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她世界——对柳·乌利茨卡娅作品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李欢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风格   乌利茨卡娅   家庭主题   俄罗斯文学   爱情主题   女性文学   小人物  
描述: 俄罗斯女性文学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崛起,是当代俄罗斯文学乃至当代俄罗斯文化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已引起俄罗斯国内外众多学者的普遍关注。在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作家中,柳德米拉·叶甫盖尼耶夫娜·乌利茨卡娅是比较有影响力的一位作家。乌利茨卡娅不仅蜚声俄罗斯文坛,而且被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读者所喜爱和拥戴。其作品被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
私语化写作与作家的人文关怀:论陈染小说的创作风格及其形成原因
作者: 张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风格   私语化写作   中国当代文学   人文关怀   女性文学   小说  
描述: 本文着重阐述陈染小说的创作风格——“私语化写作”以及这种风格形成的原因。 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运用文本分析的手法,通过对作品的分析从几个方面论证陈染小说的“私语化”写作风格。 第二部分论述陈染小说的这种私语化创作风格并不是意味着她的作品就是完全个体
以《杜晚香》为例浅析丁玲创作中女性意识的失落
作者: 赵妍   顾正彤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现代女作家   女性生活   创作风格   女性个体   晚香   创作动机   莎菲   女性命运   个性解放   主流话语  
描述: 意识的失落。对于中国现代女作家丁玲,日本学者中岛碧先生曾评价说:"丁玲,是近代中国文学中最早而且尖锐地提出关于‘女人’的本质、男女的爱和性的意义问题的作家。"[1]这句话如果是用在丁玲所刻画的
浅析张正见诗歌艺术特色
作者: 郭青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风格   艺术表现力   近体诗   咏物诗   无为   诗歌创作   乐府诗   文学史   宫体诗   女性形象  
描述: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梁陈时期的张正见乃是一位存诗颇多却又很少被人提及的诗人。由于后人对于梁陈诗歌持有偏见,故而其诗多有不闻。张正见存诗约94首,几乎占去陈代留存诗歌总数的1/5,虽然多为应制之作
试论张爱玲小说创作心路变化根源
作者: 韦家海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风格   曹七巧   女性作家   童年经验   张爱玲小说   小说创作   根源   爱情   深刻影响   女性形象  
描述: 张爱玲作为女性作家,关注女性自身的生存境况和命运理所当然。在张爱玲所处的特定年代,女性的命运夹在历史缝隙中,也只有女性作家才更加切身体会到女性所处的凄凉命运。而张爱玲小说中的众多女
恶之花罪之源
作者: 黄俏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风格   走私   法律正义   传统价值观念   恶之花   浪漫主义小说   卡门   女性形象   梅里美   重新解读  
描述: 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小说家梅里美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为后人留下了如《雅克团》、《高龙巴)、《卡门》等作品。电影《卡门》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卡门。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卡门真实的面对自己的情欲,不受传统价值观念的束缚,将原始张力与邪恶之美的结合达到了完美的极致。本文试从法律的角度重新解读这个人物,分析她的恶与罪。
女性哀歌:从《雪国》解读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女性之美
作者: 武凤娟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叶子   美学思想   创作风格   艺术手法   雪国   女主人公   主要作品   女性形象   岛村   川端康成  
描述: 川端康成(1899-1972)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他的创作深深植根在日本传统文学的沃土之中,在广泛吸收了西方现代派的艺术手法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他的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千羽鹤》等,因其敏锐的感觉及高超的小说技巧而荣
性别视角:文化变迁中的女性艺术与艺术女性专题论坛综述
作者: 雨砚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风格   女性艺术家   文化变迁   女性主义研究   西方女性主义   性别视角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艺术   “女性艺术”  
描述: 性别视角:文化变迁中的女性艺术与艺术女性专题论坛综述1998年3月3日,《世纪·女性》艺术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3月6~7日,作为与展览相关联的一项学术活动,“性别视角:文化变迁中的女性艺术与艺术女性”专题论坛也在京城一隅热烈进行。本次论坛旨在...
诗化的人 人化的自然——浅析泰戈尔散文诗中的人与自然
作者: 姚佳妮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风格   自然界   人化   人与人   泰戈尔   散文诗   自我形象   人与自然   诗化   象征功能  
描述: 一九一三年印度的文化巨人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以一部散文诗集《吉檀迦利》夺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从此,他的作品风靡全球,而他的散文诗则为世界人民所熟悉和传诵。在泰戈尔的散文诗中我们可以管窥到一种属于诗人、哲人的情怀气质和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也可以感受到泰戈尔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这个永恒主题上,在权衡人类自我意识伟大与渺小之间的问题上作出的不一般的选择:他本着对自由、对美、对人性的追求,以平等透彻的眼光去理解自然,并在他的散文诗中铺开他的幻想世界,把人诗化,建筑一个既源于生活又超越尘世的艺术王国。一在泰戈尔的
从乔伊斯·卡洛尔·欧茨小说看其女性主义意识的演进
作者: 单雪梅   虞建华   来源: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风格   女性作家   主流文学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主义者   欧茨   女性主义意识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性别差异  
描述: 乔伊斯·卡洛尔·欧茨的名字40年来不断见诸于报刊评论,称颂与贬损相伴左右,说明评论者对欧茨十分关注。多年来,欧茨游移在以男性为主体的主流文学圈和女性主义文学群体之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