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主人公】搜索到相关结果 382 条
-
同情与理解:由《罗克珊娜》看笛福的女性观
-
作者:
胡亚兰
来源:
剑南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文学作品
女性观
《罗克珊娜》
《鲁宾逊漂流记》
情与理
笛福
女性人物
-
描述:
在传统的文学作品中,男人总是被认为代表着整个人类.早期英雄传说中,女主人公要么缺失,要么而女主人公在文学作品中一般都是男性作者想象的投射.在笛福的第一部小说<鲁宾逊漂流记>中,女性人物以及家的概念就被整体淡化了.
-
《觉醒》中三种不同的反父权制策
-
作者:
王烈琴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社会
女主人公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主义者
觉醒
丈夫
埃德娜
凯特·肖邦
女性人物
-
描述:
凯特·肖邦是19世纪美国女性主义经典作家,其小说《觉醒》也被公认为女性主义文学的经典作品。据EmilyToth对凯特·肖邦的传记记载,肖邦于1850年2月8日出生于美国的圣·路伊斯州,家中排行第三。五岁那年,其父亲遭遇车祸身亡,从那以后,肖邦就和全部守寡的母亲、外祖母和曾外祖母一起生活。
-
乔治·艾略特主要小说中女主人公研究
-
作者:
翟永丽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自我牺牲
痛苦
成长过程
斯蒂芬
多萝西娅
乔治·艾略特
道德困境
小说
女性人物
-
描述:
乔治·艾略特认为,自我牺牲是人道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步,而受难则是一种醒悟,她不但常常使她小说中的人物置身于道德困境中,而且指出只有克己摒弃才能成就高尚的通途,也是解决所有道德难题的关键。但克己摒弃通常与痛苦相伴,不过在乔治·艾略特看来,痛苦有时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值得的和有价值的体验。比如在《亚当比德》中,
-
《晚安,妈妈》与女性主义戏剧
-
作者:
暂无
来源:
戏剧艺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叙事
妈妈》
女主人公
大学学报
《晚安
戏剧创作
女性主义戏剧
代表作
-
描述:
《辽宁大学学报》(2008/3)发表了刘秀玉的文章:《从(晚安,妈妈)看玛莎·诺曼的女性主义戏剧创作》。《晚安,妈妈》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女性剧作家玛莎·诺曼的代表作。女主人公杰西患有癫痫病,儿子是不良少年,与丈夫离异后回到母亲西尔玛家居住。在与母亲絮絮叨叨的谈话中,杰西最终用父亲的枪自杀。剧中的男性完全缺席,成为女性人物叙事的客体。
-
解读《德伯家的苔丝》中的悲剧元素
-
作者:
赵宁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托马斯·哈代
乡村女性
元素
苔丝
英国小说
虚伪道德
现实主义创作
二十世纪
现实主义文学
-
描述:
托马斯·哈代是十九至二十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以描写乡村女性人物的悲剧故事为主,其中《苔丝》被视为哈代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峰。难怪沃尔夫称他为"英国小说家中最伟大的悲剧巨匠"。哈代在这部小说中展示了苔丝深受虚伪道德
-
论苏青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
作者:
唐利群
来源:
人文丛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张爱玲
女主人公
苏青小说
女作家
女性人物形象
写作
新女性
叙事人
中国女性
-
描述:
苏青,这个民国小女子,在40年代沦陷区的文坛上大红大紫,曾被张爱玲誉为:"低估了苏青文章的价值,就是低估了现地的文化水准。如果必须把女人作者特别分作一档来评论的话,那么,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心甘情愿的。"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苏青的名字长久被遗忘却又重新被发现,数度沉浮之后,对她的评价依旧毁誉参半,直至90年代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还批评她:"倾向于奇谈怪论,给人粗鄙俚俗之
-
荒漠中的石榴花
-
作者:
田志梅
来源:
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英国社会
人格特征
勃朗特
罗切斯特
主要原因
夏洛蒂
妇女社会地位
人生观
简爱
-
描述:
夏洛蒂 勃朗特笔下的女主人公简爱形象的成功塑造,是《简爱》一百六十多年来历久不衰的主要原因。夏洛蒂 勃朗特的高明在于敢于挑战当时英国社会无视妇女社会地位的背景,凭着自己深厚的文学功底,倾尽心力塑造了简爱这个自尊、自爱、自强、敢于挑战命运的、有着坚强毅力的女性人物形象。这也是一百多年来此作品在中外文学历史上熠熠闪光至今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此,就简爱富有魅力的人格和心理特征做一一剖析。 一、简爱魅力之一:与生俱来的积极、乐观、理性的人生观 我们不妨把简爱这个人物的个人成长史浓缩为一部生命的苦难史:经历了孤苦伶
-
王安忆的“慧心人”
-
作者:
胡河清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欧阳
女主人公
张爱玲
王安忆
贵族教育
荣华富贵
旧上海
上海文学
女性人物
-
描述:
作家笔下的人物,当得起“慧心人”之称的,实在并不很多。自张爱玲以降的上海文学中,女性人物而称得上“慧心人”的,大概要首推王安忆《流逝》中的女主人公欧阳端丽了。她是一位受过旧上海典型贵族教育的女性,具有一种庸懒美丽的气质。如果她一直沿着过去的生活轨道安享荣华富贵,倒恐怕难得有人会发现她深藏不露的“慧心”的。可是命运偏给了她一个施展聪明才智的机会。在家道中落的文革十年,这位原先的享福人变成了整个家庭的掌航人。她用尽心计,终于使由她包揽生计的一大家子人在“史无前例”的大风大浪中绕过了万重险滩。近读杨绛的杰作《洗
-
试论伊迪丝·华顿的小说《暗礁》
-
作者:
李晋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迪丝·华顿
女主人公
男权社会
家庭教师
暗礁
欧文
阶级偏见
小说
社会偏见
女性人物
-
描述:
试论伊迪丝·华顿的小说《暗礁》
-
《过把瘾》如何使人“过瘾”?
-
作者:
范华群
来源:
福建艺术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约法三章
女主人公
欢喜冤家
戏剧情境
矛盾冲突
人物性格
男性与女性
方言
无法忍受
电视剧创作
-
描述:
最近全国上下都对一部原先并未引起重视,并不起眼的电视剧《过把瘾》刮目相看起来,不少电视台又重新进行播映,报刊上各种形式的评文章纷纷出现。它的魅力究竟何在呢? 《过把瘾》描写方言与杜梅这对恋人的相识与结合的过程,几乎没有什么生动的情节。正由于这一婚前彼此缺乏足够的了解,才导致了婚后层出不穷的令人无法预测的烦恼。在第二至第四集这整整三集中,电视剧集中描写了杜梅与方言无法解脱的,也可以说是男性与女性,人物与人物性格之间的逐趋尖锐紧张的冲突。我们看
<
1
2
3
...
31
32
33
...
37
38
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