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析迪士尼童话电影的继承与创新
作者: 蔡骐   曾彦彦   来源: 今传媒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变迁   迪士尼   童话电影   类型  
描述: 童话似乎是一个“生民之初”就已存在的文化现象,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形式也会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以迪士尼童话电影为例,它继承了童话故事的主线情节及经典品质,同时也进行了不少创新:在主题导向上,大大拓展了真爱的含义及其表现方式;在人物设置上,更加注重细节与人物心理刻画,并让反派与配角得到了更多的表现;而对于救赎的重新建构,则可以看出女性地位及女性形象的变化。凡此种种“变”与“不变”,都彰显出媒介文化的时代特征。
社会文化变迁下女性身体形象的视觉呈现:“颜面指数”分析法
作者: 陈瑛   来源: 新闻知识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变迁   封面女性   视觉呈现   颜面指数  
描述: 社会文化变迁下的女性身体形象的视觉呈现,采用"颜面指数"分析结果显示,政治色彩越浓,媒介封面女性的"颜面指数"越高;文化环境越宽松,媒介封面女性的"颜面指数"越低。本文通过"颜面指数"分析探究得出:由于不同时代对于女性角色、身份的转换认知不同,媒介在处理女性人物封面照片上,不知不觉地在女性身体的露出点上表现有所不同。
汉族城市女性服饰的变化(1966-2008)
作者: 胡琳琳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变迁   社会变迁   女性服饰   原因  
描述: 服饰,它不仅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物质载体,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文化符号,弥漫在世界各处的通用语言。从服饰的起源来看,不论是“御寒说”,还是“遮羞说”,亦或是“信仰说”,都与人类的生活方面或者是精神方面息息相关。服饰,它又不单纯的作为一种器物或者形态存在。一件衣服,可以是一段历史的记录者,一段文明的代表者。它存在的时间,几乎可以与人类存在的时间相媲美;它存在的范围,可谓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服饰。每一种服饰的出现和存在,都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意义。这其中夹杂着政治、经济、文化、信仰、道德等等因素。而在这其中,女性
美国女权运动的第二次浪潮(20世纪60-80年代)
作者: 巩凡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权主义的第二次浪潮   文化变迁   妇女解放   激进女权主义运动  
描述: 美国妇女解放史上曾掀起两次大规模的女权主义浪潮。兴起于19世纪中期的第一次女权运动浪潮以女性获得普遍选举权而告终,20世纪20年代后,女权主义运动归于沉寂。二战的兴起,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社会运动的风起云涌为女权运动的复兴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美国女权运动的第二次浪潮不仅影响了美国的政治生活,也极大地影响了整个美国文化。本文以美国女权运动的第二次浪潮为主线,重点阐述了60年代美国激进女权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理论和具体实践、对美国社会的冲击和影响以及80年代后新的发展趋势。通过对第二次美国妇女运动理论
性别视角:文化变迁中的女性艺术与艺术女性专题论坛综述
作者: 雨砚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风格   女性艺术家   文化变迁   女性主义研究   西方女性主义   性别视角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艺术   “女性艺术”  
描述: 性别视角:文化变迁中的女性艺术与艺术女性专题论坛综述1998年3月3日,《世纪·女性》艺术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3月6~7日,作为与展览相关联的一项学术活动,“性别视角:文化变迁中的女性艺术与艺术女性”专题论坛也在京城一隅热烈进行。本次论坛旨在...
< 1
Rss订阅