西蒙-德-波伏娃的关于女性研究的著作。这个版本的译作者有多人,出版社在出版时为了发行,有利用读者猎奇心理之嫌,不仅在书的封面做了这样
柔丽中的血性——近年中国女性文学观感
作者: 盛英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代际关系   女作家   宗教情怀   中国女性文学   个人化   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写作   性别意识   视角   女性主义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一路走到今天,由于女作家将性别意识、视角,同国族的、社会历史的、人文文化的、乃至宗教情怀的意识、视角“整合”在一起,致使女性文学总体格局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多元化发展的情势日趋繁荣
“嫘斯嫔”情结与90年代女性写作
作者: 胡军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人与人   文化秩序   女性主义批评   陈染   女性写作   作品   女同性恋   姐妹情谊   男性  
描述: 在西方女性主义著述中,“嫘斯嫔”(Lesbian)意为“女同性恋”。Lesbian源出于古希腊人对女同性恋者的称谓,女性主义批评家用这个词区别于男性同性恋(gay)。对于“女同性恋”,莉莲.菲德曼解释说:“‘lesbian’描述了两个女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两者互相保持着强烈的情感和爱恋,其中多多少少有性的接触,但也可能丝毫没有。两者由于共同的偏好而长相厮守,共享她们生活中的大部分内容。”美国女性主义批评家里奇也用这一术语来描述自古以来在妇女群中天然生成的认同感,她认为这个术语可以泛指:“妇女共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流变——从母爱主题的角度探析
作者: 陈红玲   来源: 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   母亲形象   女性作家   张爱玲   女作家   女性意识   母爱主题   母性   中国女性文学   冰心  
描述: 的个性解放、人的觉醒的时代大潮,一批女作家应运而生。冰心作为20世纪的第一代女作家,把对母爱的歌颂作为对几千年父权制教
化丑为美:变态心理在女性“私语化”创作中的审美品格
作者: 高鸿萍   来源: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事物特性   女作家   美学规范   蒋孔阳   文学艺术   女性写作   化丑为美   女性文学   重要范畴   审丑意识  
描述: 丑是美学中的重要范畴,在苏格拉底那里,与功用目的相违背的便是丑;在休谟那里,不和谐的、引起人的不安和病感的便是丑的。可以说丑是与美相对立的美学范畴,它表现为歪曲人的本质力量,违背人的目的、需要的畸形、片面,令人不快的事物特性。蒋孔阳先生说过:审丑历来都是人们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历来的文学艺术都有表现奇丑怪异的杰作。原始艺术和现代主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