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后殖民女性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45 条
-
后殖民女性主义视野下的《百感神秘》和《所罗门之歌》
-
作者:
王小燕
来源: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殖民女性主义
属下
《所罗门之歌》
《百种神秘》
-
描述:
华裔女性作家谭恩美和非裔女性作家托妮.莫里森是生存在美国白人主流文化里的边缘作家,她们的身份和她们的文学一样被烙上了"他者"的标签。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特别是斯皮瓦克的"属下"理论,我们可以看到谭恩美作品《百感神秘》和托妮.莫里森作品《所罗门之歌》里女性人物的具有浓厚的属下气质。但是"属下"女性们用她们的方式在"说话",同时她们的属下气质不会因为"说话"而得到消解。
-
黑白世界里的自我救赎——论《秀拉》中祖孙三代女性的生存之道
-
作者:
武少燚
来源: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殖民女性主义
黑人女性
身份认同
生存之道
-
描述:
身份认同是后殖民女性文学和黑人女性文学极力推崇的主题。托尼·莫里森作为黑人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在《秀拉》中用独特而敏锐的视角刻画了祖孙三代黑人女性努力做自己代言人的艰辛,以及寻求身份认同的曲折历程。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这三位女性的生存之道,即爱娃的残忍之道、汉娜的尊重之道、秀拉的离经叛道,展现族裔女性找寻自我身份认同的艰难历程。
-
秀拉生存之道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武少燚
孙瑜
来源:
科教导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殖民女性主义
黑人女性
身份认同
生存之道
-
描述:
托尼·莫里森是黑人女性文学的一颗璀璨之星,在《秀拉》这部小说中,她用独特而敏锐的视角刻画了黑人女性秀拉努力做自己代言人的艰辛以及寻求身份认同的曲折。身份认同是后殖民女性文学和黑人女性文学不懈的主题,秀拉是一位找寻身份认同的典型黑人女性。通过分析秀拉的生存之道,本文旨在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角度给予这位处于文化边缘的作家及作品一个全新的阐释。
-
秀拉生存之道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武少燚
孙瑜
来源:
科教导刊(中旬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殖民女性主义
黑人女性
身份认同
生存之道
-
描述:
托尼·莫里森是黑人女性文学的一颗璀璨之星,在《秀拉》这部小说中,她用独特而敏锐的视角刻画了黑人女性秀拉努力做自己代言人的艰辛以及寻求身份认同的曲折。身份认同是后殖民女性文学和黑人女性文学不懈的主题,秀拉是一位找寻身份认同的典型黑人女性。通过分析秀拉的生存之道,本文旨在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角度给予这位处于文化边缘的作家及作品一个全新的阐释。
-
性别化的属下阶层——解读斯皮瓦克后殖民女性主义
-
作者:
李雯倩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斯皮瓦克
后殖民女性主义
属下
女性
-
描述:
斯皮瓦克的属下研究以性别和种族的双重视角,对西方白人女性文学文本进行后殖民解读,不仅拓宽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空间, 并且丰富发展了后殖民批评理论,对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有着独特的贡献和重大意义。
-
从沉默到反抗:解读《接骨师之女》中的失语
-
作者:
毛菲菲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后殖民女性主义
失语
谭恩美
《接骨师之女》
-
描述:
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自1989年发表成名作《喜福会》以来,已超越了一位少数民族或者流行小说家的身份,成为美国最为著名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在普通读者和学术批评界中以其生动独特的女性形象塑造及细腻动人的母女关系描写引起了巨大反响。《接骨师之女》是谭恩美的第四部长篇小说,出版于2001年,是她自传性最强、表现华裔移民母女关系最为深入和感人的巨作。除了对母女冲突到相互理解的探讨以外,谭恩美在该部作品中还埋伏了一条线索——失语,作为小说中三代母女紧密联系的纽带。在文化和文学作品研究中,失语被解读为被迫沉默或剥夺话
-
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汤亭亭的《女勇士》
-
作者:
李丽
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后殖民女性主义
女性失语
话语权
女性主体地位
-
描述:
汤亭亭是当今最有影响力,在欧洲、北美、澳洲三地拥有读者最多,入选文集及教材最多的当代美国作家,同时也是最具有争议的亚裔作家之一。1976年她的处女作《女勇士:一段与鬼为伍的女孩的童年回忆》的发表使她声名大噪。该书以独特的叙述视角和手法、丰富的文化形象和奇特的故事传说震撼了当代美国文坛,丰富了美国文学的内涵,并获得该年度“美国国家图书评论奖”非小说类奖。克林顿更是赞誉此书为“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它不仅标志着华裔文学在美国主流文学史上开始占有一席之位,更吹响了华裔女性作家用手中的笔向权威挑战的号角,也使她步入
-
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看《接骨师之女》中的沉默主题
-
作者:
冯亚坤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沉默
后殖民女性主义
《接骨师之女》
-
描述:
作为华裔美国女性作家的杰出代表,谭恩美的作品从《喜福会》开始便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作品畅销于通俗文学市场以及学术研究界。谭恩美的作品中生动的女性形象及细腻的女性关系一直吸引并感动着数以万计的读者。她擅长描写母女关系,并在作品中对母女之间从冲突到相互理解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除此以外,她的作品中对华裔女性在美国主流社会中的沉默现象也有较多关注,并从心理方面和文化角度揭示了造成这种沉默的原因,进而探究华裔女性如何打破沉默,重塑自我。《接骨师之女》是谭恩美的第四部作品,出版于2001年,是一
-
后殖民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女勇士》
-
作者:
杨哲梅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刻板华裔女性形象
后殖民女性主义
女勇士新形象
失语
-
描述:
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 1940-]被认为是在欧洲、北美、 澳洲三地拥有读者最多、入选文集及教材最多的当代美国作家。她 的三部获奖小说《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1976)、 《中国男 人》(China Men,1980)和《孙行者》(Tripmaster Monkey,1987) 已经成为美国文学的经典。这三部垂范之作,为一代美国亚裔作家 开拓了文学创作的基本主题。而作为汤亭亭开山之作及成名作的《女 勇士》更是被克林顿赞誉为“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它不仅标志着
-
《女勇士》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论汤婷婷四种中国女性人物类型的借用
-
作者:
魏园林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失语女性
借用
后殖民女性主义
女勇士
-
描述:
汤婷婷的处女作《女勇士》发表于1976年,时值中美关系回暖之际,中国元素备受关注。《女勇士》作为短篇故事集,自发表之初,便深受学者和英语读者的喜爱并被奉为女性主义的经典作品,巩固了华裔美国文学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传统的西方女性主义更多关注发达国家的女性,而忽略了第三世界或跨民族语境的同胞,所以在女性主义实践中缺乏国际化或后殖民的视野,导致在与非西方语境女性相关的问题的认识上严重不足。不过,当今学者试图将女性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相结合,使女性主义成为跨民族语境的一部分,以此扭转上述现象。本论文认为《女勇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