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空间行走的游历者——《摩尔·弗兰德斯》中的摩尔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李宛悦   来源: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行走空间   摩尔·弗兰德斯   笛福   女性写作意识  
描述: 摩尔是笛福笔下重要的女性形象,也是批评家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以空间的社会文化语义功能,来分析摩尔一生中的空间游走经历,进而解读摩尔的女性形象的转变历程,体现出在英国父权制文化下,对女性的不幸遭遇的同情的同时,倡导女性脱离依托男性的女性写作意识.
父权文化传统的反叛者还是继承者?——论笛福的妇女观
作者: 关合凤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罗克珊娜》   笛福   《摩尔·弗兰德斯》   女性形象   妇女观  
描述: 英国小说之父笛福也是主张男女平等的有识之士。但笛福的妇女观究竟在多大程度上继承了父权意识 ,他塑造的妇女形象是否可归属于反传统范畴 ,对此批评家们莫衷一是。本文试图运用女性主义批评和社会历史批评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对笛福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解读 ,阐明笛福作为英国小说史上第一个赋予女性在作品中中心地位之人 ,真诚地关心妇女、同情妇女。但身为启蒙时期的男性 ,他无法完全摆脱父权社会的传统意识 ,其解放妇女、教育妇女的目的是让她们更称职地服务于男性
镜子中的游戏:《摩尔·弗兰德斯》中女性话语的追寻
作者: 袁仁霞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构建   笛福   局限性   镜子中的影象  
描述: 在初期启蒙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1660~1731)开明的视野使他塑造了一个具有鲁滨逊式冒险精神的下层劳动妇女摩尔·弗兰德斯。摩尔向来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的“荡妇”。对于她沦落为小偷、娼妓的悲惨命运,笛福虽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他对摩尔的堕落并没有过分指责,而把矛头指向了造成她悲剧的父权社会。笛福是第一个将妇女放在小说中心位置的小说家,通过分析《摩尔·弗兰德斯》,我们可以发现笛福意在赋予妇女一定的话语权。本文就将从探讨笛福如何构建妇女话语权的宏观角度出发,进一步展示笛
库切对现实主义小说的质疑:《福》与《鲁滨逊漂流记》互文性分析
作者: 王旸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互文性   《福》   《鲁滨逊漂流记》   笛福   库切  
描述: “互文性”一词起源于拉丁语"intertexto",该词意思是在编制的时候加以混合。互文性属于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术语。该词由朱丽娅·克里斯蒂娃首次提出,然后又经过罗兰·巴特、加奈特等人加以诠释和发展。互文性一般涉及暗示,改编,戏仿等手法的运用,从而达到文本中有文本的“文本”网络效果。南非作家J.M.库切(1940-)出版于1986年的小说《福》是对英国经典小说《鲁宾逊漂流记》的后现代改写,是一个后现代版的荒岛故事。大多数人将该小说视为对《鲁滨逊漂流记》的解构,但细读之后不难发现,其实《福》和《鲁滨逊
十八世纪英国小说中的道德建构:以笛福、理查生、菲尔丁笔下女性形象为例
作者: 张陈晗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道德建构   理查生   菲尔丁   英国小说   笛福   女性形象  
描述: 道德是一个人类生存的永恒范畴。十八世纪英国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这时期兴起的英国小说表现出了鲜明的“道德说教”特点。本文即从十八世纪英国小说兴起中的道德探究说起,围绕笛福、理查生、菲尔丁的文学创作实践特点,重点分析了三位小说家笔下的不同的女性形象、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三位小说家对十八世纪英国道德建构所作的努力。笛福笔下的摩尔与罗克珊娜,是“经济个人主义”的典型代表,她们投射出的是作为新兴中产阶级代表的笛福对于当时社会道德现状的“反思”;理查生塑造出了帕梅拉、克拉丽莎两位近乎完美的“贞洁”淑女形象,并试
抗争—笛福《摩尔·弗兰德斯》中的摩尔形象解读
作者: 许锦霞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抗争精神   小说创作   英国小说   性格   摩尔·弗兰德斯   鲁滨逊   笛福   弗吉尼亚·伍尔夫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描述: 《摩尔·弗兰德斯》是享有英国小说之父之称的18世纪英国小说家丹尼尔·笛福所创作的小说中堪与《鲁滨逊漂流记》相比的一部力作。弗吉尼亚·伍尔夫称《摩尔·弗兰德斯》可以与那些为数不多的、堪称无可
“妇女文学”学术讨论会召开
作者: 草木   来源: 世界文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者   学术讨论会   英语系   妇女文学   阿特伍德   谭恩美   华裔作家   当代著名作家   笛福   北京外国语大学  
描述: 1997年1月3日,外文所英美室召开了一个有关妇女文学的小型学术讨论会,与会者共约30人,有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英语系的专家学者等人。讨论涉及了广泛的问题,除了英国当代剧作家卡
一切皆为生存-《摩尔·佛兰德斯》与《名利场》中主人公形象内涵初探
作者: 王辉   来源: 凉山大学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历史唯物主义   主人公形象   《摩尔·佛兰德斯》   内涵   文学评论   笛福   英国   萨克雷   《名利场》  
描述: 本文试图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摩尔·佛兰德斯》与《名利场》这两部英国文学名著中的女人主公形象内蕴进行初步的探讨与分析,本文结合女权主义理论揭示了造成两个女主人公不同的人生遭遇与相似的人生命运的社会历史原因,重新界定了这两位历来颇遭非议的女性形象内涵,从而指出她们决不是好逸恶劳的邪恶女子,而是在弱肉强食的社会谋求生存的不幸女子。
同情与理解:由《罗克珊娜》看笛福的女性观
作者: 胡亚兰   来源: 剑南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文学作品   女性观   《罗克珊娜》   《鲁宾逊漂流记》   情与理   笛福   女性人物  
描述: 在传统的文学作品中,男人总是被认为代表着整个人类.早期英雄传说中,女主人公要么缺失,要么而女主人公在文学作品中一般都是男性作者想象的投射.在笛福的第一部小说<鲁宾逊漂流记>中,女性人物以及家的概念就被整体淡化了.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