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试论莎剧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志斌   董尧   来源: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威尼斯商人》   人民文学出版社   人文主义理想   麦克白夫人   莎剧   莎士比亚   女性形象   哈姆莱特   《一报还一报》  
描述: 试论莎剧中的女性形象李志斌,董尧莎士比亚是一位特别喜欢塑造女性形象的剧作家,他笔下的女性千姿百态,形形色色,其中有柔情似水的少女、天真无邪的公主、机智聪颖的女法官、放荡不羁的贵妇、阴险凶残的妖巫等。这些女性血肉丰满,个性鲜明,正如黑格尔所说:“最擅长...
当代女作家笔下的女性世界
作者: 吴宗蕙   来源: 学习与探索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主人公   韦君宜   女性世界   新时期文学   女作家创作   五四时期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青春之歌》  
描述: 女性文学自五四时期兴起,至新时期中兴,直到90年代,其发展历程呈现出清晰的马鞍型脉络。女作家的创作视点亦随女性文学的兴衰强弱而变化,即从五四时期的描写“自我”到十七年的表现社会直至新时期以来的两个世界同时进入女作家的创作视野中。她们所塑造的一批批流光溢彩、个性独特的女性形象,实为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大奇观,比之男性作家,女性作家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有着鲜明的特色和优势。
从丁玲的“女性形象”看丁玲的妇女观
作者: 叶昌前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者   女主人公   莎菲   妇女解放   小说创作   中国妇女   丁玲   伦理道德   女性形象   妇女观  
描述: 可以说,人们还没有注意到丁玲的名字之前,先就熟悉了她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梦珂,莎菲。以后,人们发现在她的一系列小说创作中,妇女形象占有重要位置,不少作品都以女性为主人公。丁玲以她女性作者特有的那种委婉和细腻,以她自幼经历的特殊家庭遭遇和本身存在着的对婚姻、爱情、伦理道德的敏感性,为我们塑造了许多成功的妇女形象。《梦珂》、
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评《流逝》中的欧阳端丽)
作者: 吴宗蕙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阳   女主人公   新时期   王安忆   资产阶级   作品   社会生活   女性形象   社会责任感   文革  
描述: 王安忆同志的中篇新作《流逝》(载《钟山》1982年第6期)发表以后,引起人们普遍的重视。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独呈风貌的作品,它的问世,标志着这位年轻的女作家思想上的继续升华和艺术上的日趋成熟,表明她已从表现生活的较为狭小的角落扩展到表现社会的开阔地带。《流逝》写的是文革中的故事。它通过对一个资本家家庭在十年动乱中生活境遇变迁的描写,特别是通过对女主人公欧阳端丽的性格塑造,真实地反映了那个苦难年代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在新时期文苑中,以十年文革为环境背景的作品数不胜数。这些作品,多数侧重于揭露这场浩劫在人们心灵
包容和宽大——神异的母性之光——《百年孤独》中的乌苏娜和《第九个寡妇》中的王葡萄形象对比
作者: 彭明坤   来源: 职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形象   女主人公   葡萄   加西亚·马尔克斯   文学形象   百年孤独   母性   哥伦比亚   女性形象   寡妇  
描述: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巅峰之作,本书以其魔幻与现实的完美结合,通过布恩迪亚一家七代人的经历和马孔多镇的时代变迁,浓缩了哥伦比亚、拉丁美洲乃至现代世界19~20世纪上半页风云变幻的历史,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田汉早期创作的女性审美转向
作者: 何光超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灵与肉   女主人公   审美观照   转向   审美意识   田汉   早期创作   爱情   女性审美   女性形象  
描述: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西方人文主义思潮如春风般唤醒了沉睡了千百年来的中国女性意识,一些知识女性接受了现代文明思想,开始寻求自身的解放与出路。与此同时,中国现代作家在创作中给予女性以前所未有的关注,他们从各个层面、不同视角对中国女
近代狭邪小说影响下的郁达夫小说中的两性格局
作者: 吴萍萍   来源: 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主人公   女主人公   近代   小说创作   郁达夫小说   狭邪小说   子模式   男尊女卑   替代性满足   女性形象  
描述: 郁达夫是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产生过重要影响。他是以反叛性著称的,然而正是其大胆的暴露与鲜明的反叛性使得大多数研究者往往忽略了传统文化对他产生影响的一面。事实上,郁达夫是一位有着浓厚的传统气息的现代作家,传
性别面具下的权力话语:谈阎真《因为女人》的性别立场
作者: 梁巧娜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由选择   男性作家   女主人公   阎真   面具   性别立场   爱情   知识女性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一阎真的小说《因为女人》自2007年出版至今,关注与评论一直未有淡薄。尤其是高校中的女生,对小说的关注呈现出愈来愈热的趋势。她们议论的内容,多是关于小说的女主人公柳依依的性格与命运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也有许多女生由柳依依的命运推而广之联想到诸如女性价值或女性解放等其他更深远的问题的。她们的议论和思考,也更加扩大了小说的影响。不得不承认阎真有一种超常的想象力,借助这种想象力,从未涉足官场的他成功地完成了《沧浪之水》这部能洞察官场风云气色的现代官场小说。而作为男性作家,他又借助于这份超人的想象力,成功完成了《因
浅谈《寒夜》中“曾树生”的自我抉择
作者: 林威娜   来源: 群文天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精神   女主人公   曾树生   新时代   自我   社会角色   抉择   新女性   知识女性   女性形象  
描述: 巴金先生的著作《寒夜》中的女主人公——"曾树生"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女性:她生活的社会——环境恶劣,她所在的的家庭——矛盾重重;她身上残留着"五四"文化精神,但同时又
弱者的力量——从霍小玉变鬼看女神负面特征对中国古代“负心”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影响
作者: 俞佳琪   来源: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益   女主人公   文学作品   西王母   大母神   霍小玉   中国古代小说   弱者   女性形象   综合研究  
描述: "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这句话几乎可以适用于父系社会开始后产生的一切中国古代爱情文学作品。早在《诗经》中就有叙事诗《谷风》《氓》,刻画专情、温顺、勤勉而被弃的女子;《上山采蘼芜》写"新人从阁人,故人从阎去"的悲伤;《井底引银瓶》述"终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门无去处"的凄凉;《会真记》里张生始乱终弃,《蔡伯喈》中蔡郎厌弃糟糠。这些可怜的女主人公,都是品尝了爱情的甜蜜与希望后又被残酷的现实粉碎了人生的梦想。在巨大的痛苦与不幸加诸生命的时候,她们没有仇恨,甚至没有过激的言语,只是在看似平淡的述说中婉转流露出后悔
< 1 2 3 ... 11 12 13 ... 27 28 2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